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as Attar:伊斯兰之旅 002

关键词 : 1、多点(国家)、多面(立体的生活)、节奏感(排图的顺序); 2、象征性和符号化; 3、

关键词 :

1、多点(国家)、多面(立体的生活)、节奏感(排图的顺序);

2、象征性和符号化;

3、精妙构图、巧妙焦点。

个人也是学习过程,所以后面的文章结构可能随时任性调整

插播:这位低调的战地摄影师也喜欢用徕卡,他的相机也曾上过拍卖会被高价拍卖,像是黑漆的M3,M4,M50/2,七枚玉,六枚玉,28/2.8等等。他的相机也曾被高价拍卖:

作品排列顺序依照官网

作品下的说明翻译自官网

作品下的斜体字为个人笔记

002Abbas Attar :

A Journey Through Militant Islam

从新疆到摩洛哥,从巴黎到廷巴克图*,无论城市、小镇或是村庄都回响着伊斯兰的祈祷之声,无论在伊斯兰世界的任何地方,他们传递给你的信息都是伟大而单纯的:上帝是伟大的。这也是伊斯兰武装分子在他们忠贞之战中的战斗口号。

阿巴斯在伊斯兰世界整整旅行和拍摄了7年,他不断通过作品来理解和揭露穆斯林社会内部紧张局势,并没有纯粹的褒贬之情,而是突出和强调了正在兴起的这股势力对于寻求过去神秘力量的政治运动与实现现代化世界愿望之间的思想行为的不断冲突。

整个作品直接并巧妙的构图为大众提供了一系列持续的视觉震撼和戏剧化的不安,阿巴斯是少数能够将新闻摄影提到到艺术层面的摄影师之一。

_______ 马格南官网

* 廷巴克图:位于西非内陆国家马里,地处撒哈拉沙漠地带,长期笼罩在宗教控制下

大作围观

马格南官网精选的图片故事/系列,基本不会超过18张

Al Azhar学院的学生星期五在学校礼堂中祷告,这里已经被改造成清真寺。

印度尼西亚、雅加达 1989年

内容:不断重复的元素所产生矩阵感,而且可能还没有开始正式的祈祷,所以人脸的方向还并不一致,这种前后的不一致让画面的曲线产生了韵律。作为系列图片的开场非常具有符号性——不用任何解释,大众也知道代表了什么,作者想说什么。

焦段:长焦

景别:远景

机位:高角度

虚实:实

一个女人和一辆车。这里的女人都戴着黑纱,这是一种覆盖整个身体和面部的面纱。

摩洛哥、马拉喀什 1991年

内容:非常戏剧化的安排。虽然车被白布遮盖完全是巧合,但与伊斯兰服装习俗在一起却加强了象征性。人物收不后面的车轮毂,我竟然开始看成了弯刀...... 个人感觉这张照片应该是先找到车,然后等人来的,另外车的布或许不是白色的,但是用黑白呈现,就显得非常一致。

焦段:中焦

景别:中景

机位:高角度

虚实:实

Amjadiyeh体育场为支持宪法和Shapour Bakhtiar(前伊朗总理)的集会后,一名妇女被认为是旧势力的支持者而被革命暴民带走。

伊朗,德黑兰 1979年

内容:肯定是抓拍了无数张。这张人物姿态表情各不相同,而且 右边画面中手的出现,让人感觉这位女性是被前后都包围着带走的,加强了现场的紧张感。

焦段:广角

景别:全景

机位:平视

虚实:虚

负责保护油田的伊斯兰民兵在祈祷。

伊朗库兹坦省,阿瓦兹 1979年

内容:无论外界如何看待这些“战士”,他们做过什么事情,但他们也是普通的人,他们内心信仰是真实的,面对战乱大家都无可逃避。(远处的油田好像熊熊的战火,与近处枪形成呼应)

焦段:广角

景别:全景

机位:高角度

虚实:实

伊斯兰真主党组织的一位士兵守卫者通往首都的道路。

阿富汗、喀布尔附近 1992年

内容:美好世界(山川、河流)、家(床)和战争(枪)。简单的构图,完美的象征。

焦段:广角

景别:全景

机位:平视

虚实:实

一个印度僧侣和朝圣者在河中沐浴。一头牛从中喝水。

印度、北方邦阿约迪亚 1990年

内容:平静如水的日常生活。无比精巧的借景构图,正面的僧人刚好脚在自行车大杠上,牛的后脚在自行车后架上(好像刚从后架上走下来)

