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8341部队政委揭秘尼克松访华:来访的第一天就“险象环生”(组图)

中国少年特战兵训练营特别推荐:

原8341部队政委揭秘尼克松访华:来访的第一天就“险象环生”

导读: 偷偷摸摸地录音这种行为,毛主席历来是反感的,但此番哲学泛论也没什么密不可宣的内容,美国人已经非常狼狈了,他也就失去了再加揶揄的兴致。

正文>

1972 年2 月21 日上午11 时30 分,尼克松的专机在北京东郊机场着陆。对他的礼宾规格,许多都是单独安排的,按惯例,国家元首来华访问,仪仗队为120 人到155 人,而此次欢迎的仪仗队员多达360 人。这种少有的高规格,令尼克松非常满意。欢迎仪式后,周恩来总理和尼克松同乘一部红旗防弹轿车,直趋钓鱼台国宾馆。此时,美方四位特工,急促的跳上尼的后卫车,同我坐在一起。上车后,他们不及同我打招呼,即刻从衣内把枪拔出,子弹上膛,面视车外,如临近敌,直到住地。一路上他们诧异地看着我,稳坐司机旁不慌不忙,枪也不掏,若无其事。

null

午饭后一个多小时,我还在18 号楼值班室忙着,周恩来总理来到楼内,找到总统助理查平。周总理说:“毛主席现在要见尼克松总统。”查平赶忙向总统汇报。听查平说,此时,尼克松在宾馆房间,正准备洗个热水澡。获悉毛主席的邀请,尼克松迅速打好领带整装待发。总统虽然没说什么,但是他的着装速度说明,他既惊讶又兴奋。

毛主席破例在尼克松到达的当天下午,就在中南海会见了他,同他进行了认真、坦率的谈话。也恰恰是由于毛主席亲自决定的意外和匆促,所以当时没来得及和美方安全官打招呼,使随身警卫的美方特工没有跟上。美方警卫人员发现他们的总统及国家安全事务助理等不见了,把国家首脑、头号警卫对象给警卫丢了,这可是要命的失职,随行的警卫人员顿时慌作一团。

中国外交部礼宾司的人员,见美方的警卫人员在钓鱼台住地范围内,像没头苍蝇似的撞来撞去,便告诉他们不必紧张,你们的总统受着很好的接待,安全上是绝对没有问题的。虽然做了这样的解释,但还是可以从他们的神情上,看出有几分惴惴不安。

美方特工部要求协调好双方工作的配合,第二天的上午在钓鱼台宾馆,杨德中找了个适当机会,同美方人员说明了当时的急促情况,并表示了歉意,这件事才妥善了结。

后来,这件事还惊动了基辛格,他在写《周恩来的含蓄和敏感》一文时这样说:“我们在周恩来的陪同下,坐上了中国的国产汽车,前往毛泽东的住所。美方的特工人员不准随行。”

null

这天,我没顾得上吃中饭,匆匆同美方特工部主任罗伯特·泰勒一起乘周总理陪同尼克松的后卫车到中南海。

当美国客人进入中南海游泳池毛主席的寓所后,毛主席对尼克松说,今天谈话的范畴是你定的,吹哲学。于是,双方海阔天空。当尼克松把话题拉到越南和台湾等具体问题时,毛主席当即指了指周恩来说,那是他跟你谈的事。

毛主席同尼克松晤谈时,我们就在主席谈话室外面的小房间呆着,室内还有新华社外事记者李琴等人。泰勒此时不间断地向美国白宫联系,他要报告总统的行踪,但就是没有信息,他用了几种通信器材,始终叫不通,急得满头大汗。我和李琴都劝他待换个地方再打。他说美国法律有规定“不能等”。直到最后离开中南海,他还是与白宫未能沟通。

在以往的有关记叙中,都不曾提到这次会面期间,曾出现过一个小小的尴尬场面。毛主席的纵横捭阖,和美国人的充分准备,使交谈的气氛一直很轻松很融洽。但就在这时,美方一个在场人员的口袋里发出一种奇怪的声响。他把手放进衣服口袋里摆弄几下,却依然无法使声响停下来,只得无奈地从口袋里把发出声响的东西拿了出来。

原来,他在衣服的口袋里悄悄地装了一个微型录音机。也许是带子到头了,或出了什么故障,所以发出了声响。他本想在口袋中操作,把声响制止住,但没有做到,只好把录音机拿出来,尴尬地当众关上。

偷偷摸摸地录音这种行为,毛主席历来是反感的,但此番哲学泛论也没什么密不可宣的内容,美国人已经非常狼狈了,他也就失去了再加揶揄的兴致,便大度地继续着原来的话题,仿佛一切都没有发生。

null

21 日晚7 时,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在人民大会堂宴会厅举行宴会,欢迎美国总统理查德·尼克松和夫人。周恩来总理和尼克松总统先后在宴会上祝酒。席间,周总理乘兴拿了一支火柴,点燃了自己酒杯的茅台酒,以示“茅台”的高纯度。他告知尼克松红军长征路过贵州时,“茅台”消炎、止痛帮了我们的大忙。笑声中双双又干了一杯。

乐队连续地演奏了中美两国乐曲,对宴会有不小的震动。当晚《华盛顿邮报》就报道:“晚宴最后,尼克松总统还做了一件‘不寻常的事’:他穿过宴会厅,走向演奏的中国乐队,致谢并大加赞赏——晚宴上,乐队除了演奏中国乐曲,还特地奏了一首美国民歌《美丽的亚美利加》。这首歌显然经过了精心挑选:它是尼克松的心爱之曲,并在其总统就职仪式上演奏过。”

null

文章还引申而发:“热情好客,尽显于细节;而予之回馈,也于微小之中彰显。”比如,《纽约时报》采用了一张特别照片——尼克松满脸笑意地帮周恩来脱下大衣。该图片标题为“好客有了回报”。这些细节的报道当时都很耐人寻味。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