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铲:说不尽的“洛阳符号”

原创: 周健 

一直不明白为何有人会将考古和盗墓等同起来。

考古重视文化,文物出土后会小心保护起来,有些送到博物馆展览。而盗墓则是单纯为了财富,盗一批文物卖出去发财。

盗墓者必须快速解决,常常破坏了文物,而考古则要多番准备,边挖边保护。所以现在的考古,很多情况都与盗墓者抢时间。

不过,两者倒有一个共同点——都要用到“洛阳铲”。

null

由于盗墓类小说风靡一时,大家对洛阳铲似乎并不陌生。洛阳铲为一半圆柱形的铁铲,另一端有柄,可以接杆加长。

使用时插进泥土里,利用半圆柱形的铲带出泥土,然后可以观察土质,以辨别地下是否有古代墓葬。

洛阳铲是何时出现的,现在没有明确下定论。

一般认为是20世纪初,河南洛阳的盗墓者李鸭子发明的。后来慢慢改进他的发明,便成了现在洛阳铲的样子。

在民国时代,盗墓活动猖獗,洛阳铲简直是盗墓贼的“神兵利器”。

50年代,在考古学家郭文轩、蒋若是等人的推动下,洛阳铲又成了考古队的必备利器。

null

洛阳铲可以在破坏较小的情况下取出泥土样本。而且使用洛阳铲时,对环境没有要求,甚至在一些极端情况下,勘测效果比当时那些电子设备还好。

所以,新中国后很长一段时间,考古队都在使用洛阳铲。

当然,现在洛阳铲肯定比不过更先进的电子设备了。

不过,早在明朝其实就有类似于洛阳铲的盗墓工具了。据明朝地理笔记《广志绎》记载,“葬者至四五丈而不及泉......盗者尚能以铁锥入而嗅之……”

可见,明朝盗墓贼用的是一种铁锥,大概类似于现在的钢钎。

在《民国盗墓史·秘籍卷》中说,盗墓贼分析土壤,是必须要掌握的基本功。

学艺不深的盗墓贼会被称为“二五眼”,意思是半吊子。

而盗墓贼行家则会被称为“眼毒”,通过一点土,一眼就能看出有没有墓葬。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眼毒”也算是考古专家了吧。

“洛阳铲”,贬义还是褒义?在今天,辨析这个问题或许已不重要,因为,在民间,它是盗墓工具以及盗墓技术的代名词,在官方,它又是考古工具和考古技术的典型代表。但作为其最初的发源地,洛阳感到很委屈。只要“洛阳铲”前面“洛阳”两个字不去掉,它就似乎等同于盗墓贼的帮凶,头上刺着“发配”两个字。

这和有类似名称的“东坡肉”、“东坡肘子”、“东坡猪头”不同。本来只是寻常的肉食,只因为历史上苏东坡烹调得好,是美食家,今天人们一看到这些菜肴,就情不自禁将它们与东坡先生联系起来,称呼其为“东坡菜”,里里外外透露着一种雅,全然不顾这些食物的肥和腻。

洛阳是个具有千年历史的十三朝古都。“生在苏杭,葬在北邙”,北部的邙山被认为是一块风水宝地,自东汉以来,先后有明帝显节陵、北魏孝文帝长陵等11个皇帝葬在这里,后妃亲王公侯百官富人也往这里挤,弄得“北邙山上少闲土”,致“无卧牛之地”。

墓多,盗墓的也多。《后汉书·董卓传》中有关于董卓令吕布“发诸帝陵,及公卿以下冢墓,收其珍宝”;三国时期曹操为备军需,曾专门设立“摸金校尉”、“发丘中郎将”等官职负责盗墓;其后历朝历代,也都有盗卖文物现象发生。到了民国时期,盗墓之风更是盛行,“十墓九空”成为真实的写照。文物部门2003年至2007年曾对邙山陵墓群进行普查,当地原有960多座封土墓,仅剩330多座,且继续以加速度消失。

“东陵大盗”孙殿英是永城人。他早年出道时曾在洛阳当过土匪,赌技高超,后加入“镇嵩军”,被编入国民革命军。1928年,他以剿匪换防为名盗掘清东陵,应该说,这种作为与他早年在洛阳的盗墓积习有关。

