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糖不耐受还能不能喝奶类?

作者介绍 王敏 高邮市人民医院营养科营养师 中山大学硕士,中国营养学会会员 目前主要负责医院营养科的

作者介绍

王敏

高邮市人民医院营养科营养师

中山大学硕士,中国营养学会会员

目前主要负责医院营养科的相关工作,主要从事工作: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慢性疾病饮食宣教和指导。

邮箱:wmin725@163. com;

乳糖不耐受还能不能喝奶类?

文章来源:营养医师王敏

昨天营养会诊一位96岁老太太,个性鲜明,精神倍儿好,见面时正香喷喷的嚼着馓子,惊到我了,凑近一看,牙齿已所剩无几,我立马乐了起来,老太太也跟着我乐,我对家属说:“再来杯牛奶给老太太顺一顺?”提到牛奶,家属摇摇头:“有段时间老太太想喝奶,喝下去就拉肚子,以后再也没喝过。”

喝奶不舒服,从此与奶类绝缘,这似乎是绝大多数乳糖不耐受人群对奶的态度。但是奶类及其制品是廉价的优质动物蛋白及钙的来源,乳糖不耐受真就与奶类无缘了吗?并非如此。

(图片来源:网络)

1.什么是乳糖不耐受?

乳糖不耐受是由于小肠刷状缘乳糖酶缺乏或活力减低,不能将奶或奶制品中的乳糖分解为单糖吸收,而产生腹痛、腹胀、腹泻、产气增多等症状。

2.为什么会乳糖不耐受?

①先天性乳糖酶缺乏

出生时小肠乳糖酶即缺乏,饮奶后有明显的腹泻、呕吐症状。给予无乳糖饮食后症状消失。是机体常染体隐性遗传缺陷导致,非常罕见。这类人群须严格限制乳糖摄入。

②继发性乳糖酶缺乏

继发于各种疾病因素(如感染性腹泻、Crohn病、乳糜泻、短肠综合征、免疫球蛋白缺乏症等)使小肠上皮损伤而导致的暂时性乳糖酶活性降低,通常还伴有蔗糖酶、麦芽糖酶等双糖酶不同程度的缺乏。多在疾病康复后恢复正常的乳糖酶活性。

③原发性乳糖酶缺乏

乳糖酶活性随年龄增长逐渐减低。婴儿断奶后自发性小肠乳糖酶活性降低,从5岁开始,有的20岁开始出现,一直保持较低水平。发生时间因种族、遗传、地域而不同,乳糖酶活性低下的程度也存在个体差异。这一类型最为常见。

3.乳糖不耐受想喝奶怎么办?

除极少部分先天性乳糖酶缺乏人群须严格限制乳糖外,绝大多数乳糖不耐受患者是因年龄因素引起乳糖酶活性不同程度的降低,而奶类是人类钙的良好来源,也是优质蛋白质、维生素等的来源,同时口感良好,种类丰富,不妨试试以下这些饮奶方法:

①多次少量饮奶

如果喝一杯牛奶(通常250ml)胃肠不舒服,试试分成2次或3次,每次半杯或⅓杯,减少一次摄入的乳糖含量,说不定会感受良好。

②食用酸奶

酸奶在发酵过程中,乳酸菌中的β-半乳糖苷酶分解了部分乳糖,乳糖含量大大降低,易于消化吸收,适合乳糖不耐受人群。

③试试舒化奶

舒化奶是一些牛奶厂家为了满足乳糖不耐受人群对奶类的需求,通过添加乳糖酶方法预先处理牛奶,使牛奶中90%以上乳糖分解成易于吸收的葡萄糖和半乳糖。

(图片来源:中国营养学会官网)

因此,不必谈乳糖不耐受就避开奶类,毕竟奶类有着丰富的营养价值以及良好的口感,我国的一项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奶制品的摄入量与腰围存在显著负相关,与糖化血红蛋白含量显著负相关,与收缩压和舒张压显著负相关。《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议每人每天奶及奶制品摄入量为300克。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