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之初北洋“中立外交”

距今一百零五年前,即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正式爆发。战争的导火

距今一百零五年前,即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正式爆发。战争的导火索,是一个月前的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储费迪南大公一世,在塞尔维亚的萨拉热窝遇刺身亡。

远在万里之外的“欧战”,几乎第一时间就触动了北洋政府的神经。目前可以看到的最早记录,是1914年7月28日北洋政府外交部发给各驻外使馆的一封电文:“奥塞失和,所驻国对此持何态度,有何举动,确切密探,随时电部”。29日,外交部再电中国驻欧、驻日公使:“奥塞开战,各国守中立如何情形,希速探明电复。”外交部前后两次发电,目的很明确,急于探听战争发生后,哪些国家持“中立”态度。

限制战区 “中立”自保?

对国内外交部的查询电文,驻英公使刘玉麟回电称,英国正联合德、法、意、俄等国商讨调停办法,但德国并不赞同调停,停火协议能否达成,难以预料。驻日公使陆宗舆认为,如果英法等国通过武装的仲裁,就有可能实现和平停战。至于外交部所关心的日本是否“中立”一事,陆宗舆的复电是“日本对巴尔干战事,并未宣告也”。驻外各使传回外交部的消息,多为推论。在战争爆发初期,一切都在迅速变化之中,从中能得出的预判确实较受局限。

战事既远在欧洲,中国保持“中立”再自然不过。当时一般国内舆论是,政府“中立”可以,但不可以“保守中立”,以免重蹈日俄战争(1904~1905年)时袖手旁观、吃哑巴亏之覆辙。有种说法是,中国向美国提议“限制战区”是在当年8月3日,继而于8月6日同时向日、美两国提出此议。但在“蓝辛文件”中,有更早的记载。8月1日前后,驻美公使夏偕复询问美国国务卿蓝辛,“是否有此种可能,即让交战双方达成协议,以保证远东的中立”。此次探询,夏偕复并未事先征求外交部同意,美国方面亦未给予具体答复。8月2日,日本宣布中立。日本外务省对外发表宣言,一面表示深望欧局早告和平,并确守严正中立之态度;一面却表示“万一时局转变,英国投入战涡,‘日英协约’或濒危境,日本以协约义务,必至执必要之措置”。宣言隐含多层含义,为日本随后的举动预留了各种可能。此举为北洋政府外交部所关注。

为了避免战争波及自身,中国曾提出了限制战区的提议,并与当时的美国进行沟通。1914年8月3日,美国政府通过两条渠道收到了中国此项提议,一是中国驻美公使;二是美国驻华代办马克谟。是日,北洋政府致电夏偕复,请其向美探询是否有意限制战区。同日,马克谟致电美国政府,建议美国应保全远东地区。在此之前,北京政府曾派代表与马克谟接洽,请美国出面,限制交战国在中国境内作战。马当时未予答复,而是表示将向美国务院请示。同日,中国驻荷兰公使探询美国外交部,询问“美国是否准备与荷兰一起提议西太平洋的中立”。这些建议均指向由美国倡议的“远东中立”。也是在当天,北洋政府外交部致电有关各国,要求不得在中国领土、领海及英俄德法日等租借地内交战。

还是在8月3日,外交部又致电中国驻俄、德、英、法四国公使,令其探询所在国对“欧战”态度,电文内有两层含义,一是“战区能否限在欧境”;二是“英国能守中立否”。前一层含义在于自保,避免战祸延及中国境内,后一层含义表面上是关心英国的中立,其实是担心日本卷入战团。

“欧战已成 中立既定”

1914年8月5日,即中国宣布“中立”的前一天,北洋政府外交部已经确定了对此次大战的态度。此前外交部得到的最新消息是:英国派兵赴法,但并未对德宣战。外交部认为“日以英盟,愿为后援,日当局态度静慎”。日本的暂时观望,使得北洋政府难以出台相应的对策。此时宣布中立的欧洲国家,已有瑞士、瑞典、丹麦、挪威和意大利等。各国纷纷中立,无形中促使中方考虑早日宣布自身态度。同一天,外交部复电湖北将军段芝贵、广东将军龙济光、广东巡按使李国筠,称“初三日电悉,欧洲战局已成,我国中立条件办法现已拟定,不日宣布”。

对“一战”保持“中立”政策,并非北洋政府内部的一致声音。为防止出现别国在中国领土作战的被动局面,曾有人提出较为积极的主张,段祺瑞心腹智囊张国淦即为其中之一。在中国宣布中立之前,张国淦特访时任陆军总长的段祺瑞,提出“因为青岛问题,日本倘藉口英日同盟先我而为之,则我即难于应付,而且日后纠葛更多”,建议中国应该“运动德国自动交还青岛,日本自无所藉口,如不行,则我即宣战,亦是与日英共同动作,不使在中国土地上,我守中立,彼来用兵”。段祺瑞表示他本人也赞成宣战,但“奈一般军人,都不赞成”。

8月5日,驻日公使陆宗舆致电外交部,传达以下信息:日本政府表示将确守中立态度,但如战事变化,英国投入战局,“日本以协约义务,必至执必要之措置”。已经明确,如英国参战,日本必将参战。此一信息的另一层含义在于:中国不属于协约国之一,中国不可以仿效日本援引“英日同盟”之举,参加战局,日方以“英日同盟”为自身参战作说辞,并极力避免给中国加入战团的口实。

