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消费时代:有钱消费,可能缺钱教育?

null

你咬着牙置办的那些包包、鞋子无法带来身份的提升,也不是上层社会的门票。

——遇言姐

最近,一名朋友家的女儿得知遇言姐有一些时尚圈的朋友,便向我咨询了一下进入奢侈品领域工作的可能。

我告诉她:

这是一个奢侈品迅速祛魅的年代,这个产业没有想象中的那样高端。

所谓“奢侈品”,原本代表着一个圈子的共同品味。

眼下,当一个十八线网红也能拎着凯莉王妃同款手袋、穿着百达翡丽的基本款......皮包、手表、鞋子已经不再是身份、地位的象征。

比起不再神秘、没有门槛的奢侈品,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价值投资

文化、体育、教育上的无形消费才决定了一个人的素质和属性。

我对这位朋友家的女孩说,与其做时尚产业,不如找一个独特的行业切入,比如她自己的本专业音乐教育。

在我看来,垂直领域的精品教育,才是现时代的“奢侈品”

null

在任何一个时代,唯有稀缺资源才可以彰显高阶属性。

拿破仑时代的银制餐具、50年代的蒂凡尼的钻石珠宝和男士的一套定制西装(见美剧《广告狂人》)、60年代水鸭色的卡迪拉克Coupe DeVille,都曾被看作是财富和地位的象征。

null

▲《水形物语》中,车行推销员一句“五分之四美国成功男人,都开凯迪拉克”,一秒说动客户付款

null

▲《广告狂人》里西装革履的男人,诠释了成熟魅力的一种极致

但是,这种炫耀性消费日渐终结。

为什么这样说呢?

两年前在美国网络上刷屏的文章《炫耀性消费已终结,无形消费时代日盛》指出:

如今的精英阶层已经不用奢侈品炫富了,他们用更高级的方式筑起阶级的护城河,那就是——教育

尽管营销节目一再游说大家去“投资”一只年年涨价的小香(遇言姐上次参加香奈尔的活动没有穿一件香的外套,简直想挖个地洞钻下去),但事实是,从2003年到2014年间,美国大学学费的涨幅高达80%,而同期服装行业仅仅上涨了6%

遇言姐几乎所有身在美国的朋友都在焦虑:藤校一年比一年的门槛高,一年比一年更难申请到了。

甚至连遇言姐最喜欢的TEDTalks演讲的门票都要7000美金一张,而且除非你是大公司的高层,由大公司预订门票,普通人都很难买到。

香奈儿和文化教育,哪一个才是冷艳高贵的稀缺品种?不言而喻。

null

null

奢侈品不再是稀缺资源

奢侈品的落寞“归咎”于20世纪的制造业空前的生产力

以中国为主的新兴劳动力/原料市场的开发,使得原本睥睨众生的高档货色不再一件难求,网络和物流的加持更是彻底打通了购买渠道。

以前我们说“先敬罗衣后敬人”,如今,仅凭衣着用品是无法分辨一个人的来头的。

在美国的奥特莱斯,满坑满谷的Coach、Tommy Hilfiger、Lacoste,还有Michael Kors和Burberry像冬天的大白菜一样堆在店里,任君挑拣。

20美元即可买到一条Banana Republic的长裤,100美元即可买到一双Ecco的牛津鞋

即便是Brooks Brothers、Ralph Lauren的埃及棉、纯羊毛制品,售价也抵不过一张超速罚单(刚被罚了$385的遇言姐哭一会儿)。

null

《破产姐妹》中,上不起医疗保险的小餐馆女招待Max也能用上最新款的苹果手机,不是因为她有钱,而是你跟电信公司签上3年约,手机就送给你了。

一辆4、5万美元的奥迪、宝马也不再被称作什么“成功男人的象征”,一般家庭通过lease、分期付款都负担得起。

以至于90年代出版的《格调》中,作者已经在揶揄上层社会不要企图在座驾上与中产阶级区分开来

null

最后一项是休闲方式

曾经我们看阿加莎克里斯蒂30年代写的侦探小说——《尼罗河上的惨案》、《东方快车谋杀案》,搭乘观光邮轮/火车的是带着仆役的贵妇、高官

而今,All inclusive的邮轮旅游甚至被称为“最经济的旅行方式”,被称为“世界上最美的铁路线”的豪华列车太平洋铁路的单人软卧包厢也不过2000加币(约为1万人民币),是遇言姐在枫叶国做会计时一周的薪水。

null

当中产与精英都能购买名牌手袋与高档汽车,都能支付去欧洲度假,或者巴哈马邮轮旅行的费用时,他们一眼望去,似乎没有区别。

甚至爱炫爱发社交网络的普通中产看上去可能更加富贵。

与此同时,上层阶级正在周围构筑起一座新的壁垒,将自己与他人彻底隔离开来。

数据显示,过去10年间,美国前1%的家庭的消费习惯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精英阶层的物质花费明显减少,而教育上的开销则激增了3.5倍。

