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3出行:移动出行的“少数派报告”​

文 | 周天 傅叶

周天财经 原创出品

在 2002 年上映的科幻电影《少数派报告》里面,斯皮尔伯格近乎完美地将「未来世界」展现在人们面前。影片在筹备阶段就邀请到来自计算机、生物医学以及建筑设计方面的多位专家,这些顶级大脑开了三天闭门会,只讨论一个问题:2054 年的世界会变成什么样?

时钟拨转,许多影片中的概念设想,正在按部就班地走进现实。比如在影片中,商店里摄像头通过人脸识别,就可以将个性化广告以全息方式推送到人的面前。而现实里,算法也确实已经能「比你还要了解你自己」。

但最让人印象深刻的还要算是那套「立体交通系统」,上天入地的磁悬浮轨道,将摩天大楼高低错落地连接起来。生活在摩天公寓里的人们,推开悬空的门,便会有一辆无人驾驶的汽车在转眼间停到面前。人们没必要拥有一辆汽车,因为所有的车都由智能大脑统一控制。

null

《少数派报告》中的未来立体交通

这些场景令人叫绝地映照着现实:移动出行、车联网、无人驾驶。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人们的出行习惯已经与 10 年前天差地别,而最近刚刚揭开面纱的 T3 出行,或许有希望将《少数派报告》中的未来图景再拉近一步。

T3 出行的特别从何而来

T3 出行是由一汽、东风、长安三家车企联合苏宁、腾讯、阿里巴巴等共同出资打造的智慧出行平台。从股东背景上看,既有造车支柱企业也有互联网巨头,说是「含着金汤匙出生」也并不夸张。

7 月 22 日,T3 出行在南京举办品牌战略发布会,正式上线。T3 出行 CEO 崔大勇表示,年内将登陆 6 个城市,分别是天津、南京、杭州、广州、武汉和重庆,绝大部分省会级以上城市将在 2020 年完成覆盖。

所谓「衣食住行」,出行因为其高频刚需属性,一直以来都是商业竞争的主要战场,追赶、超越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T3 出行是新物种中相当「特别」的一个。

数额接近百亿的启动资金只是 T3 出行进入市场的「入场券」,它的真正特别之处在于,通过来自产业链上游制造端的改造能量,有望从根本上解决目前移动出行市场出现的种种问题,并推动行业进入 2.0 车联网时代。

T3 出行 CEO 崔大勇认为,目前移动出行市场规模预计在 2019 年超过 3000 亿元,全国在线平台注册车辆和司机 2018 年就超过了 3100 万,但「老百姓依旧不满意」的原因在于「C2C 的平台撮合模式,有先天的天花板」。

null

T3出行CEO 崔大勇

T3 出行在商业模式上采用 B2C 的合规实体运营保障运力供给,通过一部分自营运力加上三大央企的车队以及引入地方合规运力的方式,解决用户叫车难的问题,按照崔大勇的规划,运力将逐步放大,在 2025 年达到 100 万辆水平。

而针对司乘安全的解决方案,可以说是 T3 出行的核心优势。通过对人、车、路全时段、全网数据的实时收集与监控,困扰出行行业的安全痼疾有望得到根本性解决,T3 出行将其命名为 V.D.R 安全防护系统。

「抛开车去谈安全是一个伪命题」,T3 出行 CTO 谭天龙表示,「从产品设计之初,T3 出行就将安全放在最核心的位置」。

具体来说,在车辆端,由于 T3 出行直接从车企采购定制化车辆,车辆在硬件上进行了相当深入的改造——车机直接接单,不通过手机,彻底杜绝车辆调换问题;司机必须人脸识别才能启动车辆,行驶过程中也有动态监测,确保了人车一一对应;车内设置「一键报警」物理按键,乘客在紧急情况下可以最短时间报警求救,同时平台在极端情况下可以直接干预车辆,进行鸣笛、闪灯甚至禁止启动等远程操作。

