常山县聚力打造慢城大花园版未来社区

未来社区作为谋划实施“十三五”规划的全局性重大创新举措,将对浙江省全方位的深化改革带来深刻影响。常山县将未来社区作为一项产业创新工程、民生工程,瞄准前沿、对标先进、立足县情、因地制宜加以推进。

一是以“文”点睛,铸未来社区文化之魂。

常山县坚持美丽为基、文化为魂,提炼了红色文化、“宋诗之河”文化、“常山三宝”文化、赏石文化、非遗文化、鲜辣文化、孝善文化、名城文化、乡贤文化、禅悦文化等十个文化品牌,并将“宋诗”这个点睛之笔与“未来社区”建设相融合,将县域的历史古村名址、文人雅风、仙履轶事、地理风俗和文化遗产串珠成链,以“一座城(国际慢城)、一条江(常山江)、一个镇(宋诗小镇)、一座山(黄冈山)、一座寺(万寿寺)、一道湾(月亮湾)、一抹红(红乡慢旅)、一道边(浙西边际)、一条路(金路柚谷)、一片林(慢城石林)”等为载体,高起点大手笔打造“千年宋诗河·百里慢城歌”诗画风光带建设,使“宋诗常山”品牌活态化。

同时,将农村文化礼堂作为“文化沉淀”的凝聚物,因地制宜打造了古县村文化礼堂(喝彩文化展示馆)、高埂村文化礼堂(抗战纪念馆)、久泰弄村文化礼堂(国防教育展馆)、彭川村文化礼堂(乡贤展示馆)、五联村文化礼堂(农耕文化展馆)等各具特色的文化礼堂,为未来社区的创建注入了文化精髓。谋划建设“山水栖居地·未来慢社区”、“宋诗未来村·招贤村”等项目,使其成为讲述常山故事的重要窗口。

二是以“智”启程,拓未来社区智慧之新。

目前,衢州市正全力打造“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副中心城市”,常山县积极谋划建设CIM平台和数字运营服务平台,努力推进云端城市大脑、社区平台中脑、居民终端小脑联动。目前,常山“城市大脑”大数据中心建成并已投入使用,通过大数据共享平台,全县14个乡镇(街道)以及188个村社的便民服务中心或窗口实现了“无证通办”。

在交通方面,将未来社区空间布局作为选择考量的核心要素,将常山火车站、公交车站作为未来社区选点范围的核心区块,推广集约高效TOD(公共交通导向开发)布局模式。目前,常山县将交通项目“大会战”作为效率革命年“一号攻坚”行动,全力推进48省道延伸线、杭金衢高速常山段拓宽、351国道、沿江公路、320国道“二改一”、淳常公路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为进一步打造公共、智慧、绿色、

综合、立体的社区交通环境打下坚实基础。

在能源应用方面,构建社区智慧电网、智慧气网、智慧水网和智慧热网等,探索综合能源资源管理运营模式和商业模式。2018年常山县入围了国家第三批增量电量交易市场试点县。同时,常山县为实现电动车火灾防治综合治理,推进社区电动车智能化充电设施建设,共建设36个电动车智能化充电设施,惠及8个社区和28个住宅小区。谋划推进常山县2019年配电网建设与改造工程、光伏小康二期项目、农村天然气供应站及管网、天然气应急储备设施工程等一批重点能源项目建设,加快推进省民生实事项目,建设7座综合供能服务站,目前7个站点已全面进场施工。

在公共服务方面,以“全生活链”打造为重点,聚焦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养老、智慧安防等,为群众提供全方位、智慧化、多层次、多元化服务。如近年来,常山县积极探索县域医共体建设模式,开展“互联网 医疗健康”行动,与省妇保院、浙大一院、浙医二院等共同建立了多渠道的远程会诊系统,实现“上联省级医院,下通乡镇卫生院”,通过积极优化就诊流程、提升医疗服务水平等一系列举措,让“信息跑”代替患者跑,大幅减少了患者跑腿的距离和次数,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基本实现了医共体内“医务人员动起来,医疗水平高起来,基层就诊多起来,群众满意提起来”的目标。2018年,常山医共体实现门诊114.11万人次、住院3.53万人次、业务收入47314.16万元,同比增长8.79%、6.42%和12.58%,各专家工作站累计服务群众3.5万人次。

