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越反击战,杨得志和王必成两大司令,为何突然对调?上级真细心

越南战争逼迫美国撤军后,越南逐渐膨胀起来,自认为打败了世界头号军事强国的越南开始实行地区扩张,这一时期的越南显然也有自己的政治打算,他们逐渐向苏联靠拢,在苏联的支持下,越南开始推行地区霸权主义,企图控制老挝、柬埔寨,重建印支联邦,1978年11月3日,越南和苏联签订友好互助条约,其实这是苏联支持越南实行地区霸权主义的一种措施,再加上越南1978年12月25日对柬埔寨发动战争,越南在我边境寻衅挑事,制造多起流血事件,仅1978年就造成1108起流血事件,我方死伤300多人。越南还强制驱赶华侨,到1979年2月,有20万华侨被迫强制回国,另外30万华侨被迫流落他国,面对越南的一次次挑衅,对越南进行一次快速的、有计划的、小规模的教训非常有必要。

null

1978年对越的总体战略部署是,全国分为南北两方面军队。因为考虑到苏联会有动作,北方面军主要由李德生指挥,防止苏俄的攻击。南方面军总指挥是许世友,全军的空军由张廷发指挥,在南方面军中,又分为东线和西线两个战区,东战区主要在广东由许世友指挥,西战区由杨得志指挥,主要部署在云南。我军从不打无准备之仗,其实早在1978年10月就开始了东西两个战区的军事部署,从1978年10月起,广州军区和昆明军区的野战部队就以野营训练为由向中越边境转移。

null

1979年1月1日,昆明军区司令员王必成接到上级命令和武汉军区司令员杨得志对调,已经为作战部署了2个月的司令员王必成突然对调,当时确实令人匪夷所思,要知道战前最忌讳临时换将,这样会很打击士气,而且新的司令对战场的把握、对士兵作战特点的了解都得需要磨合,杨得志任西线总指挥,不得不令人怀疑,但是后来披露的消息才解开当时为什么要临时换将。

null

杨得志是一位能够应对边界冲突随机应变的专家,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早在1967年,当时杨得志任济南军区司令,他曾实地考察过越南抗美部队的战争形式,并和我方派往越南的指战员有过深切的交流,在对越南军队的战术掌握,以及军事实力了解上有着更专业的知识。1976年,杨得志还以中国友好代表团团长的身份,前往北越访问,并且实地考察了北越的军事要地。更直白的说杨得志更了解我们的敌人,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也是当时上级考虑临时换将的原因。不得不佩服上级的谋略,胆大心细。

null

但是1979年1月12日,却发生了一件突发事件,当时杨得志前往河口前线探查敌情,却突发胃病,被送到北京医院救治,出现这样的状况,大战在即,不得不让副司令员张至秀代理杨得志职务,后来的人也大多数爱把杨得志和许世友相比,杨得志战后提升总参谋长,许世友却去职。1979年1月10日,广西和云南方向共集结了9个军,22.5万作战部队。虽然杨得志任职短短几天,但这几天他的工作还是很出色的,1979年1月7日中午杨得志抵达昆明任职。8日到10日研究贯彻部署预案,在开远设立前进指挥所,进行战斗组织准备。12日到马关、河口前线研究敌情却突发疾病。

西线总指挥杨得志的突发疾病,确实是作战的极大损失,但是我军有及时的人员配备,后面的作战准备和组织实施都是在第一政治委员刘志坚,副司令员张至秀、查玉升,参谋长孙干卿等众多昆明军区老将的严密布置下,稳步进行的。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