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敦义致词谈一中各表的九二共识(全文)

国民党主席吴敦义   中国国民党28日上午在新北市板桥体育馆召开召开第二十届第三次全代会,党主席吴敦

国民党主席吴敦义

中国国民党28日上午在新北市板桥体育馆召开召开第二十届第三次全代会,党主席吴敦义致词时表示,“革新团结,重返执政”这个总目标,并不是为了一人或一党,而是为了“全国”全民的公益。

他痛批,民进党执政从“国家”发展、能源环境、教育人才、外交两岸、民主政治发展等层面,这3年多来,“中华民国”不仅极少进步,反而越来越倒退,民众越来越无法接受。

吴敦义说,国民党明年1月11日“总统”选举获得胜利,同时在“立法院”席次过半,目标达到60席,打出一个漂亮的全垒打,我们才能重返执政,把民进党背离民意和“国家”利益的法律与政策,拨乱反正!

吴敦义也强调,必须有一个“和平稳定发展的两岸关系”。

1992年两岸双方曾达成“两岸都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但是对于它的涵义,双方同意用口头声明方式,各自表述”,这就是“一中各表”的“九二共识”。

这不仅符合《“中华民国宪法”》的规定,中国大陆也同意。这个九二共识是两岸和平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只有两岸关系好起来,“我国”的对外关系、经济环境与社会发展也才更能正向发展。

今日的全代会,除正式通过高雄市长韩国瑜2020提名案外,也将修订党章,删除“总统”当然兼任党主席条文,并举行“总统”、“立委”参选人联合造势。

国民党5位前主席吴伯雄、连战、马英九、洪秀柱、朱立伦到场。不过,洪秀柱明确反对目前修党章删除“总统”当然兼任党主席条文,等为应等执政后再说。

国民党28日上午在新北市板桥体育馆召开召开全代会。

吴敦义致词全文

连前主席、马前主席、吴前主席、朱前主席、洪前主席、历任及现任副主席、各位中央评议委员、中央委员、党代表们、在座各位敬爱的同志:大家早安,大家好!

今天是本党第二十届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今天也将正式通过代表本党参选“中华民国”第十五任“总统”的候选人,因此,今天对于中国国民党与“中华民国”来说,都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日子。

自本人就任本党主席以来,“革新团结,重返执政”就是我念兹在兹的目标。

去年九合一选举,由于大家的精诚团结,在全台22县市之中,本党赢得了15席县市长以及19席县市议会议长,在没有任何贿选案件、没有选举诉讼、没有选举纠纷的情况下,本党能赢得不错佳绩,这是全体“国人”对民进党投下“不信任票”。

首先要感谢大家的努力与坚持!

然而,正如总理所曾昭示的“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我们“重返执政”的目标也还没完全达成,还需要大家同心同德团结一致,明年1月11日,让我们重新赢回执政!

亲爱的同志们,“革新团结,重返执政”这个总目标,并不是为了一人或一党,而是为了“全国”全民的公益。

蔡英文女士自2016年执政以来,违背民意,不但不尊重经过全民公投所呈现的决定,不认同“中华民国宪法”所确定的两岸纲领,不考虑民主法治所应具备的分权制衡精神,不面对全体“国人”拚经济、要发展的殷切期望,却以消极封闭的心态,霸道独裁的作风来治国。

蔡英文执政这3年多来,“中华民国”不仅极少进步,反而越来越倒退,民众越来越无法接受,去年的九合一大选结果就是最好的证明!

民进党不仅不顾舆论反对,执意将“内阁”塑造为“败选者联盟”,更染指独立机关或公营事业,从北农总经理人选、“东厂”张天钦、到“中选会主委”李进勇,都成为民进党的酬庸手段。

真正为“国家”付出的军公教警消等族群,却没得到蔡英文合理正面的肯定,反而以转型正义为藉口,采取不恰当的所谓年改,抹煞这些“国家”公仆的贡献与尊严。

我们不能再放任蔡英文政府为所欲为下去了!

国民党全代会高挂总理孙中山遗照。

从国家发展的比较层面来看

2019年IMD瑞士洛桑管理学院“世界竞争力调查”,台湾排名为第16名,竟然输给中国大陆的第14名,相较于本党执政最近执政八年,“我国”最高曾在民国99到101年连续排列世界第8、第6、第7名,IMD甚至评比全世界人口数在2000万以上的国家,台湾,也就是“中华民国”是世界第二名,仅次于美国。

本党执政时期,经济成长率平均有2.83%,民进党执政这3年经济成长率平均只有2.4%,今年能否保2都有问题。蔡英文政府却经常端出美化的经济数据想蒙骗大众,但是人民的实际感受才是最真实的数据!

民进党执政,台湾的经济并没有变好,要拚经济,还是要让国民党来,对不对?

就能源环境来看

民进党以意识形态废核,不尊重“以核养绿”的公投结果,执意推动非核家园,却让台湾陷入缺电危机,815大停电造成台湾人民的恐慌与不满,至今仍然历历在目。

燃烧煤碳发电、燃烧天然气发电,导致大量排碳,不仅让台湾无法符合国际的减碳潮流,空气污染更是让许多人民出门都得戴口罩,频频叫苦。

“绝不缺电”到所谓“用爱发电”,民进党的口号已经一一破产,这是人民的真实感受!

