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制造业创新为珠三角制造业转型升级探路

丹灶镇上半年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   一城之实力,在乎经济之繁荣;经济之繁盛,在乎产业之雄厚。纵观丹

丹灶镇上半年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

一城之实力,在乎经济之繁荣;经济之繁盛,在乎产业之雄厚。纵观丹灶,轻工实业、五金制品等传统产业经久不衰,于今更盛;汽配制造、新材料、高端装备、食品药品等支柱产业加速发展,成中流砥柱;新能源汽车、智能安全等高新产业初绽英姿,前景无限,一个不断升级的产业高地正加速崛起。

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7.5%、税收总额增长18.6%……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继续走在南海区前列。7月30日,丹灶镇召开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丹灶镇镇长陆文勇作2019年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报告,晒出了靓丽的成绩单。

“‘乐做丹灶事,争当有为人’,希望每一个丹灶人都能为丹灶打造高质量全面发展标杆镇作出更大的奉献。”面向未来,丹灶镇委书记张应统提出了三个坚持:坚持制造业创新方向,拉动先进制造业形成产业集聚效应,为珠三角制造业转型升级探路;坚持为了更好的人民生活而发展,不忘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不断加大生态环境的建设、加大基层治理的力度、加大乡村振兴的力度;坚持以党的建设统领全局,善于发挥组织的力量,在工作中体现党建成效。

极目远眺,2019年的有为之乡,处处洋溢着发展的激情,涌动着建设的热潮。城中有景,景中有城,奠定了丹灶宜工、宜商、宜游、宜居的底色。补齐短板,培植优势,跳着经济发展与城市建设协同发展的“双人舞”,有为丹灶魅力四射。

将实体经济视为百业之根为珠三角制造业转型升级探路

40年前,敢闯敢干的丹灶人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率先“洗脚上田”成立第一家五金加工厂,到1980年,小五金加工厂快速遍地开花,涌现了南海第一批“万元户”,农村经济的干劲也由此被全面激发,丹灶镇成为推动南海民营经济发展的排头兵,同时也为自身制造业夯实了基础。

随着时间齿轮的滚动,丹灶镇不断进行产业架构调整和高端产业创新方面的实践,从“中国日用五金之都”到生态产业新城,实现了华丽转身。大手笔发展生态产业经济,把“有为之乡”点化成了“一块金砖”。

实体经济是有为丹灶腾飞的重要基础,丹灶靠实体经济起家,更要靠实体经济走向未来。上半年,丹灶实体经济稳健发展,汽配、五金行业发展稳定,规模以上汽配企业工业总产值26.43亿元,同比增长9.62%;规模以上五金企业产值25.22亿元,增长6%。环保产业逆势上扬,规上环保企业实现产值7.89亿元,增长12.5%。工业用电6.34亿千瓦时,增长6.84%,增速位列全区第一,体现了丹灶工业制造业继续保持加速发展的势头。

会议强调,丹灶镇要坚定不移走制造业创新发展之路,充分依托交通优势,集聚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拉动先进制造业形成产业集聚效应,为珠三角制造业转型升级探路。

两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引领丹灶产业变革创新

一批优势产业,一批领先技术,形成一波又一波的产业浪潮,源源不断地释放生产活力。

丹灶镇镇长陆文勇强调,丹灶传统优势产业稳健发展已筑牢根基,新能源汽车和智能安全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要加速崛起抢占未来。

陆文勇表示,今年长江项目全面动工,各项工作推进顺利。爱德曼项目一期生产线竣工,年产能达到3000台氢燃料电池。泰罗斯公司自主研发生产的10辆氢燃料公交车投入运营,镇内外3条公交线路采用氢燃料公交车。智能安全产业园落户企业58家,涉及人脸识别、工业互联网等领域。南海区公共安全技术研究院等创新平台加快建设,优质服务供给不断增强,大安全产业集群初具规模。

丹灶上半年招商引资成效显著,项目建设势头良好。引入项目15个,其中工业项目11个,计划总投资40.6亿元,包括康士柏机动车检测项目、田村新能源汽车电抗器项目、海德利森高压加氢设备、上海重塑氢燃料电池及汽车2个重点氢能产业项目,以及挪威船级社本质安全项目、中保网盾信息安全项目,氢能产业、智能安全产业链条不断完善。

今年是丹灶创新产业载体建设提速之年。启动南海日本中小企业园三期建设,到今年底将建成18.4万平方米载体;完成智能安全产业园二期5万平方米载体和生活配套区建设,预计下半年完成3.96万平方米载体建设;加快办理祥旺科技园首期载体竣工验收手续,年末将推出4.5万平方米厂房。稳步推进村级工业园连片改造,加快城西科技园建设,不断扩大产业载体体量。

加强水环境污染防治提升城乡人居环境质量

本次大会将“丹灶镇水环境污染防治工作”作为重点讨论,一方面彰显了丹灶治水的决心,另一方面也突出镇委、镇政府对区域环境的重视。

丹灶镇党委委员区文满受镇长委托作《丹灶镇水环境污染防治工作情况报告》,报告提到:今年上半年丹灶镇级河长巡河(湖)合计630次、村级河长巡河(湖)共1634次,处理APP巡河投诉案件15宗,处理率达

