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 夏正浓,祝君安

小暑不算热,大暑正伏天 今年的大暑时间为2019年7月23日农历六月廿一 星期二 大暑,太阳到达黄经

小暑不算热,大暑正伏天

今年的大暑时间为2019年7月23日农历六月廿一 星期二

大暑,太阳到达黄经120°,

农历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二个节气,

夏天的最后一个节气。

正值"三伏天"里的"中伏"前后,

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

气温最高,农作物生长最快,

各种气象灾害也最为频繁。

"暑,热也,

就热之中分为大小,

月初为小,月中为大,

今则热气犹大也。"

其气候特征是:"斗指丙为大暑,

斯时天气甚烈于小暑,故名曰大暑。"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大暑,六月中,

火气在下,骄阳在上,

人如在蒸笼中,

赤日几时过,清风无处寻。

大暑,夏天最热的时候来了。

何以销烦暑,端居一院中。

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

荷塘夜色,萤火亮晚;

蒲扇邀凉,凉食败火;

掩扉思倦,卧席听蝉。

这盛夏趣事,在暑天最热时,

不意间带来无言的清凉诗意。

正如大暑三候,

赋予夏日别样的景致。

大暑三候

我国古人通过对大自然的长期观察,总结出如下规律:以五日为候,三候为气,六气为时,四时为岁,由此一年二十四节气就划分为七十二候,每个节气三候,每一候对应一个物候现象。

一候腐草为萤

世上萤火虫约有二千多种,

分水生与陆生两种。

陆生的萤火虫产卵于枯草上,

大暑时,萤火虫卵化而出,

古人便认为萤火虫是腐草所化。

每当夜幕降临,暮色苍茫,

萤火虫的小宫灯明明灭灭

浅蓝色的夜溢进窗来 ,夏斟得太满 。

二候土润溽暑

暑是热,溽是湿。

小暑大暑,上蒸下煮。

天气开始变得沉闷郁热,

土地也变得湿气浓重,

赤日几时过,清风无处寻。

湿热难耐,让人无所适从。

三候大雨时行

风如拔山怒,雨如决河倾。

“七下八上"(7月下旬和8月上旬)期间,

旱、涝、风灾交替登场。

因湿气积聚而招致的大雨滂沱

也以推枯拉朽之势将暑气逼退三分

物极必反,大暑后

天气也在雨中开始向立秋过渡。

作为一个气温类节气,

大暑期间是一年中最紧张、

最艰苦的收获季节。

炎热的大暑,日照强,雨水多,

讲究怡情养心的中国人,

自古以来在每年的节气里,

忙里偷闲,在火热的夏季中,

举行各种民俗活动,取类比象,

寄寓对生活的美好希望。

大暑习俗

饮伏茶

伏茶,顾名思义,是三伏天喝的茶。古时候,很多地方的农村都有个习俗,就是村里人会在村口的凉亭里放些茶水,且每个凉亭里都有专人全天候煮茶,免费供给来往路人解渴。

晒伏姜

伏姜源自中国山西,河南等地,三伏天时人们会把生姜切片或者榨汁后,与红糖搅拌在一起,装入容器中蒙上纱布,于太阳下晾晒。充分融合后食用,对老寒胃,伤风咳嗽等有奇效,并有温暖保健的功效。

烧伏香

伏香,大暑节气气温最高,农作物生长最快,大部分地区的旱、涝、风灾也最为频繁,抢收抢种,抗旱排涝防台和田间管理等任务很重。因此百姓烧香祈福,祈求风调雨顺,百谷丰登;还有一种说法接近于中医的灸,在伏天里用药香熏烤特定的穴位,可以治疗多种顽固的疾病。

大暑养生

大暑时节,除了要劳逸结合,

保证睡眠,多喝水外,

更要格外注意饮食调理。

日盛三伏暑气熏

热在三伏

多吃苦味、清热解暑的食物,

如绿豆汤、冬瓜等,

还应常吃一些益气养阴,

且清淡的食物

如山药、大枣等,以增强体质。

田水沸如汤,背汗湿如泼。

农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

大暑时节高温酷热,

要预防中暑,晒伤,

高温天气尽量不外出,

不进行户外体育锻炼,

或者从事体力劳动。

此时人们经常会出现

莫名的心烦意乱、无精打采等问题,

也被称为“情绪中暑”,

所以要注意开窗通风防暑气,

保护好心神,确保精神饱满。

天地一大窑,阳炭烹六月。

万物此陶熔,人何怨炎热。

大暑,

一年中最炎热的时光,

但大暑过后,

夏将要结束,秋就要到来。

空气里叫嚣着的热浪,

窗外的愈发急促聒噪的蝉鸣声,

都在热烈倔强地

与夏天做着最后的告别。

有佳期,人间底事长如许。

夏季,一年最绚烂而耀眼的岁月;

夏季,一年最热烈而张扬的时光。

花开极妍,草木葱翠;

瓜果丰盛,万物荣华。

一切都是生命亮靓丽璀璨的模样。

经书聊枕籍,瓜李漫浮沉。

兰若静复静,茅茨深又深。

炎蒸乃如许,那更惜分阴。

闲处光阴易过,

沉睡不知光阴之须臾,

迷迷糊糊又一夏。

愿你如夏花,极尽明媚;

愿你如夏风,极尽洒脱;

愿你如夏雨,极尽酣畅;

愿你如夏云,极尽清宁;

愿你如夏蝉,极尽自由。

夏正浓,祝君安!

(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