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丨深挖国内需求潜力 拓展扩大最终需求

扩大内需没有捷径,主要是通过提高供给质量、改善收入分配以及降低国民在居住、教育以及医疗等方面的支出。

日前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对下半年经济任务做出部署,其中在促进形成国内市场需求方面提出许多更具体的办法,比如在消费方面要求深挖国内需求潜力,拓展扩大最终需求,有效启动农村市场,多用改革办法扩大消费。在投资方面,要求稳定制造业投资,实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城市停车场、城乡冷链物流设施建设等补短板工程,加快推进信息网络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是2019年重要工作任务。经过上半年的努力和实践,可以看出,此次会议在消费和投资方面提出了更为具体的方向。比如在稳定投资方面,提出了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城市停车场、城乡冷链物流设施建设等当前城市建设的痛点、难点和潜力点;在消费方面,要求有效启动农村市场,同时多用改革办法扩大消费。

拥有14亿人口的中国市场规模位居世界前列,潜力更大,中国政府长期致力于经济再平衡,消费占GDP比重连续8年上升,目前保持多年60%以上,已经成为内需主导型经济。这在全球需求疲弱以及贸易保护主义兴起的形势下,为中国经济的稳定性建立了一道安全的防火墙,随着全球经济秩序与国际经济形势日益不稳定,我们有必要强化这道防火墙,通过改革继续促进国内市场的扩大和繁荣。

深挖国内需求潜力本质上体现了供给侧存在问题。以投资为例,中国各地情况参差不一,在城市化率不断提高之后,投资需求具有高度本地化色彩。但是,一些地方政府往往把投资视为刺激经济的工具,而不是满足市场与居民需求的供给。比如此次提出老旧小区改造、城市停车场、城乡冷链物流设施建设等,市场需求很大,但以往因为执行比较复杂,而且对拉动GDP增长不明显,所以,地方政府积极性不高,都喜欢建设大楼、大桥、大型公共设施。

再比如服务业,消费环境不佳需要改善,以旅游业为例,长期遭受诟病的是国内旅游景点价格过高且服务水平差。主要原因是当地希望在旅游资源中获取收益,但投入少,也缺少维持市场秩序的能力与意愿。又比如文化市场,有的城市建设了豪华的文化基础设施,但缺乏运营。一方面市民有文化消费的需求,另一方面,文化设施也足够现代和充裕,但因为一些地方政府习惯于建设以拉动经济,而不善于运营,或者不想过多投入运营,导致了空置和浪费。

因此,深挖国内需求潜力,拓展扩大最终需求,首先就要将“政府建设”转向“政府服务”,满足市民各种需求。相当程度上,影响人们过上美好生活的是城市围绕“物”建设,而缺少围绕“人”服务。用改革办法扩大消费首先就需要政府自我变革,改善市场环境与供给质量,满足人们的需求。在补短板方面,要根据各地实际需求,精准发力而不是重复建设、样子工程,既能改善市民的生活环境,又能提高城市运行效率,提供更多就业。

在消费方面,很大程度上中国人消费能力被房价挤压,同时汽车消费则因不断刺激提前透支过多,从而构成了下行压力,在短期内受制于这两个因素。因此,有效启动农村市场成为一个选择。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日常消费已经普遍商品化,消费需求大,但受制于消费能力低以及商业服务少,如果扩大农村电子商务覆盖面,补上农产品冷链物流短板,向农村地区提供适合农民消费能力和需求的商品,具有很大潜力。

扩大内需没有捷径,主要是通过提高供给质量、改善收入分配以及降低国民在居住、教育以及医疗等方面过高的支出水平,这是一个系统工程。鼓励消费的补贴、优惠以及其他刺激性政策只能暂时起到作用,长远来看应推进收入分配、住房政策等改革。只有稳步改革,实现经济结构的调整,才能真正扩大需求,生成新的需求,真正实现中国经济内需驱动。

返回21经济首页>>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