三是以“共”聚力,融未来社区共享之需。

通过创新空间集约利用和功能集成,打造“艺术与风貌交融”的未来建筑场景。通过改造闲置公共资源,吸引更多人在“共享空间”里创造更多的公共产品,辐射到更广的社区公众面前,让大家在公共资源中有参与感和获得感。如目前,常山县重点利用城市拆迁腾退地、边角地、废弃地和闲置地,在全县范围内因地制宜启动了“口袋公园”建设,第一批5个“口袋公园”已选址设计,即街心公园、临溪广场、樟树底公园、金川桥下空间,桥头公园,每个公园面积在1000平方米至2000平方米之间,用共享和产效一体的模式来连接社区邻里,提供一个由居民自治、共商共治的“物理空间 互联网 社会性”的沟通交流平台。目前已完成桥头公园建设。

四是以“绿”润图,绘未来社区绿城之景。

常山县基于“慢城”定位,将“深呼吸、放下心、享轻松”的慢城品牌和未来社区建设理念相结合,打造“进,则城市配套完善创业无忧;出,则乡土田园气息回归自然”的慢城花园式未来社区。近年来,常山县全力推进钙产业整治、五水共治、“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农房体系构建和风貌提升、珍贵树种“一村万树”行动等组合拳。荣获了省“五水共治”、“大禹鼎”、省“清三河”达标县、中国生态魅力县等荣誉。2018年,全县出境水Ⅰ类水质天数149天,居钱塘江流域34个县(市、区)首位,2017-2018年连续两年入围“全国百佳深呼吸小城”。创成国家4A级景区2个,美丽乡村风景线5条,省级美丽乡村特色精品村12个,创建3A级景区村庄5个。同时,常山县还将未来社区理念植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打造具有常山特色的胡柚小镇、金色同弓田园综合体等项目,使诗画田园风姿绰约、慢城风光魅力尽显。 未来社区作为谋划实施“十三五”规划的全局性重大创新举措,将对浙江省全方位的深化改革带来深刻影响。常山县将未来社区作为一项产业创新工程、民生工程,瞄准前沿、对标先进、立足县情、因地制宜加以推进。

一是以“文”点睛,铸未来社区文化之魂。

常山县坚持美丽为基、文化为魂,提炼了红色文化、“宋诗之河”文化、“常山三宝”文化、赏石文化、非遗文化、鲜辣文化、孝善文化、名城文化、乡贤文化、禅悦文化等十个文化品牌,并将“宋诗”这个点睛之笔与“未来社区”建设相融合,将县域的历史古村名址、文人雅风、仙履轶事、地理风俗和文化遗产串珠成链,以“一座城(国际慢城)、一条江(常山江)、一个镇(宋诗小镇)、一座山(黄冈山)、一座寺(万寿寺)、一道湾(月亮湾)、一抹红(红乡慢旅)、一道边(浙西边际)、一条路(金路柚谷)、一片林(慢城石林)”等为载体,高起点大手笔打造“千年宋诗河·百里慢城歌”诗画风光带建设,使“宋诗常山”品牌活态化。

同时,将农村文化礼堂作为“文化沉淀”的凝聚物,因地制宜打造了古县村文化礼堂(喝彩文化展示馆)、高埂村文化礼堂(抗战纪念馆)、久泰弄村文化礼堂(国防教育展馆)、彭川村文化礼堂(乡贤展示馆)、五联村文化礼堂(农耕文化展馆)等各具特色的文化礼堂,为未来社区的创建注入了文化精髓。谋划建设“山水栖居地·未来慢社区”、“宋诗未来村·招贤村”等项目,使其成为讲述常山故事的重要窗口。

二是以“智”启程,拓未来社区智慧之新。

目前,衢州市正全力打造“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副中心城市”,常山县积极谋划建设CIM平台和数字运营服务平台,努力推进云端城市大脑、社区平台中脑、居民终端小脑联动。目前,常山“城市大脑”大数据中心建成并已投入使用,通过大数据共享平台,全县14个乡镇(街道)以及188个村社的便民服务中心或窗口实现了“无证通办”。

