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工程界的“跨界明星”

工匠精神,是一种情怀、一种执着、一份坚守、一份责任。对于各行各业的从业者的来说,但凡将这种精神根植于心,则无往不利、事无不成。

在古代的政治家中,有这样一批专心专注、精益求精的代表人物。他们虽不是真正的工匠,却凭借工匠精神成为“跨界明星”,将一个个民生工程打造成经典之作,继而为万民敬仰,于青史垂名。

范仲淹

代表工程:范公堤

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家喻户晓,但很多人并不知道他做工程也很有一套。他曾被调往泰州西溪任盐官。在当地,他发现有着二百多年历史的常丰堰残破不堪,每逢大潮时海水倒灌,不仅使盐场蒙受巨大损失,百姓们更是有家难回。

null

于是他立即上报朝廷请求修筑捍海堤坝,使之贯通泰州、通州、楚州、海州,其跨度相当于今连云港至长江口一带。后范仲淹被委任为兴化县令,主持修建堤堰。

摆在他面前的有两大难题:一是选址,二是建堤。当时的海岸线几经变迁,修筑海堤亟需重新勘测选址,这在勘测技术不发达的北宋实属不易;此外,海边施工常常面临飓风、大浪、海潮等不可抗力因素,危险重重。

经过大量的走访请教,范仲淹发现一个用稻壳选址的好方法。将一担担稻壳洒在近海中,稻壳随着海潮上涨被冲向岸边,又随着潮水落去留在岸上,留下一条金黄的稻壳线,只要沿着稻壳线打桩便能确定堤坝的建造路线。

而修筑堤坝的过程更是屡屡受挫。白天修成的堤坝,晚上就会被海潮带冲走。范仲淹一边指挥修堤,与民夫商讨固堤方法,一边则彻夜研习朱宏儒的《沿海方略》。最终选用柳篓、蒲包、草包装土奠基,使土基牢固耐冲,抵住了海浪的冲击。

堤成之后,“流逋归者两千六百余户”,逃亡的农民重返家园,再无海潮倒灌之灾,堤内也渐渐成为物产丰富的乐土。当地士绅、百姓为纪念范仲淹,将这条海堤命名为“范公堤”。

苏轼

代表工程:苏堤

苏轼每到一处做官,常常以水利工程着手,为当地百姓生活谋福祉。西湖十景之一的“苏堤春晓”,其中便有他的功劳。

苏轼任杭州知州时,西湖由于长期不疏浚,淤塞过半,“崶台平湖久芜漫,人经丰岁尚凋疏”;加上农民围湖造田,导致湖水逐渐干涸,湖中长满野草。再不加以治理,西湖很快将不复存在。而一旦西湖消失,不仅使杭州城失去了灌溉、饮用和酿酒的主要水源,还会导致钱塘江倒灌,江潮夹带的泥沙便会堵塞杭州的两条运河。到那时,不仅西湖美景将变成水月镜花,杭州城亦将变成一座废城。

苏轼发动20余万民夫疏浚西湖,并在湖水最深处建立三塔(今三潭映月)作为标志。他把挖出的淤泥、湖草堆在湖的西侧,筑起一道长2800米,宽近18米的长堤,横跨西湖南北。这条堤于是成为一条便捷的湖上通道,人们无须再绕湖三十里,就可以从西湖南岸抵达北岸。

此外,苏轼还在长堤上设计了六座桥,分别名为映波、锁澜、望山、压堤、东浦和跨虹,在湖中种植芙蓉,在堤上种植杨柳,又建了九座凉亭,方便行人休憩。

苏堤自北宋始建至今,一直保持了沿堤两侧相间种植桃树和垂柳的景观特色。每逢春季拂晓,堤上烟柳笼纱,波光树影,鸟鸣莺啼。后人为纪念苏轼,将此堤命名为“苏堤”。

蔡襄

代表工程:洛阳桥

蔡襄,北宋名臣。他除了集书法家、文学家、茶学家于一身外,最为世人流传的便是修建了中国第一座跨海大桥——洛阳桥。

洛阳桥始称万安桥,位于泉州的重要渡口万安渡。据记载,万安渡是洛阳江入海处的一个渡口,当时江面宽2.5公里,水深流急,过往旅客常常翻船落水,葬身江海。泉州又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万安渡无疑成了泉州港发展的一大障碍。

早在蔡襄之前,就有人想在万安渡建桥。泉州人李宠曾尝试在江中架设一道临时木质浮桥,但因经不起风浪而告终。蔡襄舅父卢锡也曾发起修桥,但因江水过于湍急,花了3年才建起两岸浅水滩头的几个桥墩,后被迫停工。

蔡襄第二次任泉州知州时,才真正挑起建桥的重担。他先通过舅父卢锡邀请原建桥理事们商议,了解停工原因;其次重新建立起工程领导机构,募集资金。该工程的建设资金完全来自民间募捐,共耗银1400万两。

“筏型基础”法

在建设过程中,蔡襄解决了三大技术难题:一是发明了“筏型基础”法。筏型基础,就是沿桥基的直线,在江心深水处抛石十几万立方,在江底垒成一条长0.5公里、宽二十多米的江底大堤作为桥基。在此桥基上建造形似小船的桥墩,以减少江流潮水的冲击力度;二是“种蛎固基”法。即将繁殖于江边石上的牡蛎引附于江底基石和桥墩上让其繁殖,从而起到加固桥墩基础的作用。三是“浮运架桥”法。铺在桥面上的石板每根长一 丈,宽一尺,重三百多斤,这么厚重的桥面石板和更加厚重的石梁,怎么架到桥墩上去?蔡襄提出用船装运到两个桥墩之间,借助海水涨潮时的浮力将其架上桥墩。

这三大技术中,“筏型基础”成为桥梁建筑史上的重大突破。中国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曾经在总结中国古桥时称:北有赵州桥、南有洛阳桥。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