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中国将发射火星探测器,我又看了遍《火星救援》解馋

别低头玩儿手机了,抬头看看天空吧。 呃,看完天空回过头来,我再给你唠唠。 中国2020·首探火星 近

别低头玩儿手机了,抬头看看天空吧。

呃,看完天空回过头来,我再给你唠唠。

中国2020·首探火星

近日,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自远向媒体透露了“中国火星探测计划”的部分内容。

这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时间节点,就是2020年,中国将发射火星探测器,预计次年,我们的火星车将登陆火星。

或许是我们太过着眼于脚下,以至于这条令人振奋的消息,并未在社交媒体上溅起多少水花;败家子作为一个小小的电影媒体、文科生,在这方面也没有发言权。

但世界之所以迷人,是因为总有人在仰望星空,并用科学和专注,将万里化为咫尺。

更多的人,只是追随他们的脚步,享受扑面而来的未来。未来不远,但每一步都必须夯实。而一部足够硬核的科幻电影,能帮助我们在登陆前夕,微微领略那前进脚步中的——科学与技术的壮美。

《火星救援》·最硬核最宏大的密室逃脱

火星题材的科幻作品多如牛毛。毕竟作为天体,火星是离我们最近的行星之一(距离第一近的行星其实是金星,但金星的环境就是地狱本狱,地表温度470℃,二氧化碳含量97%,还有厚达25km的浓硫酸大气……),在八大行星中,火星气候最贴近地球,能满足许多星际移民的幻想。

不提《火星公主》、《世界大战》这类冒险故事性质的软科幻,哪怕基于当时技术的硬科幻,也有很多是以火星为核心的著作。其中(败家子认知范围内)最硬的,要数当代科幻小说大师金·斯坦利·罗宾逊的《红火星》、《绿火星》、《蓝火星》三部曲。

但囿于年代关系和风格问题,“火星”三部曲流传并不广泛。近年来,真正既通俗易懂,又尊重现实科学,还读来十分有趣的,还是要数2015年出版的《火星救援》,作者是前暴雪程序员安迪·威尔(所以他的作品里有很多《魔兽》和《星际》的梗)。

同年,《火星救援》就被搬上了大银幕,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对该片对于极大的支持与肯定。电影中逃离火星的大多数计划,都来自NASA的火星探索笔记。虽是科幻,但“幻想”的成分已大大减少,甚至可以称之为理想状态下的“假说”。

哦对了,最后的大逃离,喷气推进实验室JPL也出了大力气——他们甚至根据电影中的情况,专门编写的逃生程序和临时操作系统。

电影一开始的火星任务、火星基地,也都是实施进程中的现实产物的衍生品。

很多人印象最深刻的细节,就是他找到排泄物用来肥沃土壤,让种出了土豆。事实上,为求真实,土豆确实都是在搭建出来的培养棚中,自然生长的——当然肥料没那么重口。

不过创作也不是没有漏洞。

火星表面的平均大气压,差不多600帕,是地球海平面气压的0.6%(100千帕)。气压这么低,就算真有“猛烈风暴”,最多也就是吹动柳条的程度。作者承认这是他的小说里最大的漏洞,但在电影里,这方面的参数是经过修改的。

然后宇航服也是简化版的,毕竟演员还得表演。

但这些小BUG瑕不掩瑜,《火星救援》展示出的乐观与勇气,与好莱坞典型的绝境求生不同——它弘扬的是一种真正的坚强:灵感与毅力的持久爆发、自嘲与自洽并存、聪明但谨慎、该冒险时绝对不怂、永远相信办法比问题多……而在背后支撑起这许多的,是科学。

最后马克逃离火星时,为了匹配到合适的轨道距离,孤独地等了五百多个火星日。现实中,我们为什么要等到2020年才发射火星探测器(火星车都已完成),毕竟窗口期两年一遇。

数字之美·未来之美

地球离火星最近时,距离约有5500万公里;最远时则有遥遥4亿公里——足有22光分,也就是光速也得飞22分钟。

地球公转一圈是365天,而火星公转一圈得有687天(火星日比地球日稍长),只有地球与火星夹角为70°时,我们发射的探测器,才能效率最高地抵达火星——而这个机会窗口,26个月才得一次。

这不是枯燥的算术,而是契合宇宙与自然的数字之美。

万物皆数。

数字里蕴含着规律的真谛,而太空航行,则是数字规律最壮丽的体现。

中国火星探索计划的第四阶段目标(无人火星车登火星是第三阶段),就是在火星上建立人工观测站,实地观测火星,形成“走向深空”的桥头堡。

最近的热点,一如既往坏事频频,使我在选材的过程中陷入了焦虑。正当不知如何下笔的时候,2020年中国发射火星探测器的新闻,让我眼前一亮,仿佛跳出了桎梏。

那些利来利往、七情六欲,在浩浩星空面前,显得格外小气。这或许就是“美”能带给生活的意义,而数字之美,蕴含着未来之大美的本色。

好了,放下手机,抬头吧。

你还可以看看:《普罗米修斯》跟我们的《契约》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