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欢 母亲让我领会“逆境中的坚守”

null

“男人当学关云长,女人当学王宝钏。”这是母亲新凤霞的做人信条。母亲不是善于讲述长篇大论的人,她的行动,就是我们最好的行动榜样。一直以来,母亲都用一种质朴的强有力的方式支撑着家,成为家中的顶梁柱。

——吴欢

在吴欢的家中,有两张珍贵的照片悬挂于客厅,一张是吴欢的爷爷吴瀛与奶奶周琴绮的合影,一张是父亲吴祖光与母亲新凤霞的合影。

简单的两幅照片,是这个文化家族的辉煌的注解——

吴欢的祖父吴瀛声名显赫,是故宫博物院创办人之一,名震当时的大书画家、鉴定家。其先人是发动辛亥革命的湖北创建人之一,吴殿英。

父亲吴祖光,中国现代史上极具传奇色彩的著名学者、戏剧家、书法家。母亲新凤霞,中国著名评剧表演艺术家、作家、画家,是齐白石的义女和爱徒。

吴氏文化家族,是中国近代文化史上一个重要的构成部分,他们在文学、美术、戏剧、音乐、电影、科技等领域均成就卓著。家族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家文化构成了中国文化的根基和文化内核。一个家族要建立起一种足以影响家风的家学渊源,需要几代人的努力,它可以形成一种气场,一种环境,使得家族的下一代人能在不知不觉中得到熏陶。

在辉煌的吴氏文化家族中,民间艺人新凤霞的加入,无疑为这一家族增添了新鲜,灵动的血脉。

吴欢,吴祖光与新凤霞之子,吴氏文化家族第三代的代表人物,在说起母亲新凤霞时,常常不胜唏嘘——

吴欢在任何场合都会忍不住赞扬母亲新凤霞的美丽,在吴欢的眼中,母亲新凤霞是最美的女子,是人间少有的“美好”。这美好,不仅仅是说母亲的漂亮,仪态万方,更为重要的是母亲新凤霞的质朴与纯净。

母亲对子女的教育不一定非要谆谆教诲,更多的时候是为人处事的方式。母亲的一言一行,都是以后孩子的行为标准取向。

朴素与大气

在吴欢的记忆中,母亲新凤霞是一个非常非常纯朴的人。“小时候,我记得我妈妈常常琢磨着如何把自己打扮得老土一点,人家都是想着怎么吸引别人的注意力,我妈妈却常常想引起人们的不注意,要把衣服改得老旧一点,并且还要把我们也打扮得土里土气。”

吴欢生于刚刚解放不久的1953年,当时文化人为了迎接刚刚诞生的新中国,整日忙碌于自己的事业,吴欢在爷爷奶奶身边生活的时间要远远多于在父母身边,不过即便是这样,也难逃母亲新凤霞的改造,新凤霞会把调皮的吴欢打扮成一个充满乡土气息的小孩,有时甚至会把她自己的新衣服缀上补丁,把头发弄成农村流行的马桶盖式。

“妈妈为什么要把自己往老土打扮,我觉得最重要的一点是,惊人的美貌实在带给她太多的烦恼。在半个多世纪前的当时,她无论走到任何城市演出,马上会引起身边的醋海风波,甚至在整个文艺界都成了话题。曾有老一辈知情人告诉我,你爸爸之所以一生遇到那么多麻烦,固然有政治原因,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他把“国花”给摘了。看来是有道理的。

新凤霞在生活中,经常教导孩子爱劳动,小时候的吴欢和哥哥就经常在母亲的动员下自己缝衣服,缝扣子。尽管当时吴欢的家庭生活条件非常好,新凤霞还是按照艰苦朴素的风格培养孩子。

生活中新凤霞朴素,但是在帮助人方面,新凤霞又很大气,“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重义轻利”是新凤霞对钱财的基本态度,她生活俭朴,但是自己的学生练歌需要录音机,她会把昂贵的录音机毫不犹豫地送给她的学生。

