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与《易筋经》的渊源

《黄帝内经》分《灵枢》、《素问》两部分,相传起源于轩辕黄帝,于春秋战国时期集结成书,主张不治已病、而治未病,同时主张养生、摄生、益寿、延年,是中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

null

   易筋经是由南天竺和尚达摩于少林面壁禅坐九年所创编,后达摩祖师将《易筋经》传于弟子慧可,因是梵文,中原人士看不懂,故而无法传播,直到唐朝才正确翻译出来,被世人所知。

null

   易筋经不仅汇集了少林上乘绝学,还融合了《黄帝内经》的中医观念,经过少林高僧的反复修炼、验证、完善,终于形成了系统的,以佛为体,兼及道、医、儒、武动静结合、内外同修、形神并练的养生体系,可以说该功法涵盖了中华传统养生学的精粹。

   《黄帝内经》在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等,可谓是中医药学之纲目!

   而《易筋经十二式》在一定程度上也结合了中医、阴阳、五行学说。如练习易筋十二式锻炼的不仅是人体经络及筋骨,还有五脏六腑,五脏(心、肺、脾、肝、肾)对应阴,主血;六腑(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对应阳,主气;五行则指金木水火土。

   从《黄帝内经》中延伸的“痛则不通,通则不痛”来看,中医讲的“通”原本指气血的通畅,而气血运行的通道叫经络,所以“通”也就是经络通畅。所谓经络,包括经脉和络脉两部分,其中纵行的干线称为经脉,由经脉分出网络全身各个部位的分支称为络脉。经脉以十二正经、奇经八脉为主,络脉以十五络脉为主。经络内连五脏六腑、外连四肢百骸,纵横交贯,遍布全身,将人体内外、脏腑、肢节联系在一起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构成人体功能的调控系统。

   易筋经十二式主要分为韦驮献杵第一、第二、第三势,摘星换斗势,倒拽九牛尾势,出爪亮翅势,九鬼拔马刀势,三盘落地势,青龙探爪势,卧虎扑食势,打躬势,掉尾势。各势动作是连贯的有机整体,注重脊柱的旋转屈伸,动作舒展,伸筋拔骨,刚柔相济,协调美观;呼吸要求自然,动息相融;以形导气,意随形走.

   总结,《易筋经》属于后来者,从养生健康方面来讲,它在《黄帝内经》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功法加以衍化融合,形成现在的养生功法,两者都是造福世人的养生精粹。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