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楼市,没有赢家

1 惠州楼市,是一个没有赢家的市场。 首先,投资客不是赢家, 因为惠州房价一直以龟速上行。 以大亚湾

1

惠州楼市,是一个没有赢家的市场。

首先,投资客不是赢家,因为惠州房价一直以龟速上行。

以大亚湾为例,2006年,大亚湾房价三四千元一平米,到2015年,将近十年过去了,不过六千元一平米,还是新房的价格,二手房则有价无市,打七折也无法出手,鬼城大亚湾坑惨了投资客。

一直到16、17年这一波大涨,惠州房价翻了一倍,涨到了一万二三,投资客才得以解套。

即使如此,十多年三到四倍的涨幅,不要说对标一二线,就是和很多三线城市相比,回报率也很难看。

其次,政府也不是赢家。

2007-2011年期间,惠州卖出了大量土地,而且多是百万平米以上的超大地块,包括1000万平米的金融街巽寮湾,500万平米的合生滨海湾、460万平米的中信新城、200万平米的碧桂林园十里银滩、150万平米的龙光城等等。

这些早年间出让的大量巨幅地块,价格非常便宜,政府并没有挣到太多钱,却提前透支了未来十年的惠州住宅用地需求。

这让后来的惠州政府,陷入了地卖还是不卖的两难选择。

卖吧,前期卖出的土地已经太多,据18年底的公开信息显示,惠州已出让未开发的土地高达7.87万亩,相当于五千多万平米,单碧桂园囤积的土地就超过千万平米。

已经卖了这么多地,就算不考虑供大于求、后续发展的问题,地肯定也很难卖出个好价钱。

不卖地吧,钱从哪里来,惠州本来产业就弱,卖地收入是一块不能缺少的资金来源。

所以,地还是要硬着头皮继续卖。

最后,开发商也不是赢家。

后期拿地的开发商,都以为惠州是个赚钱的宝地,七八千的价格拿了地,拿完才发现入了坑。

遍地都是竞品,很多大盘还没消化完,还有大量便宜地块还没开建,自己完全没有定价权,只能比成本价高出一丢丢兜售,内心也很苦恼。

惟一的赢家只有早期拿地的开发商,还有钱少的刚需了。

2

惠州房子太多是事实,但凡事都有正反面,竞争过度导致价格被压制,价格上不去,对刚需是有利的,能以便宜的价格买到房子。

惠州很大,有高价值片区也有低价值片区。

本来价值高的片区房价应该高,价值低的片区房价应该低,但由于惠州楼市竞争过分激烈,导致价格被拉平,几乎所有地段的房价都处在同一个区间,大部分都在12000-15000之间。

但是,这种普涨之后出现的价格同质化是非理性的,未来两年,惠州房价大概率会翻版近三年的深圳楼市走势:分化。

深圳上一波大涨,不管是远大新还是老破小,在狂热情绪的推动下,都翻了至少一倍。

但是,三年横盘期,市场之手却进行了价格纠错,这三年间,有的楼盘继续上涨30-50%,有的楼盘微涨5-10个点,有的横盘三年趴窝不动,有的甚至还出现了小幅下跌。

今天,经过市场调节的价格,才体现出每个产品真实的市场价值,时间终究会填平一切洼地。

惠州也是同样,扁平化的惠州房价,不会持续太久,下一步也会走上分化之路。

如何分化,就是有价值的片区出现补涨,低价值的片区会长期横盘甚至下跌。

惠州有价值的片区在哪里?

惠州之所以长期被投资客青睐,主要有四个可讲述的概念:一是临深,二是粤港澳大湾区,三是海景旅居,四是本地人刚需。

这四个概念,如果按价值排序,应该是临深>旅居>本地刚需>粤港澳大湾区。

为什么这么排?

因为临深是投资惠州的最强支撑,来自深圳的刚需外溢与投资需求,才是惠州最大的价值所在。

其次是旅居,旅居非刚需,但是国内旅居度假需求的总量很大,是一股不可小视的购买力量;

第三是本地刚需,惠州刚需数量有限,也支撑不了太高的价格,但这部分是实实在在的需求,而非吹出来的概念。

最后才是粤港澳大湾区的大概念,这个概念太大,也太空,没有产业的支撑,如同风口上的猪,只有大风起时才能被吹上天。

这个价值排序确定下来,就很容易找到真正有价值的片区了。

3

惠州最有价值的区位就是临深,而临深也分为真临深与伪临深。

所谓真临深,是指能实现双城通勤的区域,就算不能每天往返,至少也能实现每周往返。

在这里,我想厘清一个概念,两个城市相连并不代表相临,人的通勤距离是有半径的,能实现通勤才能称的上临深。

人能承受的通勤极限是50公里,超过这个距离就失去了通勤价值。

对惠州来说,通勤的极限半径指的不是坪山,也不是龙岗,而是就业中心区的罗湖和福田,除了南山,只有这两个区域才能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

