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英:温良恭俭让,让出“六尺巷”

“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这首脍炙人口的打油诗成就了今日安徽桐城的六尺巷。六尺巷,东起西后街巷,西抵百子堂。巷南为宰相府,巷北为吴氏宅,全长100米、宽2米,均由鹅卵石铺就。

1e20b4ac601844588c08e0b40a54f40b.png

六尺巷,建成于清朝康熙年间,巷道两端立石牌坊,牌坊上刻着“礼让”二字。

aecd7bafd42f43aa8ff0a19e8f09a808.png

一、六尺巷的历史由来

“六尺巷”的典故之所以成为一段历史佳话,源于张家与邻里之间的土地纠纷。

据桐城闻人姚永概的《旧闻随笔》,在《旧闻随笔第四卷》中载:“张文端公居宅旁有隙地,与吴氏邻,吴越用之。家人驰书于都,公批诗于后寄归,云:‘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吴闻之感服,亦让三尺。其地至今名为六尺巷。”

b44a01fc8e144155ae3b1cd0f743530e.png

▲刻有张英打油诗的石头

这是有关桐城六尺巷的一则记载,此外,《桐城县志略》、《桐城县志》、《桐城市志》以及《桐城文化志》和《桐城文物志》上均有相关记载,至于骚人墨客的文章记叙,更是不可胜数。数百年来,六尺巷的故事在桐城已是家喻户晓,名播海内外,可谓天下皆知。

5563265e23674b13a3176b1d510b62e9.png

▲六尺巷记


二、六尺巷的历史沿革

648695a83eec4ded86265b2e6de458d3.png

六尺巷,建成于清康熙年间。

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冬,张廷玉奉旨回乡祭父,又酹酒姚氏殡所,撰诗有云:“昨向妆楼检遗墨,班昭犹有未残篇”,“重将不尽安仁泪,寄与鸡鸣戒旦人”。

1956年,毛泽东会见苏联驻华大使尤金时,曾说过一句诗:“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这首诗的来源,就和安徽桐城的“六尺巷”有关。 

1985年,桐城市政府将“六尺巷”公布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e63873efc83d46ed857f617a7d95519e.png

1993年,安徽省政府有关部门拨专款进行部分修复。

1999年,桐城市政府又拨专款在其遗址上进行复建与扩建。 

2002年,桐城市在原址的基础上又恢复了'六尺巷'。修复恢复是根据原来的墙体的高度,墙面的做法,以及地面处的恢复面貌修旧如旧。

e1cbd86edab94416a420864e25ab0d61.png

2007年4月,“桐城文庙-六尺巷”成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

2006年11月21日,时任国务委员唐家璇在参观六尺巷后,题辞:“桐城六尺巷,和谐名城扬”。

2008年2月21日,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吴仪视察桐城视察,参观六尺巷。 

2014年11月15日,中央政治局常委、中纪委书记王岐山低调造访安徽桐城“六尺巷”。 

2016年,桐城市对六尺巷片区进行开发升级。 

fb786e1cb5244401b3e39269f1970081.png


三、六尺巷的主人公张英

张英(1637~1708),字敦复,号圃翁,又号乐圃,安徽桐城人。康熙二年(1663)中举人,六年中进士,选庶吉士。累迁翰林院学士兼礼部侍郎等职,康熙三十八年,拜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康熙十六年(1677),入值南书房,史载:“每从帝行,一时制诰,多出其手。”曾充任《国史》《一统志》《渊鉴类函》《政治典训》《平定朔漠方略》总裁官。圣祖尝语执政:“张英始终敬慎,有古大臣风。”康熙四十年(1701),以衰病求罢,诏许致仕。书房自书对联:“读不尽架上古书,却要时时努力;做不尽世间好事,必须刻刻存心。”晚年隐居安徽桐城龙眠山。康熙四十四年(1705),康熙帝南巡,张英在江苏淮安迎驾,帝赐御书榜额,随至江宁。康熙四十六年(1707),康熙帝再度南巡,张英在江苏淮安清江浦迎接,仍随至江宁。康熙四十七年(1708),卒,谥文端。雍正年间,赠太子太傅,入祀贤良祠。乾隆年间,加赠太傅。

05ccbcc44a75443eba66b2678b081591.png

▲张英画像,作画者为清著名宫廷人物画家禹之鼎

作为清代名臣,张英一生清正廉洁,是康熙皇帝相当倚重的大臣。六尺巷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相邻和谐的典范,也是张英居高位而谦冲自牧的结果。“六尺巷”的主人公张英之懿德经历了三百年的传颂,至今已成为和谐、包容的象征。张英以其“温良恭俭让”,不仅让出了“六尺巷”,更让出了万古流芳!

