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博士说园林|“仁者爱人”——儒家思想对园林的影响(上)

null

先秦园林那些事儿11【园林趣谈】1、“仁者爱人”——儒家思想对园林的影响(上)

儒家思想,是先秦诸子百家学说之一,也称为儒教或儒学,由春秋时期孔子所创立、孟子所发展、荀子所集其大成,之后延绵不断,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影响深远。

null

▲孔子与孟子

儒家思想倡导血亲人伦、现世事功、实用理性、道德修养,其中心思想是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其核心是“仁”。

儒家文化以“仁爱”为核心思想,以“爱人”为根本,从而实现个体和社会的和谐统一;同时,礼乐文化,又是森严的等级伦理制度,在这种自上而下的伦理秩序下,形成了井然有序的和谐社会氛围。

建立在“仁爱”之上的儒家美学,通过对自我品格的修养,以达到爱人的目的,即追求人格美是儒家审美情怀中的崇高目标。

儒家思想经历代统治者的推崇,以及历代学者的传承和发展,使其对中国文化的发展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在中国文化的深层观念中,无不打着儒家思想的烙印。

null

▲儒家思想演变线索

  (1)比德审美观与园林   

儒家思想映射到社会上,表现为有远大理想抱负的年轻人,都会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自己的人生信条;而修身是儒家文化的根本立足点,不管将来的前程如何,自我品格的修养都是人生不可逾越的过程。即不管未来是穷困还是发达,儒家视自身品性道德修养为至高境界。

这种崇高的人生境界,儒家试图通过伟大的自然来印证。因此,从自然界中寻找美好的事物,象征高尚的人格之美,成为儒家审美文化的典型表现。这促进了儒家“比德思想”的形成,并对中国古典园林的主题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所谓比德,是指以自然物(山、水、松、竹等)的某些特点,使人联想起人的道德属性,借助人的道德品格、情操的象征,赋予自然物以道德意义。

比德审美观主要包括如下两个方面:

第一:山水比德

孔子的“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把山水赋予了仁爱与智慧,以山水形容仁者智者,形象生动而又深刻。

null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智者,就是有大智慧的人,其思维的活跃与流动性,就像水一样不停地流动,所以用水来进行比拟。

仁者,也就是仁慈宽厚的人,这样的人做事守规矩,仁慈宽容而不易冲动,其安静的性情就像山一样稳重,所以用山来进行比拟。

这里的山水品性,其实是仁者和智者都具备的伟大品格。也就是说,仁者智者所追求的是山水之乐。

山水各有千秋,仁爱与智慧都是我们的追求,即使力不能及,也要心向往之。这是中国山水文化的典型,也形成了我们对山和水的特定思维。

当园林要素中的山水,被赋予仁爱和智慧的主题时,更代表了一种典型的文化性,让园林与文化联系起来了。

中国的山水园林,便是仁爱与智慧的象征。

第二:植物比德

植物审美方面,儒家思想注重植物自然属性中所体现出来的人类美德。当植物习性显现出和人类高尚的道德情操一致时,这样的植物,就具备了美的品格,成为人们寄托完美人格的对象,而大加颂扬。

例如,古人把梅、兰、竹、菊尊称为“花中四君子”就是一种典型的植物比德方式。

null

▲四君子图

【梅】梅花迎寒而开,美丽绝俗,而且具有傲霜斗雪的特征,是坚韧不拔的人格的象征。

【兰】人格的象征。兰花,一则花朵色淡香清,二则多生于幽僻之处,故常被看作是谦谦君子的象征。

【竹】竹子,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绿意盎然,且自成美景,它刚直、谦逊、不亢不卑、潇洒处世,常被看作高雅人士的象征。

【菊】菊花,它不仅清丽淡雅、芳香袭人,还在百花凋谢之后怒放,不与群芳争艳,故历来被用来象征恬淡自处、傲然不屈的高尚品格。

此外,我们常说的“岁寒三友”——松、竹、梅;“三益之友”——梅、竹、石;“五清”——松、竹、梅、月、水;“五瑞”——松、竹、萱、兰、石,等等,这些案例都是比德思想的具体体现。

null

▲岁寒三友图

在我国古典园林中,特别重视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寓义于物,以物比德。人们把作为审美对象的自然景物看作是品德美、精神美和人格美的一种象征,这是儒家精神的理想投射。

如人们将梅、兰、竹、菊、松等作为高尚品格的象征,并栽植在房前屋后,与自身人格品性形成比照附会,达到修身养性的目的。

这种个性化人格的比照审美,也促进了园林的特色性和文化性的建构,成为园林景观的理想表现手法。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