我在地图上测算了一下,从龙光城到福田中心区的直线距离是50.2公里,注意,这是直线距离,如果换算成实际距离,大概在65公里左右。

可以不夸张地说,如果工作在福田和罗湖,住在龙光城,最多再向东延伸三公里基本是通勤极限了。而且大多能坚持每周通勤一次,天天通勤需要极强的耐力。

惠州南站的高铁通勤,也是看起来很美。

离惠州南站最近的星河丹堤,即使最近的一期离南站也超过两公里,从小区到南站的道路非常荒僻,没有公交车直达,更不要说后期开发的玖誉等,离南站距离就更远了。

惠州南到深圳北的高铁,每天早上只有7点06和7点34两个班次,错过了上班就会迟到,到达深圳北三十多分钟,时间可以接受,但到达后大部分需要转地铁。

所以,从家出发到惠州南站,再等待高铁出发到深圳北站,再转地铁到公司,综合下来路上的奔波时间不会低于一个半小时。

即使如此,惠州南站周边也算是深圳上班族能接受的一个极限通勤距离。

除了在福田和罗湖的上班族,惠阳还聚集在着一批在坪山比亚迪和龙岗工作的人群,他们可以接受临深向东更远的居住距离,但由于坪山和龙岗的产业有限,这部分人群不会太多。

那么,真临深的片区就可以确定了,第一是龙光城及周边不超三公里内的楼盘;第二是惠州南站周边不超三公里内的楼盘。

顺便说一句,离惠州南站最近的楼盘不是星河丹堤,而是另一个楼盘,星河荣域,距南站一公里左右。

此外,这些真临深片区的大盘,都有接送上班族的楼巴,早晚直达罗湖和福田,让远距离通勤变得不那么痛苦。

4

其他的片区,大亚湾西区,大亚湾中心区,淡水片区,澳头片区等,都可以说是伪临深,徒有临深的虚名,实际根本无法实现通勤。

不过,这些片区虽然是伪临深,也并非全是投资客买入,也有相当一部分自住。

自住的主要包括:

本地的刚需和置换;

在坪山和龙岗工作的人群;

北方人的旅居自住,以东北人为主,东北人不只买海南自住,惠州也买了很多;

深圳人买给父母养老和居住,方便定期探望。

伪临深虽然有部分自住需求,但大多还是以投资客为主,入住率相当低。

照片为证,号称最繁华的大亚湾西区万达广场,下午五点左右,人流稀少,和其他城市的万达广场人气根本没法比。

伪临深这些区域,投资需求远大于自住,加上源源不断的在售楼盘,一万二到一万五的价格预计还要横盘许久。

论安全和有成长性的片区,应该选择真临深,真临深才是有支撑的刚性需求,目前价格和伪临深基本持平,是被低估的,未来两年有小幅补涨的可能性。

即使是伪临深片区,也是有价值排序的,综合来说:

大亚湾西区>淡水片区>大亚湾中心区>澳头片区>其他片区

5

再说一说二手房的问题,有人说惠州二手房有价无市,打七折都卖不出去,这是片面的认知。

早年的惠州,确实没有二手房市场,中介都在推新房,大批新房还没有交楼和入住,谁去卖二手房。

但随着龙光城、星河丹堤这些大盘的陆续入住,惠州的二手房市场已经形成,而且价格并不像大家想的那么低。

以龙光城的二手房为例,龙光城底商遍布了中介公司。

龙光城的二手价格普遍在1万2到1万3之间,看起来价格不高,但大多是毛坯,加上税费和中介费,再算上惠州二手房的贷款额度普遍偏低,和目前在售的北五期精装16000比起来,并没有多少价格优势,惟一值得一说的是现房。

一二手能维持一个合理的价差,说明惠州的二手房市场并不像大家想象的那么惨淡,惠州的二手房也不像想象中那么难卖。

但是,这种情况存在于优质大盘和优质片区,如果是差片区,再加上品质不高的中小盘,情况就很不乐观了,周边可能连二手房门店都没有,没有出手的渠道,不排除打七折的可能性,但这类房源,即使是七折我劝你也要小心。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