100%。

区文满介绍,丹灶镇在全镇范围内推进“四源共治”,从内生源、生活源、工业源、农业源四大源头抓水环境污染。

从源头抓起,不断加大截污覆盖面,让丹灶的水质持续向好。数据显示,今年1月~5月,官山支一涌、环山沟、界牌涌、大洲河、官山支(2)涌5条主干河涌的水质,对比2018年同期水质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水质达标率提高4%,其中4条主干河涌基本达到地表水五类水质标准。

另一成果是黑臭水体逐渐消除。4条区级整治名单的黑臭水体,今年6月监测结果显示,除大洲河(西联段)和大洲河(上安段)以外,其余纳入区级整治名单的黑臭河涌均达到不黑不臭标准;南沙站涌已于今年5月顺利通过区级黑臭水体整治验收。

今年丹灶将继续加快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步伐,争取提前完成70公里截污管网建设任务。同时,加快推动雨污分流全面实施。

在东升社区林村,丹灶镇副镇长李衡成向代表们介绍,丹灶在林村建设了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日处理70吨污水,污水收集统一处理后,排放至生态修复塘的水质达到了地表5类水标准。

推进乡村振兴全面深化吸引高端人才安居乐业

2019年是丹灶改革发展进程中不平凡的一年!今年7月,丹灶镇被纳入佛山市“百里芳华”乡村振兴示范带,丹灶“一岛两湖”成为佛山市10个美丽田园或特色公园项目之一,丹灶“有为水道”获选佛山市13个美丽乡村示范片之一,丹灶镇仙岗社区、良登村入选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居)建设名单。

丹灶掀起了乡村振兴建设热潮,深入实施“点上微改造、线上连片试、面上总动员”,各村都要进行微改造,建设以“一岛两湖”为中心的连片示范村,推动乡村振兴全镇总动员。依托仙岗、银河、西城、良登四条村贯穿起来的水路建设有为水道,并且以康园为中心推动整个片区连点成片,打造乡村振兴的标杆区位。

丹灶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深化,设立镇级乡村振兴战略工作委员会,制定实施方案,在全镇176个自然村开展“三清三拆三整治”行动,上半年清理垃圾7500多吨、拆除“两违”近20万平方米,累计建成截污管网、配套管网147.5公里,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设施27座,共有31个楼盘、10所学校、5个集贸市场实现截污,“有为水道”连片示范区、6个精品示范村规划建设有序推进,为乡村振兴打下了坚实基础。

丹灶镇通过乡村振兴战略,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吸引更多高端人才来此安居乐业,使得创新创业再获佳绩。上半年,丹灶工业技改投资11.15亿元,同比增长29.1%,增速位列全区第一。落实有关技术研发奖励扶持企业28家,申报高新技术企业36家、南海区“蓝海人才计划”团队31个。引入中科院创新团队C类项目2个、立项资金1000万元。728创域成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培育单位。

发挥人大职能作用提高代表履职能力共谋丹灶高质量全面发展更大作为

当日,丹灶镇人大代表先后视察东升林村小型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乡村振兴项目、仙湖氢谷等重点项目建设情况,共谋高质量全面发展的更大作为。丹灶镇委书记张应统对镇人大和镇政府在上半年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促进发展所作的努力给予了充分肯定,对各位代表坚守为民情怀、依法履职给予高度的评价。

为更好发挥人大职能作用和提高代表履职能力,上半年,丹灶人大结合扎实推进县乡人大工作年三年行动计划,启动“一镇一品牌,一站一特色”创建工作,开展“民意直通车”品牌建设活动,先以良登、丹灶、西联和罗行4个联络站作为创建试点,要求各联络站结合镇的要求、村居特色和工作重点,通过调研、走访、座谈、宣传、电话和志愿活动等形式,实现代表履职从被动接访向主动深入群众转变,从反映民情向推动解决问题延伸,实现零距离听取选民群众意见建议、“直通选民群众”;同时又将意见建议交办到有关部门或所在村居,实现“直通部门村居”的目标。

四个试点村居确立自己特色主题活动。作为区级乡村振兴示范村,从今年6月起,良登联络站每月开展一次“乡村振兴”主题活动,以座谈会和视察调研相结合,发动群众共同参与到乡村振兴工作中。

结合社区外来人口多的特点,丹灶联络站以“市民融合”为特色,组织新市民参与社区党建和乡村振兴、社区服务等工作,增强新市民的“家”情怀。

以“企业服务”为特色的西联联络站,通过开展提升优化营商环境、民营企业和职工合法权益保护等政策宣传活动,了解民营企业、职工合法权益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助力营造促进企业公平竞争、干事创业的良好生产生活环境。

结合罗行联络站人大代表中拥有医护人员等人才资源优势,该联络站以“健康服务”为特色,通过举办健康宣教、义诊服务等活动,以及开展社区卫生事业建设调研,收集群众意见建议,推动罗行社区卫生服务站升级建设。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