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最大的需要,是被需要

null

特蕾莎修女说:最大的贫穷是不被需要、没有爱和不被关心。

歌手陈楚生曾自述,在成为父亲后,他便开始思考与孩子、与父亲的关系。

他参加快男时,父母从海南小农场跑到三亚去给他拉票,联系媒体做广告,他原本觉得这样做不好。

当自己为人父,第一次感受到被幼子需要的幸福后,他渐渐明白,那就是父母一定要为孩子做些什么的心情。

而回忆起自己曾在不经意间,让父亲体会到的那种不被需要的失落,他打算在后来的日子里慢慢偿还。

身为儿女的我们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奋斗前行,而我们的父母却渐渐被我们落在了身后,在我们的人生道路上,他们再也插不上手。

有时候,人就是通过被需要来证明自己的价值,而父母对孩子的深爱也有一部分来自于被需要。

 01 

朋友创业之初,得到了父母的大力支持,为了让小两口一心奔事业,老两口一手承包了洗衣做饭照顾孩子的任务。

虽然每天操持着家里的大事小事,但老两口却乐在其中,一家人也其乐融融。

在事业步入平稳后,朋友的经济能力得到了大幅度改善。

为了回报父母的辛劳,家里请了专职保姆,好让父母得到更好地休息和照顾。

每天吃什么,已有保姆安排好一周的营养菜谱;孩子上学放学,会有保姆去接送;家里的各种家务,也已有保姆打理妥当。

老两口彻底闲了下来。

一天回家看到母亲独自坐在沙发上发呆,空洞的双眼中缓缓流着眼泪。朋友吓坏了,赶紧上前询问。

母亲说:“看着一家人越来越好,妈却觉得自己越来越老了,不中用了,现在什么忙都帮不上了。”

朋友给他们报了高级旅行团,不想去;想在高档环境好的小区给他们买套房安享晚年,不愿意;带他们去高级餐厅吃饭,但老两口还是一副没精神的样子。

朋友很疑惑:“我就不懂了,为什么生活越来越好了,爸妈却越来越不开心了,真不知道他们到底需要什么。”

随着父母的衰老,渐渐失去了曾经的社会地位,失去了原本富有活力的身体,也渐渐不再被儿女所“需要”。

他们开始变得小心翼翼,生怕自己变成了儿女的累赘。

为人子女,我们所认为最好的孝顺是让父母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让他们不再为了我们辛劳奔忙,能够安享晚年。

我们可能忽视了,还有一种孝顺,就是让爸妈觉得他们依然被我们需要,他们对你、对这个家依然很重要。

 02 

大学时曾有个室友,因为家在本市,因此每周末都要回家度过。

每次回家前,无论室友在哪里,都要先返回宿舍换一身行头。

看着平时穿着时髦的她换上样式老旧,颜色甚至有些俗气的衣服时,同宿舍的大家都很好奇。

一天室友道出了原由:“这些衣服是我妈妈买给我的,其实我也觉得有些很不好看,但每次她看到我穿着她给我买的衣服,就会很开心。”

小的时候常常被妈妈牵着去商场,总觉得妈妈买的衣服都是那么好看,看着被自己亲手打扮起来的“小公主”,妈妈的眼里也满溢着骄傲。

渐渐地我们长大了,不愿再和妈妈一起逛街了。

“眼光不一致,她看上的东西我看不上”

“她总喜欢买一些花花绿绿的衣服,而我走的是简约风格,完全不搭”

“我看不上她买的一些便宜货,质量太差了。”

我们似乎忘了,我们也曾因为妈妈给买了一条漂亮的裙子,而开心一整天;我们曾经也因为妈妈的“好眼光”而在人群中闪闪发光。

我们似乎忘了,她们内心依然渴望看到那个被自己打扮起来的小公主笑着对自己说一声,谢谢妈妈,真好看。

李诞说:“我们这一代的孝道就是让父母觉得自己还有用。”