在交通方面,将未来社区空间布局作为选择考量的核心要素,将常山火车站、公交车站作为未来社区选点范围的核心区块,推广集约高效TOD(公共交通导向开发)布局模式。目前,常山县将交通项目“大会战”作为效率革命年“一号攻坚”行动,全力推进48省道延伸线、杭金衢高速常山段拓宽、351国道、沿江公路、320国道“二改一”、淳常公路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为进一步打造公共、智慧、绿色、

综合、立体的社区交通环境打下坚实基础。

在能源应用方面,构建社区智慧电网、智慧气网、智慧水网和智慧热网等,探索综合能源资源管理运营模式和商业模式。2018年常山县入围了国家第三批增量电量交易市场试点县。同时,常山县为实现电动车火灾防治综合治理,推进社区电动车智能化充电设施建设,共建设36个电动车智能化充电设施,惠及8个社区和28个住宅小区。谋划推进常山县2019年配电网建设与改造工程、光伏小康二期项目、农村天然气供应站及管网、天然气应急储备设施工程等一批重点能源项目建设,加快推进省民生实事项目,建设7座综合供能服务站,目前7个站点已全面进场施工。

在公共服务方面,以“全生活链”打造为重点,聚焦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养老、智慧安防等,为群众提供全方位、智慧化、多层次、多元化服务。如近年来,常山县积极探索县域医共体建设模式,开展“互联网 医疗健康”行动,与省妇保院、浙大一院、浙医二院等共同建立了多渠道的远程会诊系统,实现“上联省级医院,下通乡镇卫生院”,通过积极优化就诊流程、提升医疗服务水平等一系列举措,让“信息跑”代替患者跑,大幅减少了患者跑腿的距离和次数,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基本实现了医共体内“医务人员动起来,医疗水平高起来,基层就诊多起来,群众满意提起来”的目标。2018年,常山医共体实现门诊114.11万人次、住院3.53万人次、业务收入47314.16万元,同比增长8.79%、6.42%和12.58%,各专家工作站累计服务群众3.5万人次。

三是以“共”聚力,融未来社区共享之需。

通过创新空间集约利用和功能集成,打造“艺术与风貌交融”的未来建筑场景。通过改造闲置公共资源,吸引更多人在“共享空间”里创造更多的公共产品,辐射到更广的社区公众面前,让大家在公共资源中有参与感和获得感。如目前,常山县重点利用城市拆迁腾退地、边角地、废弃地和闲置地,在全县范围内因地制宜启动了“口袋公园”建设,第一批5个“口袋公园”已选址设计,即街心公园、临溪广场、樟树底公园、金川桥下空间,桥头公园,每个公园面积在1000平方米至2000平方米之间,用共享和产效一体的模式来连接社区邻里,提供一个由居民自治、共商共治的“物理空间 互联网 社会性”的沟通交流平台。目前已完成桥头公园建设。

四是以“绿”润图,绘未来社区绿城之景。

常山县基于“慢城”定位,将“深呼吸、放下心、享轻松”的慢城品牌和未来社区建设理念相结合,打造“进,则城市配套完善创业无忧;出,则乡土田园气息回归自然”的慢城花园式未来社区。近年来,常山县全力推进钙产业整治、五水共治、“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农房体系构建和风貌提升、珍贵树种“一村万树”行动等组合拳。荣获了省“五水共治”、“大禹鼎”、省“清三河”达标县、中国生态魅力县等荣誉。2018年,全县出境水Ⅰ类水质天数149天,居钱塘江流域34个县(市、区)首位,2017-2018年连续两年入围“全国百佳深呼吸小城”。创成国家4A级景区2个,美丽乡村风景线5条,省级美丽乡村特色精品村12个,创建3A级景区村庄5个。同时,常山县还将未来社区理念植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打造具有常山特色的胡柚小镇、金色同弓田园综合体等项目,使诗画田园风姿绰约、慢城风光魅力尽显。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