孙殿英盗墓用的是炸药,一般盗墓人的盗墓工具则没有这么现代化。明朝万历年间,浙江海宁人王士性曾在河南做官,他编著的《广志绎记》曾记载洛阳盗墓之徒用“铁椎”预先探测地下文物的情形。1936年,地质学家袁同礼到洛阳考察盗墓情况,也曾记述“士人以大利所在,私行盗掘者,几成一种职业,并发明一种铁椎,专作采试底层所用”。

从“铁椎”发展为“洛阳铲”,看似简单,却也经历了“惊人一跃”。民间的一种说法是,清末明初,洛阳马坡人李鸭子到孟津县城赶集,见卖水煎包子的小贩用半桶状的铁铲在地上打一圆孔,用以插立旗杆,他受到启发,回去后找铁匠仿效打造,从而有了第一把“洛阳铲”。

学术界对洛阳铲的最早关注,发生于1928年。当年,考古学家卫聚贤首次到洛阳对“洛阳铲”的作用进行了考证。其后不久,文史学者李健人也在专著中记载:“有一种专以掘发古墓为职业之人,有累世父子相传,至数代者。以铁铲(长木柄,端置铁制圆铲,口径寸余,中孔)试墓地之土色,即可辨明其为何代之墓,并有无贵重之物,他处所未闻也。”

洛阳铲从此登上了大雅之堂。

特别是建国后,各地经济建设如火如荼,辅助的考古勘探工作也掀起高潮,洛阳铲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以洛阳为例,当时要建设国家重工业基地,因考古人员严重匮乏,有关方面就把关在监狱或流落民间的盗墓贼以及马坡、刘坡等地的农民组织起来,到工地勘探,总人数有2500多人,钻探面积400多万平方公尺的面积,探孔450余万个,探出墓葬6000余座。这些人所用的探墓工具,就是洛阳铲。

1955年,新华社发布了一条《洛阳铲已被广泛采用》的消息,影响全国。此后,1979年版《辞海》、1990年版《汉语大词典》、1991年版《考古学词典》等,均将“洛阳铲”设为词条。

至于说洛阳铲走出国门,被国际考古学界所承认,则要等到上个世纪90年代了。当时,中美联合考古队发掘河南商丘一座东周时期的城址,美方使用的荷兰钻因钻探速度太慢,而无法金星大面积勘探,这时候,中方“土生土长”的洛阳铲因经济实用被大量应用,再加上训练有素的探工的熟练操作,铲探获得巨大成功,洹北商城被顺利发掘。

多少年来,洛阳铲一直保持着纯手工打造的生产工艺,主要生产地为洛阳东郊马坡小李村。如今,这个村还保留着几个小作坊,各种型号的洛阳铲如小百货一般摆满了每个作坊的储藏室,前来购货的不乏全国各地的文物考古队、石油勘探队、建筑工程队、农业园林学校等单位,当然也有身份难辨的盗墓贼。

据说,这门独门绝活正面临失传的危险,所以,目前有关部门正紧锣密鼓地想将它申报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2014年,洛阳铲文化保护协会把“洛阳铲”注册了商标,从而把洛阳铲的知识产权留在了洛阳。

当然,如果上网去搜,会发现全国各地生产洛阳铲的厂家有许多,它们生产电动洛阳铲、机械洛阳铲、机动洛阳铲,用来挖渠、打井、考古、探矿,这都是洛阳铲使用用途在当代社会的延伸,与其原意相去甚远了。

“洛阳铲,铲平人生道路一切坎坷”“一铲在手,财富永久,一铲在握,财富多多”,这是当前一些洛阳商家在将洛阳铲做成馈赠亲友的小型礼品后,所打出的广告语。对于一件工具、一个物品而言,它所展现的邪恶或美好,并不是它本身的过错,真正有魅力的是它所代表的历史。

要知道,历史中的故事,往往亦正亦邪、曲折动人。洛阳铲,它打通了“阴”与“阳”,又穿越了古与今,所以,我们会一直对它议论纷纷。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