我有一位朋友深谙此道。

每次周末回去探望父亲之前,都会在电话里报上长长的一串菜名。

据他说,每周末一大早,父亲就会去菜市场采购最新鲜的菜,回来之后便会在厨房忙碌一天。

之前他也怕累着父亲,并多次劝阻过父亲不要这样做。

但父亲却表示,为了能让孩子尝到这一口儿时的味道,是他每周的期盼,也是他现在能为孩子做的唯一的事情了。

随着父母的慢慢老去,我们却在慢慢成长,成长为一个成年人,急于建立起自己的帝国,做主宰者。

我们想让父母过上好的生活,不再让他们为我们操劳哪怕一点点。

但无论我们在自己的世界里是多么强大,在他们心里,我们始终是那个需要他们呵护的,长不大的孩子。

 03 

歌曲《常回家看看》中很早就唱道:“生活的烦恼,和妈妈说说;工作的事情,和爸爸谈谈。

一桌下班回家后可口的饭菜,一次出临行前的整理行囊,一席关于工作或生活的闲谈,都能让他们找回自己的价值,让他们觉得多年来在生活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和智慧,有了用武之地。

同事的母亲因走路不小心摔了一跤,导致胯骨骨裂,需要长期卧床休养。

平日里做事雷厉风行的人,现在连路都没办法走,因此整个人变得异常消沉。

看着家人忙前忙后的伺候,直呼自己给孩子添了麻烦,不如早点走了好。

为了尽快改善母亲消极的状态,同事决定给母亲找点事情做。

于是每次做饭的时候,她都要和母亲开视频,询问这道菜如何处理,那道菜什么时候放盐等等。

视频里的母亲一边说着“这你都不知道”的嗔怪,一边耐心地指导。

就这么过了小半月,母亲递给了她一个本子,带着骄傲的神态说,这是她写的烹饪秘籍,里面都是她的拿手菜和她搜集的一些菜谱。

后来,母亲每天的任务就是完善这本“家传食谱”,躺在床上搜集菜谱,看烹饪视频,还时不时在本子上做记录。

母亲的精神也一天天好了起来,积极配合治疗,总想着快点恢复,好让自己在灶台旁做一顿饭菜给同事尝尝。

无论何时何地,父母总渴望还能再为我们做些什么,还能再帮到我们什么。

无论何时何地,只要父母知道自己的孩子还需要自己,他们所释放出来的爱,甚至能让病魔甚至死亡也变得不堪一击。

我的母亲因病永远离开了我。

回想起母亲还在世的某一天,拖着生病的身体,却执意要给我做一顿饭。

而我担心她体力不支,极力劝阻,但她却坚持:“妞儿,妈不知道还能再给你做几顿饭了,你就让妈来吧……”

印象中那天的母亲,一反往常病态的模样,做饭的时候好像又恢复了活力,我靠在厨房门上看着她,仿佛她从未生过病一般。

听到我说“真好吃”的时候,她开心满足地望着我,眼里闪烁着亮晶晶的光。

在母亲弥留期间,已经开始昏迷,无论床前的亲人如何呼唤,她的眼睛都无法张开。

看着呼吸越来越艰难的母亲,我心如刀绞,终于情绪失控,趴在她床边大声哭喊:“妈妈我求求你不要丢下我,你走了我怎么办……”

听到呼唤的母亲,居然睁开了眼睛,她看着我,用最后的力气回握了握我的手,然后永远地闭上了眼睛。

龙应台的《目送》一书中写道:

我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但无论父母正遭受着怎样的境遇,只要听到孩子的一声呼唤,足以让他转身不顾一切地飞奔向你。

因为他知道,他的孩子,此刻是如此地需要自己。

有句话说:“百孝不如一顺,百顺不如一用。

偶尔再做一次小孩,让他们感觉自己仍是被需要的,因为“ 我需要你 ”对他们来说是一句多么温暖而有力量的话语。

“子欲养而亲不待”是作为儿女的一种痛苦,而面对从小呵护的孩子,此刻却不再需要自己,也是为人父母的一种痛苦。

趁一切还来得及,再多让父母感受到被需要的幸福吧,因为只有在他们面前,你才可以做那个无忧无虑的小孩。

趁一切还来得及,再多给父母一些爱你的机会吧,因为在你不经意间,他们正老去的越来越迅速。

肯定他们的关爱和付出,告诉他们,无论何时,你依然是我世界里的英雄。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