“中立”既为北洋政府既定方针,何时宣布仍然是一个问题。8月3日,广东振武将军龙济光、巡按使李国筠致电政事堂(总统府的秘书机构),催促政府宣布中立。由于德俄已经宣战,德国军舰“青岛号”在珠江水域游弋,俄国驻广州领事向广东方面交涉:“想贵国对于此次俄德宣战,似守中立,请将该青岛军舰,从速处理”,由于政府未公开中立,李国筠等予以婉拒。

同日,湖北将军段芝贵亦电政事堂,以中国为海牙国际公约缔约国为由,要求政府即刻宣告中立。“奥塞德俄及我国均为缔约国,有遵守及施行正当手段之义务”,于中国实际而言,“奥德俄在各口岸,或有兵舰,或有战斗员,宜规定一种办法”。如果中国未能及时宣布中立,“设有一国,因我未履行此项义务,挟其威力来相诘问,似于独立国主权关系甚大”。由于缺乏中立条规,最坏的局面可能是“既不便以海军监视德舰,亦不能要求俄兵解除武装”。这份以国际法立论所发出的电文,可谓中肯。但就在前一天,即8月2日,政事堂在回复段芝贵的电文中认为宣布中立,“现在为时尚早”,应继续观察。

8月4日,山东交涉署致函外交部,指出一旦英国参战,日本必将假借英日同盟的名义侵占青岛,中国是否能够严守中立,需要预先做相应的准备。山东将军靳云鹏、巡按使蔡儒楷认为“战机逼紧,青岛更加吃重,我国中立如何办法,想已筹定,乞示遵”。8月5日,驻俄公使刘镜仁致电外交部,催促宣布中立,“我国宣布中立似不宜缓”。外交部一方面受到来自各地的将军的压力;另一方面也收到驻外公使要求尽快中立的建议,两方面情况相考虑,外交部最终同意政府于8月6日宣布“中立”。

联美“抗日” 功亏一篑

从8月6日前北洋政府的外交活动中,可以认为,外交部希望能在宣布“中立”之前,先得到美国的赞同。最理想的结果,莫过于由美国向相关国家建议勿将战局扩至远东,如此一来,中国的“中立”地位方能得以维持。美国的建议如果发出,在外交上是对中方态度的支持,此点当是北洋政府外交部所力争。但由于国内各方的压力,政事堂不能无限期等待外交部不能确定结果的对外交涉,尽早宣布中立地位,以便从容应对战局的发展,是此时政事堂的最高决策意见。但最终美国方面传来的消息,仅同意中国租界和租借地保持“中立”。各国对中国“中立”地位的确认一直拖到了8月12日。

宣布“中立”前,外交部关心的另外一件事情是:日本是否能确守“中立”。由于“英日同盟”的存在,日本有无可能因英国参战而加入战团?一旦成为事实,届时日本将侵夺德国原在山东的权益,这是一个现实的问题。

综合多方因素的考虑,在未能获得最佳的外交形势下,8月6日,北洋政府总统袁世凯发布中立令:

“我国与各国均系友邦,不幸奥、塞失和,此外欧洲各国亦多以兵戎相见,深为惋惜。本大总统因各交战国与我国缔约通商,和好无间,此次战事于远东商务关系至巨,且因我国人民在欧洲各国境内居住经商及置有财产者,素受各国保护,并享有各种权利,故本大总统欲维持远东之平和,与我国人民所享受之安宁幸福,对于此次欧洲各国战事,决意严守中立。用特宣布中立条规。凡我国人民务当共体此意,按照本国所有现行法令、条约,以及国际公法之大纲,恪守中立义务,各省将军、巡按使尤当督率所属,竭力奉行,遵行国际之条规,保守友邦之睦谊,本大总统有厚望焉。”

宣布“中立”的同一天,北洋政府颁布《局外中立条规》24条,明确要求各交战国在中国领土、领海内,不得有占据及交战行为;各交战国之军队、军械等,不得由中国领土领海经过;各交战国军舰及附属各舰,非经允许不得停泊在相应口岸,否则中方将卸去其武装、扣留船员等等。

北洋政府很清楚,在日本即将参战的情形下,要真正维持“中立”,需要联合美国一起行动。外交部即致电日、美两国,希望其共同出面“限制战区,保全东方。劝交战各国,勿及远东”。8月7日,蓝辛向美国政府建议:“关于太平洋任何口岸中立化的提议均可能被某一交战国拒绝,因此,目前情形下,以不提出为宜”。

蓝辛在其备忘录中指出,“我深信,维持现状最符合美国的利益”。这里的维持现状,仍然是美国所坚持的对华“门户开放”政策的延伸。

为防止日本借对德宣战而侵占胶济铁路及青岛,北洋政府从外交上做了最后的努力。日本对德发出最后通牒后,外交部与德国驻华外交人员接洽,希望直接收回青岛。英、美虽然要求日本参战必须保证中国的独立及领土完整,但对于中国接洽德国直接收回青岛之举,则表示反对。

在各种努力无效后,北洋政府等来了日本对德宣战的消息。回顾中国宣布“中立”前后的外交动向,很大程度上,中国的“中立”主要是为了防日,但显然并未达到目的。

作者为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研究员,历史学博士,著有《中国外交与第一次世界大战》。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