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又疯了?

  本文来源于公众号--楼市参考   01、厦门爆出天价学区房   楼市沉寂一年多的厦门,最近又火了

本文来源于公众号--楼市参考

01、厦门爆出天价学区房

楼市沉寂一年多的厦门,最近又火了,因为一套学区房。

近日,厦门爆出,一套15平米的迷你学区房,挂牌价高达258万,均价突破了厦门的天际线,高达17.5万元/平米。

面积小,总价确实不高,但单价却高的离谱,是厦门目前全市平均价格的4倍。

据了解,这套房位于厦门市思明区图强小区,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老破小,虽然破旧,且剩余的使用权只有38年,但争抢者仍趋之若鹜,挂出去没多久,就被人以250万总价买走。

炙手可热的主要原因,是该小区的关联学位房是厦门市实验小学,是唯一直属厦门市教育局的小学,是厦门市老牌名校。

这是天价学位房的内因。

附近的房产中介表示,做成这么小的户型,就是因为单价太高。把面积做小,总价便能做低,让大家能够接受,能买得起,孩子又能上好学校。

同样的事情,此前也发生在北京。

之前北京一家长花费360万买下西城区一个12平米的储物间,只为了给他的孩子争抢到一个上好学校的资格。

从这里我们我们可以看到,房子本身的价值并不大,支撑房子天价的背后,是稀缺的优质教育资源。

02、昂贵的不是房子,是附加的资源

在中国,房子绝不只是简单地用来居住,如同手机不只是用来打电话一样。

好的房子附带了优质的教育、医疗、公共交通等资源。

正因为附带了这么多的优质资源,房产还成为了优质的金融投资资产。也正因如此,在中国,丈母娘们需要女婿买房,并非只是买下一个居住地,而是买下婚后她的女儿与外孙外孙女能够享受到的各种资源。

所以,别再说租房也可以结婚生子的傻话。

为了不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为了能够一代胜一代,中国的父母扛着巨大的压力,也要买下一套学区房,让自己的孩子教育能够得到保障。

但优质学校数量就那么多,学位数量永远追不上需求,导致优质学校关联的学区房炙手可热,不但家长们在争抢,炒房客也看中了它的价值,一窝蜂涌上,价格越炒越高。

这是教育资源与房产挂钩的最大弊端,教育部即使不想背高房价这个锅,也由不得他。

中国优质教育资源最集中的北京,几十万一平米的天价学区房层出不穷。

上海的优质学区房,价格同样不便宜。

但学区房均价最高的不是北京、上海,而是学位极度紧张的深圳,深圳名校深圳高级中学的学区房价格,早已突破10万+。

近日关于深圳教育资源短缺的争论又热起来了,有人做了个统计,过去40年深圳人口增长了65倍、GDP增长了1.2万倍,但小学数量仅增加0.5倍。

大城市教育资源供不应求,是造成学位房价格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但最关键的原因,还是教育与房产直接挂钩,只要教育不能脱离房产,学区房价格便永远难降低。

很明显,优质的教育资源永远只是少数,但每个做父母的都想让自己的孩子获得,就算抢破了头,抢高了价格,也要抢到一套名校学区房。

正因如此,学区房成为了房价最坚挺者,更成为了炒房客最青睐的标的。

但随着国家楼市与教育政策的调整,投资学区房也存在着几个风险,变得不那么牢靠。

03、学区房潜在风险

第一个风险,多校划片。

今年年初,北京海淀区就扔出了一个重磅炸弹,表示从2019年1月1日起,在海淀区购房取得不动产权证的居民,申请学位不再对应一所学校,改为多校划片。

所谓多校划片,就是多所学校对应的几个小区划为一个片区。

意思就是,即便你买了名校学区房,也不一定能够上名校,过去名校学区房对应着固定名校,现在名校学区房对应着几所学校。

如此一来,名校学区房的价值就大大缩水,高房价便难以为继。

第二个风险,是租购同权。

本轮调控以来,租购同权被认为是和房地产税一样的楼市长效调控机制,广州最先提出了租购同权,杭州随后提出了租购同分。

简单来说,就是租房与购房,能够享受到同样的权利和积分入学规则,这是极度理想化的状态,需要城市拥有足够多的教育资源,所以短期内,难以对租房群体构成实质性利好。但作为一个长期发展的政策,对学区房的挤兑压力,还是相当大的。

文章来源:楼市参考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