在司机端,所有司机在招募时就通过政府和第三方机构数据库进行背调,有不良记录的将被拒之门外,同时,司机的驾驶习惯、不良驾驶行为等也将通过车联网全程监控记录,并形成每日行为报告,帮助司机改善驾驶习惯。

道路一端,平台会对路况进行感知预测,并同步到车辆端,对拥堵、危险路段进行预警,提前让车辆进行路线调整。

这些看起来有些「能力冗余」的安全手段,是为了将司乘安全风险降到最低。因为一旦发生,或许对平台来说是概率问题,但对当事人来说就是 0 和 100% 的差异。

周天财经在南京实地体验了一次 T3 出行,一次 18.1 公里的里程,总计 61.6 元,扣除动态折扣以及新人优惠后实际付款为 10.8 元。费用具体由起步费、里程费与时长费构成,从价格对比来看,每个部分都相较目前出行市场的主要专车玩家要更具优势,比如 9 元的起步费实际上要比南京出租车的 11 元起步费还要低,而另一家知名专车在南京起步价为 13 元。

null

T3出行车辆内部

从服务上来看,T3 出行司机身穿统一配发的制服,上车后会主动问候提醒,询问是否需要调节空调温度等一系列规范化服务。因为是车辆接单,所以并没有架设手机,司机直接在中控屏幕上进行操作。在车辆 A 柱内侧,则安装了类似摄像头的传感监控设备。司机告诉周天财经,在南京试运营这段时间接活儿很顺利,而且因为是全职司机,「只管把车开好就行」。

新时代的想象力

谭天龙将移动出行分为三个阶段,1.0 时代,移动互联网为行业注入了快捷、效率的基因,而车联网的深度结合与实际应用,标志着具有承上启下意义的 2.0 时代到来,在最终的 3.0 时代,全行业都会将目光锁定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前沿技术的融合创新。

按照谭天龙的说法,T3 出行,是全行业第一家基于车联网的出行平台。「车联网对 T3 出行来说,不是未来的愿景,而是启动的根本」。

比尔盖茨曾说,人们总是高估一到两年的变化,却又低估未来十年的变革。随着商用 5G 今年正式落地,同时手握出行场景、数据与上游定制化车辆的 T3 出行,或许蕴藏着比想象中更大的潜力。

简单来说,因为车辆定制化的生产,平台将因此而具备更强的数据采集能力。比如说,一个人每次上车后都会在没有提醒的状态下,就第一时间系上安全带,那么这些数据在脱敏后,就完全可以像 UBI 车险那样,作用在用户的保费风控上。

null

南京街头T3出行广告牌

而想要在出行场景完成如此细致的用户习惯洞察,必须要同时具备足够细致的数据采集能力,和足够庞大的数据量,从而对算法进行有效训练。前者,是打通产业链上游的 T3 出行的优势,而后者,是 T3 出行需要在接下来的三年中需要经受的考验。

崔大勇已经将眼光放得更远,「从 2025 年开始,T3 出行将致力于成为智慧出行的引领者和智慧城市的推动者」。T3 出行的技术基因,不是一种局限在平台调度上的技术,而是真正打通人、路、车三要素的一体化解决方案。

结语

进入 2019 年,业界普遍认为互联网已经进入「下半场」,特别是在消费互联网一端格局既定。T3 出行在当下入局,是个好选择吗?

透过崔大勇在发布会上做出的「高峰时段绝不溢价」承诺,我窥见了答案所在。出行行业,从来都不只是「商业富矿」,还是事关国计民生的基础行业。企业必须要有自觉、也有能力担负起应有的一份社会责任。

与此同时,从移动出行行业的基础属性来看,并不具备赢家通吃的特点,后发者通过运力和市场投放的局部优势,尤其是对产业链的上下打通,就可以对领先玩家有效撬动。

那么 T3 出行为移动出行出具的「少数派报告」便也没有了「上下半场」之分。就像崔大勇所说的那样,「一场长跑才刚刚开始」。

- END -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