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南京条约》作梗追星,原罪在谁?

近日,部分明星的粉丝以《南京条约》等中国被侵略历史中曾经签订的各种不平等耻辱条约“作梗”,向自己心仪

近日,部分明星的粉丝以《南京条约》等中国被侵略历史中曾经签订的各种不平等耻辱条约“作梗”,向自己心仪的明星表达所谓的喜爱之情。这种非理性追星行为引来不少网友怒批,“紫光阁”“共青团中央”等官博也迅速对相关内容进行评论、转发,共同发声:国耻家恨,请勿调侃!

以国耻为追星谈资的行为固然值得大批特批,但将此类文案转变为一种“疯狂模仿”式集体行为的锅,究竟该由谁来背? 首先,作为此类文案创作者的“无脑”粉丝是始作俑者,这种动辄与偶像上演“生死绝恋”的“独角戏”也该休矣!其次,“66键盘”APP平台是助长“无脑”粉丝趋同心理,促成此类集体行为的“帮凶”。

引舆论纠结的点在于,《南京条约》相关文案是否是“66键盘”APP的预置文案?对此,涉事方“66键盘”APP发布声明称,平台未预置任何与违规内容相关的文案,可能是某用户创建的快捷输入。这样的辩解不免有推卸责任之嫌,公众平台难道不应对内部传播信息进行监管吗?须知,情绪的“感染”往往快于事实,没有了平台监管的桎梏,此类文案正呈“病毒式”传播之势,污染着整个网络空间。值得注意的是,该平台还表示将对“66键盘”进行下架处理。但截至目前,安卓客户端仍可正常下载,试问其下架整改的决心又何在?

我国《网络安全法》第四十八条规定,任何个人和组织发送的电子信息、提供的应用软件,不得设置恶意程序,不得含有法律、行政法规禁止发布或者传输的信息。因此,从法律层面上说,涉事粉丝与“66键盘”APP都负有“发布或传播”违法信息的责任。换言之,无论该平台是否存在所谓“预置文案”,该类流行语也确实发现于此,即使不负有“发布”之责,其“传输”违规文案的责任也不可推卸。

此外,粉丝戏谑国难行为反映出了部分年轻人对历史的无知,而青年人历史责任感缺失的背后,折射的又恰恰是道德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的缺位。一方面,网络道德教育是树人之本;互联网语境和网民话语权上升孵化“网络道德”这一新定义,此前的张云雷调侃国难事件也曾引发公众对社会公德的反思,但言论自由与坚持底线从来不是一对矛盾的概念,“网络道德”也始终无法与传统社会公德脱轨。另一方面,爱国主义教育是立德之基;当代年轻人但闻“爱国主义”便一笑而过,但实际上,真正的爱国主义教育能培育价值裂变的土壤,在年轻人心中根植“红色基因”的种子。

文/彭思涵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