义演,新凤霞真正做到一分不拿,一分不要。1991年南方赈灾,新凤霞义演了八场。在工人体育馆演出那天,组织者对新凤霞说:“我给你领饭。”新凤霞说:“不能,你们看,我带着面包来的。来回我让儿子背着自己打车,这才是真正的义演了,要是拿了钱这还叫义务演出吗?”这些故事,在吴欢看来,很朴素,但是充满情怀,是那种热气腾腾的奉献情怀。

null

广结善缘广交朋友

在吴欢的记忆中,在50年代中期,家里常常高朋满座,京城文化名人往来络绎不绝。吴祖光是当时戏剧界大才子,新凤霞是评剧皇后,舞台名角,两人可谓珠联璧合,成为文化界最受关注谈论的一对伉俪。齐白石还送了夫妻俩一枚印章,上面刻着“霞光万道锐气千条”,其中“霞”和“光”就是指两人的名字。

吴欢说,50年代中后期,“反右”之前,他家每天都会有文化界名人前来做客,陈毅,郭沫若,梅兰芳,齐白石,徐悲鸿,老舍,曹禺,周巍歭,王昆艾青,白杨,赵丹,秦怡,张瑞芳,严凤英,石挥……认识的,不认识的等等,凡是在京城活跃的文化界名人,几乎都是他家的常客,“一方面是由于我父亲的才气,更重要的是我母亲,她令所有人都喜欢。”吴欢说,“当时我母亲有一个待客之道,不管谁来,不管任何时候,只要有人来,她就会笑脸相迎。这一点是很难得的。”

笑脸相迎不仅仅是一种态度,更重要的是一种真诚。新凤霞靠着自己独特的性格魅力与真诚,在京城文化圈中形成了自己的吸引力,吸引得京城几乎所有文化名角向她家聚拢,形成一个强有力的文化磁场。新凤霞也成为真正名人中的名人。

在这种文化磁场中,吴欢无疑是最大的受益者之一,由于家中文化人聚集,他也因此近水楼台先得月,很小便浸润在文人的世界中,感受着他们理解社会的角度。

小时候,在吴欢的记忆中,最大的乐趣就是休息日随母亲去买茶。那时,母亲新凤霞已经名扬四海,演出非常繁忙,许多家务劳动由别人替代,但独有买茶却是她亲自所为。每月发了工资,第一件事就是要上前门的大栅栏去买茶,花茶、绿茶、乌龙茶都要买一些,每次足足能买十几斤,茶买回家后,新凤霞再把这些茶叶重新混合,叫“拼茶”,然后分别打包送给戏曲界的长辈、同行,还有亲戚、朋友。每年,送茶是家里的一大笔开销。新凤霞便是用这种朴素的方式,延续着和亲朋好友之间的联系。

母亲的热情好客也在无形中影响着吴欢,现在,吴欢的家中,也常常高朋满座,来自五湖四海的人都可能是他家的座上宾,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汪国真曾经说吴欢:“朋友遍天下,宴及四方,曾活活吃掉自己一座6层楼,乃著名败家子。”吴欢笑:“钱财乃是身外之物,重情重义生活才得真滋味。”一副性情中人的洒脱。

事实上在当时的文化艺术界,流行的是夫人挡驾,使脸子轰朋友。所以新凤霞显得另类。而“有朋无类”过份好客,也为吴家在历次运动中招惹了大量的麻烦。按吴欢的说法是“花钱”请来了不少冤家。

忠实与坚强

在吴欢的眼中,父母亲这一辈子过得真是太不容易了。“1957年是领导号召文艺界人士提意见,帮助党解决点问题,于是我爸把意见提了,其结果是党的问题没解决,反倒把我爸给解决了。”吴欢说。

1957年,吴祖光由于心直口快,被打为“右派”,昔日其乐融融的家庭笼罩了一层阴影。操持家务都落在了新凤霞一个人的身上,新凤霞毫无怨言。除了生活上的困难,新凤霞还承受了各方面的压力。“组织上”先后派人对新凤霞进行游说、要她断绝与吴祖光的夫妻关系。面对着这种处境和压力,朋友们都为新凤霞担心。便劝说她听从组织的安排,和老吴离婚。新凤霞都婉言拒绝了。她说:“吴祖光是好人,我一定要等他回来,王宝钏等了薛平贵18年,我要等他28年!”

