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良心工程”变成“凉心工程”

安置房本是改善群众居住条件的民生工程、良心工程,但一些地方的安置房不同程度地存在漏水、墙体开裂、混凝

安置房本是改善群众居住条件的民生工程、良心工程,但一些地方的安置房不同程度地存在漏水、墙体开裂、混凝土疏松等质量安全问题,配套设施与服务严重缩水,有些还存在“有房无证”、延期交房等突出问题,引发安置群众不满。(7月14日 中国新闻网)

所谓“安置房”,指的是政府进行城市道路建设和其他公共设施建设项目时,对被拆迁住户进行安置所建的房屋。政府部门作为责任主体,按理说应该对安置项目进行严格把关,保障群众基本利益,但现实情况确是各种问题的层出不穷,如报道中指出的房屋质量不达标、房屋产权难确定等,让“良心工程”成了令群众伤心的“凉心工程”。

问题的背后总会有多重的复杂因素,但总归来说,根子都在政府部门责任落实不好,没有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只想着如何抓紧时间推进度,却没把后续的工作想清楚,没有提前制定好工作预案、做好防范准备,才导致了良心工程“虎头蛇尾”,后续工作跟进不力。

良心工程好不好,群众最有发言权。不妨听听群众的心声。“卧室漏水,5年修了3次,安置房住不安心啊。”“向物业公司、开发商以及政府有关部门多次反映问题,直到现在都没有解决,我们也不知道该找谁了。”群众的无奈与无助,饱含了对安置房工程的不满,甚至愤慨。难道真如群众所言,“安置小区有问题是正常的,与市场上其它商品房相比,安置房就是低人一等。”

不否认,安置房工程的整体预算确实没有商品房高,但必须看到,安置房与商品房之间的价格差异并不完全是房子单体造价的差别,更重要的还在于所占土地的价值差异,如果大家都认为安置房就该“差一截”,那只会让安置房的质量越来越差,甚至承包方也会心安理得地大肆“中饱私囊”,用“凉心工程”来敷衍交差。

既然是良心工程,就该有良心工程的样子,不能只讲究成本控制,却不顾群众感受。换位来思考,倘若政府部门的党员干部,或者他们的亲友也是即将被安置的一员,看到大梁破损和墙体开裂的房屋、乘坐隔三差五出现故障的电梯、数年办不了房产证的时候,他们还会觉得安置房的问题理所当然、还能任由家人放心居住吗?

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要为人民谋幸福的。人民的幸福其实不难满足,只要政府真心为他们着想,政府部门办的事情能让他们开心地笑出声来,对群众而言就已经足够。再直白点讲,只要政府办的事能让群众满意,就是对群众最好的交待,也是对群众最真诚的爱护。

安置房的问题不能成为纠治不了的“顽疾”。各级党员干部不妨好好反思,以“父母官”的担当,为群众解决好后顾之忧,让“良心工程”不“凉心”,让群众在民生工程中不断提升获得感与幸福感。

文/史俊逸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