焦段:广角

景别:全景

机位:平视

虚实:实

在海滩上,一个女人穿着传统伊斯兰服装,紧挨着一个穿着泳裤的女人。

摩洛哥、Douar Jdida 1991年

内容:衣着强烈的反差形成对比,虽然信仰和习惯截然不同,但却不影响大家公事并坐在同一张垫子上。

焦段:长焦

景别:中景

机位:平视

虚实:实

开罗大学生物系的一名学生,戴着伊斯兰面纱在显微镜前。埃及、开罗 1987年

内容:无论信仰和习俗对于知识的渴求都是平等的,或者说,虽然要准守和尊重自己民族的信仰,但并不妨碍和阻止自我对知识的追求。

焦段:中焦

景别:近景

机位:平视

虚实:实

这位移居德国女性的未婚夫只能在照片中与她成婚。

阿富汗、喀布尔 1992年

内容:这张是整个系列图片中极少对战争伤害/恶果的侧面表达

焦段:中焦

景别:近景

机位:高角度

虚实:实

维吾尔族穆斯林在白杨树林立的街道上。

中国新疆、喀什 1989年

内容:同样也是穆斯林,却是完全不同、异常平和安静的生活状态

焦段:中焦

景别:远景

机位:平视

虚实:实

巴勒斯坦贾拉比亚(Jalabiya)难民营的一个年轻女孩。

巴勒斯坦、加沙 1991年

内容:构图和兴趣点多好就不说了。女孩虽然被黑影“围绕”,但却丝毫不能阻挡强烈照射的阳光,背后墙面上的伊斯兰文字交代了所处的环境。

焦段:广角

景别:全景

机位:高角度

虚实:实

年轻和年老的哈西德(Hassidic派)犹太人。

以色列、耶路撒冷 1991年

内容:无比天真的孩子或许还不知道教派和信仰的意义,却已经跟着父辈们参加活动。而主辈们顾着讨论,还顾不上孩子。构图中前、中、后三景完整露出了四个犹太人的形象,应该是特意寻找的角度,而留出了后面完整的面部。

焦段:中焦

景别:特写

机位:平视

虚实:实

阿尔卡姆伊斯兰(al-Arqam)原教旨主义教派的学童。

马来西亚、怡保 1987年。

内容:个人这个系列最喜欢的一张。焦点选择后面的孩子,而没有选择近处的,明显交代的信息量更大,而且画面虚实对比更加强烈。如果焦点在前方的面部,背景会被默认为焦外正常虚化,一般都不会引起人注意。而且三个孩子两男、一女;两个正视、一个侧视;两个头部,一个全身。整体形成三角形构图,既稳定,又有变化。

焦段:中焦

景别:中景

机位:平视

虚实:虚实对比

在由穆斯林社区资助的扎卡里亚(Zakaria)穆斯林女子高中,穿戴者着hijab(白色头巾,伊斯兰服装中规定的头巾制度)的女孩们玩球。

英国、约克郡巴特利 1989年

内容:和平环境下,穆斯林为自己民族的下一代同样提供了学习的机会,而且画面中特意选择了女生们的欢快瞬间(因为女性穆斯林的被要求的禁忌很多)。

焦段:广角

景别:远景

机位:高角度

虚实:实

两个男孩站在清真寺前。他们正在前往当地可兰经学校的路上,在那里他们将学习他们拿在手中木板上的经文内容。

马里,Djenné城 1988年

内容:无论多么落后和贫穷,甚至都没有纸张的情况下,当地的宗教组织也会从小开始教后代教义内容。背后选择了当地特色鲜明的清真寺,很好的完整了信息(与前面背后墙面上出现伊斯兰文字效果一致)。

焦段:广角

景别:全景

机位:平视

虚实:实

插播:第一次看见这张照片的时候,很惭愧——我的注意力完全在孩子后面这超酷的“建筑”上。开始以为只是一个临时搭建,后来才知道如此的著名,这是位于西非国家马里中部,尼罗河三角洲的一个岛屿上的Djenné大清真寺,始建于13世纪,在1907年扩建,被誉为苏丹-萨赫勒式Sudano-Sahelian建筑风格中最伟大的成就——世界最大的尼砖建筑(也可以称成非洲土著风格建筑,主要使用木质大梁,然后泥砖和土培石膏建造)。个人感觉好牛逼......多占点版面上上图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左右滑动看图