a30ff6d7367847e9a53b28df79ec9e77.png

▲安徽省桐城市六尺巷


四、清代宰相张英的家风

1.扫地焚香,清福已至

张英身居相位,在官场历练三十余年,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在各种复杂的政治局面中,都能游刃有余,表现出非凡的应变能力和超凡脱俗的政治智慧。虽然,张英在朝日理万机,但他仍不忘对儿孙及家人的教育,他说:“扫地焚香,清福已至。”这是他告诫子女们心灵要清净,不要欲望膨胀,只有内心安静了,福祉才会降临。张英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悟透世事,懂得欲望的过炽过剩反倒有损于人,人生的修养,皆在内敛于心,克己于事。

a195f452e7ac4843a62e7a3cdf48e84a.png

他在家训《聪训斋语》中指出:“人心至灵至动,不可过劳,亦不可过逸,惟读书可以养之。”张英的才华与学识是多方面的,其诗文书画,造诣颇深。但他始终把读书当成他人生最重要的事情。他认为,家族若要长盛不衰,最好的途径就是读书。因此,他告诫子女们,“种田不饥,读书不俗”,“书卷乃养心第一妙物”,“毋贪多,毋贪名,但读一篇,必求可背诵”。张英提倡活学活用,反对食古不化,要求子女们全面把握书中要诣,反对断章取义。正是本着这种思想,在读懂书,读好书的理念的推动下,桐城第一旺族张英、张廷玉凭借其智慧和才华跻身相位,此外,张氏家族中获得科举功名,入仕为官者之众,也“世所少见”。

清同治年间有人评论张英家族说:“自祖至曾、玄十二人先后列侍从,跻鼎贵。玉堂谱里,世系蝉联,门阀之清华,殆可空前绝后而已”。张英一脉七代,有十三人中进士,其中张廷璐中榜眼,张廷珩、张若霭得传胪,此外,举人秀才难计其数,可以说这在中国家族史上,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

8975b6f2645243c1a4c0e0da6cf72240.png

《聪训斋语》既是宰相张英个人的心灵写照,也是他写给子孙们的家训。他的感悟,一言一行,“皆须有益于人”,即便自己遭遇挫折,也不怨天尤人。康熙二十八年,张英由工部尚书调礼部,不久因编修杨瑄撰写都统、一等公佟国纲的祭文失辞,康熙大怒,责怪张英对文稿审查不严,罢免张英的礼部尚书之职,但仍由张英掌管翰林院、詹事府,张英遭遇如此打击并不唉声叹气,一厥不振,而是气宇深弘,处之泰然。“不谿刻,不褊狭,不暴躁,不移情于纷华,不生嗔于冷暖”。如此深厚的修养,为儿孙们树立了榜样,也难怪,康熙皇帝称赞张英有“古大臣之风”。

4b1a165f07204d439169b46c19c7ea34.png

2.立品、读书、养身、择友

张英一门,为官为宦者数不胜数,但张英教育儿孙做官要以“勤政清廉”为第一要务。处事要“明察”,从而做出准确的判断,这一点,张英言传身教,在他三十余年的官宦生涯中,以“敬慎”警示自己,将“立品、读书、养身、择友”这八个字写入《聪训斋语》家训,并奉为座右铭,影响了整个家族。

5b2b7dfbfc7b48d4a9da5ab635a44fd6.png

▲张英之子张廷玉,两人并称“父子宰相”

一部《聪训斋语》家训熏染了代代家风,被奉为张氏子孙的传家宝。张英在家训中,要求仕臣子弟善良正直,要敢于讲真话。康熙六十年(1721),小宰相张廷玉已是刑部左侍郎了,此时他奉命赴山东察审一起盐案,当时案情复杂,有人要匆忙下结论,张廷玉谨记父亲张英的教诲,“我明察,彼不能蔽我。”他坚持深入调查,分析案情,区别对待,依例定罪,圆满地完成了任务。

此外,张英的子孙们秉承良好家风,为人以诚,做官清正,深受世人赞誉。

9248adbb3b4646b0a8e243ed815abe2c.png

3.积和谦让,家风久长

张英对“和”字的感悟,是他多年的实践总结,他说:“福之兴,莫不本于家室。夫福非和不致,和非积不成。”人生与社会,小家与大家;和为贵,和为安,家和万事兴,邻里和谐社会才安宁。张英言传身教,一生崇尚节俭,晚年他居住家乡龙眠山里时,他不穿“绸缎”,“不食人参”,与人相交,“厚重谦和”,凡事都从“皆须有益于人”着想。他在龙眠山筑“双溪草堂”,以普通人的身份与百姓们相处,在山路上往来时,遇到担柴樵夫便主动让路。他认为人非草木,谁能“全是”正确,遇到他人“非之、责之”,或“不以礼者”,要“平心和气”,做到有礼“恕人”。这是一种何等宽阔的胸怀啊!“和”乃谦容天地,“礼让”则宽阔无边,可以说,这也是张英留给其家族的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

1880af54bc0a4a4da809a301fb8ce54c.png

张氏家族创造了“父子大学士”“三世得谥”“四世江苏学政”“六代翰林”等辉煌的家族奇迹,而这些得益于张英的言传身教,就连晚清重臣曾国藩都说:“张文端《聪训斋语》作于承平之世,所以教家者极精。”这对桐城文化发展,乃至“科第”也产了不可估量的推动与示范作用。张氏家族的荣耀,以张英博大的胸襟和美德修炼而来,懂得了这些,也就懂得了人生。一纸书信,六尺之巷,宰相懿德,万古流芳!六尺巷无疑是老宰相张英留下的一笔珍贵的文化遗产,并且仍将延泽后世……

注:文章综合整理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