“男人当学关云长,女人当学王宝钏。”这是新凤霞的做人信条。老舍曾经评价新凤霞,说她的心是金子做的。

“一般人想来,丈夫被打成右派,自己身受牵连,由昔日万人追捧的名角突然成为一个有政治问题的人,那这个人的生活一定是苦楚辛酸的,但是在母亲身上我们感觉不到。”吴欢说,“母亲用一种质朴的强有力的方式支撑着家,成为家中的顶梁柱。”

吴祖光到“北大荒劳改”三年后平安返家。新凤霞带着三个孩子把家里布置得焕然一新,贴满“欢迎”字样的剪花、剪字。家中的温馨给了吴祖光别样的温情。

“在我父亲遭遇政治迫害时,母亲尽自己全力去维护家庭,从这一点来说,母亲对吴家是有大恩的。”吴欢说。

吴祖光曾有诗赠爱妻“城火殃鱼莫认真,五年禁闭见情深。感君珍护高堂见,况有明珠掌上亲。”

null

新凤霞的逆境坚守,在吴欢看来,是她人生哲学的体现,那便是忠实。“母亲留给我最大的财富,就是忠实。”忠实,是新凤霞在选择了吴祖光作为丈夫之后,不管是顺境还是逆境,都选择了同舟共济,风雨与共。忠实,是新凤霞在遭遇了种种政治磨难之后,依旧不改对共产党的热爱与信仰。“母亲一生不懂得政治,在身处政治运动漩涡,身心遭受摧残之时,她也困惑,也不解,但是她却有一个简单却深刻的观念,那就是,选择忠实于共产党。不能改” 忠实,让新凤霞心中永远有了一个稳健的秤砣,因而,她的心中没有摇摆,没有那么多的动荡,不管时局如何纷乱,她兀自做好她自己,照顾好家庭,做好自己的事业,这样的忠实,让她的人生多了一份坚定的执著之美。 “文革”期间,新凤霞身体致残,致使之后20多年都在轮椅上度过。这个时期的新凤霞,开始拿起笔,写作绘画,为世人留下了几百万字20多本回忆录文章与上千幅充满意趣的花鸟画。这在全世界艺人当中都属绝无仅有的记录。 “母亲画画写字,一方面是自己对文化的热爱,另一方面,是为了父亲。”吴欢如是解读母亲的绘画初衷:“父亲在母亲瘫痪后,脾气特别不好,天天生气,难免对时政有所批评。母亲就拿起笔,证明自己生活得很好,这对父亲也是一种安慰。”吴欢说。 新凤霞的要强,也在绘画写书方面体现的淋漓尽致。年轻时,唱歌练功,新凤霞不惜力气,要唱就要唱最好的,现在,绘画写书,她也要做好。她从一个一字不识的文盲成长为留下几百万字文学作品的文化名人,这其中,要克服多少困难,付出多少艰辛,不是常人能够想象的。 这些,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她的孩子,“母亲不是善于讲述长篇大论的人,她的行动,就是我们最好的行动榜样。”吴欢说,“知道吗?母亲在和我少有的一次正儿八经的谈话,是在我刚刚做了爸爸之后,那一天,母亲把我叫到身边来,非常认真地和我谈论起我的奶奶,在她心目中,我奶奶是最棒的,因为她为我爷爷生了十五个孩子,而她却自责不已,因为她只给我爸爸生了三个孩子。”吴欢说着笑了,笑母亲的质朴,可爱。也感慨与母亲作为吴氏家族一员,对吴氏家族文化传承的至深职责。 新凤霞与吴祖光,这对伉俪,至深至情,相隔5年先后离世,选择了同一天。巧合的是,吴欢爷爷和奶奶的祭日,也是同一天,他们是否用这种方式,向世人昭示彼此的深情? 在吴欢主持的父母亲合葬的仪式上,吴欢写了一幅对联:贺家父永生霞光万道,喜生母常伴风月同天。很多人不解,毕竟是丧事,为何吴欢却用“贺喜”藏头写联,吴欢自有道理:父母亲一生,遭遇大风大浪,生活遭受颇多磨难,如今魂归天上,仙有太极,是选择了一个无人打扰的清幽所在,继续神仙眷侣的生活,这岂不值得贺喜?而在茫茫人海中,父母亲能够彼此寻觅,一生不离不弃,相濡以沫,这份深情,岂不值得贺喜? 吴氏文化家族的传承,也藉由吴祖光的才气,侠气,新凤霞的灵性,活力在下一代吴欢、吴刚、吴霜身上得以传承,从这点来说,也值得贺喜。(中华儿女报刊社 王海珍)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