天主教公墓的墓碑上边的猴面包树好像矗立着守卫者,又像是可怕而熟悉的巨人。

塞内加尔、Fadiouth 1988年

内容:利用当地最具特色的猴面包树交代地理环境,并利用剪影效果为目的增加的恐惧感和悲凉感,死亡的象征感极强。虽然不知道这一公墓的主人是否因为战乱而长眠于此。

焦段:广角

景别:远景

机位:低角度

虚实:实

来自世界各地的朝圣者在拉赫马(Rahma)山上祈祷。

沙特阿拉伯、阿拉法特平原 1992年

内容:系列作品选择中,这是第二幅信众聚集,也是唯一成人穆斯林男子聚集画面,场面看起来要比女性自由很多。背景中的植物喷水形成的白色动态,与白色的服装形成虚实和色彩呼应。

焦段:长焦

景别:远景

机位:高角度

虚实:实

一个学生拿着一块刻有《古兰经》的木碑。挂在绳子上的死鸟被用来做巫术,表示伊斯兰教与万物之灵共存。

马里、Severi村 1988年

内容:如果没有右上角的死鸟,就单调很多。作为系列的最后一张图,空白处的死鸟是画面中最容易吸引人的视觉中心(而不是学生的人脸,人物与后面的建筑几乎黑成一体,反而被淡化了),强调了宗教的本身自带的“灵性”与“”神秘“。或许这是信徒所坚信的动力之一。

焦段:广角

景别:中景

机位:平视

虚实:实

选图节奏

这系列图片的拍摄跨度十几年,时间性的意义不大,主要以表达全面性的基础上,进行排列节奏的控制。

以下是内容和画面的数据比例(仅供参考)

内容选择的全面性

国家:18张图,选择了14个国家,其中有4个国家各选了两张图,非常全面。包括:印度尼西亚、摩洛哥、伊朗、阿富汗、印度、埃及、中国、巴勒斯坦、以色列、马来西亚、英国、马里、塞内加尔、沙特阿拉伯

性别:女性9张,男性4张,其他(非明确交代)5张

年龄:孩子5张、青年8张、老人1张,其他(非特别交代)3张

题材:战争冲突死亡 5张、朝拜3张、学习娱乐生活10张

象征:白色面纱/白色服装 7张, 其他特点象征(头巾或相貌)3张

内容的配比上,再有象征意义的内容多了都是乏味的,你发现以上的内容基本全部穿插安排。最多两张有单一同类属性的相连,比如白色服装的,或者是生活学习的,但是题材或者画面风格肯定不同。我相信这都是图片编辑精心安排的结构,不是随机而出的。

特别是系列图片头尾的两张极具象征意义的图,我猜想应该是,最先被安排好的。

焦段

数量

占比

广角

9

50%

中焦/长焦

9

50%

超长焦/超广角

/

/

其他特殊镜头

/

/

合计

18张

100%

景别

数量

占比

全景

6

33%

中景/近景

6

33%

特写

1

5%

远景/大特写

5

29%

合计

18张

100%

远景有有时候比全景能更平实的展示整个环境,而不特意突出任何的人或物

机位

数量

占比

平视

11

61%

低角度

1

5%

高角度

6

34%

超低/俯视

/

/

合计

18张

100%

大部分耐看的照片都是平视拍摄,其他角度作为调节就可以

表现(虚/实)

数量

占比

静态(实)

16

89%

动态(虚)

2

11%

合计

18张

100%

这里的虚主要两个含义:一是明显动态拍摄(包括有动态模糊的),二是虽然属于焦外虚化范围,但是明显起到交代信息作用的。

形式上看,你会发现上次拳王阿里系列18张图,有3张竖构图,这次也是。后面一个主题也基本如此,应该不是偶然哈。

再整体看下系列图的顺序,体会下节奏

(先从左到右,再从上到下)

阿巴斯 Abbas Attar

1944年出生于伊朗和阿富汗边境,8岁时随父亲移民法国。1981年加入马格南图片社,50多年的职业生涯中,一生致力于拍摄世界上冲突地区的政治及社会生活。其作品内容涵盖东南亚,中东,种族隔离时期的南非,革命时期的北爱尔兰以及伊朗大革命等。他是生活家,浪游世界的旅人,将毕生的爱与热情都献给了摄影。活在这个纷乱的时代里,他通过摄影这一媒介表达出对芸芸众生的善与爱。

2018年4月25日阿巴斯在巴黎辞世,享年74岁,马格南总裁 Thomas Dworzak 向这位传奇摄影师致敬“他是马格南的精神支柱,新一代摄影教父”。

马格南95位摄影师 | 从第一个开始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