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团,业绩焦虑,“逼疯”店家?

摘要:放过店主吧

null

撰文|蜜姐

 

 美团这两天上了热搜,不是因为服务好或新活动,而是因为“逼迫”店家。

西安又店家爆料,接到美团通知被要求得签独家合作协议。对店家来说,当然不乐意了,能在饿了么等平台同时卖外卖,可定接单的几率要大得多。

可不乐意,就发现被美团“处罚”了,比如爆料称,美团单方面提高费率,甚至起送费被改为了499元!不仅如此,还被缩小了配送的范围,甚至要求关店……

null

平台做大了,能够一家独大,话语权当然就强了,之前大家熟悉的某猫就曾经传出过要求商家签订独家合作协议。

不过美团,现在的地位可尚还没有到那个份儿上,倒是先想起了搞“垄断”了。

当然,美团敢这么做,也是有基础的。在团购网死了一批又一批之后,美团顽强的活下来了。

据媒体报道显示,2011年美团销售额14.5亿,比前一年翻了10倍。而到了2012年年初,美团已坐上了行业第一的宝座。

美团一直是野心勃勃的,其CEO王兴曾宣称的计划是美团点评要对标亚马逊:成为一个Food+Platform的超级平台,覆盖online-offline的整个消费周期!

不过理想与现实,总是有一些距离。

2018年9月20日,美团点评在港交易所挂牌上市,首日股价最高曾达74港元/股,较招股价69港元/股上涨7.25%。

然而,美团成功上市,并没有成为拼杀多年后可以缓一缓的理由和强大支撑。反而是承受了更大的压力。

上市后的第一份年报显示:2018财年,美团点评收入652亿元,同比增长超90%。但亏损的幅度却要大得多得多!一个财年的净亏损同比扩大近两倍,净亏85.17亿元,经营亏损更是高达110.86亿元。

null

这份成绩单显然难以让投资者满意,公布第二天,市值也跌破3000亿港元,而在这之前,其市值已接近4000亿港元。

所以,美团的业绩焦虑是可想而知的。然而,业绩的焦虑,通过“逼迫”店家签订独家合作协议,恐怕难以起到真正的效果。

尽管需要做的事情很多,但维护好店家和消费者的权益,也是其未来长远发展的基础。饮鸩止渴从来都难解决真正的问题。

版权声明:本文系闺蜜财经创作,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获取授权。另,授权转载时还请在文初注明出处和作者,谢谢!

欢迎关注“闺蜜财经”:闺蜜看财经,发现财富守护爱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