在教育人才的方面

民进党政府硬挡一个经过公正遴选所选出的国立台湾大学校长当选人,结果赔上3任“教育部长”,最短的“教育部长”任期仅41天,台湾的最高学府台湾大学更是长期没有校长。

对基础教育,“十二年国教”课纲从国文课纲的文言文、白话文比例之争,到历史与国文等课纲的诸多疑虑,不仅争议多多,更是赶鸭子上架,让教科书只能草率编辑、匆促上路。

民进党政府为了执政权与意识形态,不惜牺牲台湾的未来,让国人十分的忧心!

在“总统”职权核心的外交两岸部分

蔡英文更是不及格。在外交上,蔡英文女士执政3年,就有5国与“我国”断交,让“中华民国”国际地位大大的降低,国际处境日益艰困;WHA世界卫生大会、ICAO国际民航组织,过去本党执政时能参与的,民进党执政后都无法参与了。

在两岸关系方面,蔡英文女士拒不承认“一中各表”的“九二共识”,让两岸情势动荡不安,原有的交流沟通管道大幅断绝。结果,蔡英文政府就只能对中国大陆展现口头上的强硬态度,实际上对两岸关系根本“没半步”!

我们国民党在处理两岸关系上确保尊严与平衡,而且可以直接与大陆沟通对话,为台湾百姓谋福祉,这才真正是负责任的执政党该做的事!对不对?

在民主政治的发展上

民进党也完全背离它的全名“民主进步”的精神。

民进党愿赌不服输,无视去年多数民意所投出的公投结果,与人民的距离越来越远,更主导《公民投票法》修恶,刻意打压人民提出公投案让社会讨论并获得民意的可能性。

“国家之本,在于人民”,民进党政府的这种作法,背弃直接民权,背离人民作主的基本价值。

这样的政党,与其自称“民主进步”,不如说是“独裁退步党”,我们不能再让独裁退步党继续执政,戕害国家的民主法治,大家说好不好?

为了台湾的发展,为了“中华民国”的未来,中国国民党一定要“革新团结,重返执政”。中国国民党重返执政之后,一定要努力达到以下这四项重要的政策目标:

1:

首先是建立“廉能而有效率的政府与议会”

拿最近所发生的蔡英文专机违法走私上万条香烟案,就是一个典型的“不廉与不公”,我们看到蔡政府处理这问题,非常不恰当的方式,还是官官相护,避重就轻,等事件拖了一个礼拜以后,昨天才表达道歉,已经时日过晚,如果我们重新执政,绝对不允许类似的事件继续发生。好不好?

2:

其次,我们要建立“繁荣均富的经济”

国父孙中山先生曾说,“不但在政治上要图工商业的发达,一方面是要图工人与农民等经济生活的安全幸福。”

因此,中国国民党的经济政策是兼顾发展与平衡,在所得分配公平的同时,把经济的饼做大。在本党执政期间,经济成长率最高曾在2010年创下10.63%的成长,是48年来最高,这证明中国国民党执政,经济发展是我们未来执政的重要目标。

3:

要重建“公义和谐的社会”,希望每个家庭都能和谐

我们同在一艘船上,彼此对立,这是不可以的。世代之间一定要和谐,业别之间要和谐,两性之间要和谐,政党之间更要和谐。

有人说人民厌倦了“蓝绿恶斗”,其实只有绿营以违宪违法的《促转条例》以及所谓《党产条例》横柴入灶,要打压蓝、批斗蓝。不是“蓝绿恶斗”,只有“绿恶斗蓝”。

各位,中国国民党执政就绝对不会这样,我们不只为一党,而是为全民福祉,只有国民党执政,才能促进社会更加和谐,所有政党共同为国家努力。

4:必须有一个“和平稳定发展的两岸关系”

公元1992年,两岸双方曾达成“两岸都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但是对于它的涵义,双方同意用口头声明方式,各自表述”,这就是“一中各表”的“九二共识”。

这不仅符合《“中华民国宪法”》的规定,中国大陆也同意。这个九二共识是两岸和平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只有两岸关系好起来,“我国”的对外关系、经济环境与社会发展也才更能正向发展。

亲爱的同志们:今天我们将正式提名代表本党参与“中华民国”第15任“总统”选举的参选人韩国瑜同志,同时,本党也在全台各地经过公正程序陆续提名最有能力及服务热诚的“立委”候选人。

这些人选是经由相对公平、公正、公开机制所推出的人选,值得信任!

亲爱的同志们,国民党目前处于关键时刻,民进党政府竟以转型正义为名,用尽各种手段无非想要弱化或甚至毁灭本党,我们国民党必须争取明年1月11日“总统”选举的胜利,在此同时,我们也必须在“立法院”席次过半,目标达到60席,打出一个漂亮的全垒打,我们才能重返执政,把民进党背离民意和国家利益的法律与政策,拨乱反正!

各位敬爱的同志,我要再次恳托大家,我们一定要“一心一德,贯彻始终”,坚定团结支持本党提名参选“总统”人,让本党从去年九合一选举大胜以后,明年1月11日“总统”和“立委”选举,打一个扎扎实实的大胜仗,让中国国民党重返执政、带给全国同胞过更安全美好的日子,更要许给国家富强康乐的未来!

最后,我要祝大家阖家平安顺心,事业进步,同时希望台湾风调雨顺、“中华民国”国泰民安、海峡两岸和平稳定发展!

谢谢大家!

来源:中评社

记者:郑羿菲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