6万美元一年的私立寄宿学校、1万美元一个月的帆船夏令营、5千欧元两个星期的阿尔卑斯山的滑雪冬令营、200美金一小时的高尔夫球私家课,这些投入不属于炫耀性消费,甚至不是物质层面上的消费。

它是无形的,长期的,但也是最昂贵的消费。

null

null

教育是新时代的奢侈品

上学期,遇言姐和一位家长讨论给孩子报名游泳课的事。

她向我推荐一家会员制的体育馆。说是一个教练只带4个孩子,游泳、花滑、篮球一站解决,省得家长在数个俱乐部间穿梭。

我回家查了一下,这家体育馆一次性需要缴纳的会员费为7万加币/一个家庭,可享受终身会员资格。

此外,每个月的场馆使用费、兴趣班费用还要另缴。

当时我的感觉是:原来还可以这样玩。

那位外表朴素、穿一双平底鞋、看起来跟普通家长无异的妈妈还一个劲儿告诉我,你家两个孩子都还小,加入会员后使用率高,这钱花得值。

再一打听,人家老公是上市石油公司CFO

null

建设文化资本也是精英阶层巩固地位的手段。

这种“文化隔离”非常微妙,两个穿着不相上下的女士,一个谈论的是明星八卦,一个谈论的是《经济学人》,阶级之分高下立判。

订阅《经济学人》不难,看懂《经济学人》不易,关注《经济学人》尤其难得。

这是一个标志——

你经过长期优秀的训练,具备卓越的眼光和认知。

这种无形投入同样是稀缺的。

null

比如,寡姐斯嘉丽出演的电影《保姆日记》中,升学顾问问了雇主三个问题:

有没有给孩子读《华尔街日报》?《财经时报》?伦敦文学杂志《格兰他》?

忘了说,雇主家的孩子还没上小学。

这一幕并非夸张。

英国在1964年拍摄的纪录片《人生七年》中,上层阶级的孩子7岁时已经在阅读《金融报》、《观察家》

null

▲《保姆日记》剧照

在这种精英教育氛围下,会培养出什么样的孩子?

讲述扎克伯格创业史的电影《社交网络》中可窥一斑。

电影中,蓝血出身的哈佛学生文克莱沃斯兄弟,处于凭借家族、学历、资本缔结起来的圈层。

他们一早深知圈层就是流量和财富,雇佣懂技术的同学打造“哈佛同学录”

在律师建议接受现金赔款时,他们二人坚持持有脸书股份。

在外界尚在争论如何定义数字比特币时,文克莱沃斯兄弟已经在低价大笔买入,并坚信比特币是未来几十年世界上最好的投资机会之一。

null

▲文克莱沃斯兄弟

相对于技能,上层阶级更注重培养孩子的眼光、格局、洞悉未来的能力——

在多维度因果关系中果断抓住蝴蝶效应伊始的那对翅膀。

这种差异在于,在脸书有10万名用户时,文克莱沃斯兄弟可以看到它价值数百亿的未来,而他们的律师只看到6500万的现金得赶紧兑换(其实要是遇言姐本人,也一定是觉得现金为王,想把现金握在手里)。

null

开玛莎拉蒂的底层

与美国相比,中国有着一个绝无仅有的阶层,知乎上称为“开玛莎拉蒂的底层”

城中村的原住民们,通过拆迁一夜暴富。

一个村子里十几个麻将馆、十几个KTV,门口停着一排豪车,看起来爽得不得了。

他们以为钱是唯一的身份标榜,昭告天下我有钱了,企图换取主流社会的身份认同。

然而,依靠知识、资本、权力缔结起来的上层社会拒绝他们的进入

社会上日新月异的科技、政治、人文风向也与他们无关。

null

上周遇言姐看到一个新闻。

某三线城市城中村居民,每户分得拆迁款一千万

久贫乍富,大家伙儿吃也吃了、买也买了,剩下巨款不知咋用。

村委会说自己手上有个年利20%的项目,游说村民投资。

一个三线城市的村委会能捣鼓出来什么项目,他们实际是拿着钱参加了开发商的非法集资

开发商说返利35%,村委会跟村民说20%,盘算着自己还能赚个差价。

眼下击鼓传花的庞氏骗局破裂,村民的拆迁赔偿款也打了水漂。

为什么说他们是“开玛莎拉蒂的底层”呢?

因为这些人即使有了钱,由于自身所处的环境、眼界和知识水平,也无法把钞票变成资本,甚至连做到财富保值都是问题。

null

中国社会和美国社会有着众多相似之处。

美国上层阶级消费的变迁让我们看到,把钱花在什么地方回报率最大、最具有价值。

然而,在生活中,我们仍然看到许多人像崇尚宗教一样崇尚物质。

这样做当然谈不上错。

但是,你要知道,你咬着牙置办的那些包包、鞋子无法带来身份的提升,也不是上层社会的门票

当奢侈品不再是稀缺资源,我们正在进入一个比拼无形消费的时代。

PS:我认为在北京、上海、香港这样的地方,孩子才是最大的奢侈品,我曾经写过《美国富人的育儿经,托关系,拼人脉,买铂金包》,这里单落几滴泪。

本文图片均来自网络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