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体育场往事:老城体育场,曾建洛阳第一个灯光篮球场

  现状   老城体育场仍对市民开放   7月24日,记者从市体育局获悉,老城体育场新建的室内游泳馆

现状

老城体育场仍对市民开放

7月24日,记者从市体育局获悉,老城体育场新建的室内游泳馆已完工,将进行验收。另外,篮球场、田径场等对市民正常开放。

记者在老城区人民街10号找到老城体育场,这里也是洛阳市体育运动学校所在地。在老城体育场入口处,张贴着《洛阳市体育运动学校体育场对外开放管理制度》:在不影响学校正常教学和训练的前提下,学校体育场(即老城体育场)对广大市民开放。

记者走进老城体育场看到,这里入口处南侧的篮球场上,有几名男子正冒着高温打篮球。田径场北侧是洛阳市体育运动学校,西侧是羽毛球馆、排球训练馆和摔跤训练馆等。

《民国时期洛阳城关图》中的西北运动场和东北运动场(记者翻拍自《洛阳市老城区志》)

溯源

修建于1937年7月 曾改名为洛阳市体育场

《洛阳市老城区志》记载,1937年7月,建洛阳县运动场,又称东北运动场(即今老城体育场)。

记者走访发现,西北运动场和东北运动场都是按照地理方位命名的,西北运动场位于洛阳老城的西北角,东北运动场位于洛阳老城的东北角。

《洛阳市老城区志》记载,东北运动场和西北运动场设施简陋,只是一大片平地,可进行田径、球类等比赛。洛阳解放后,西北运动场废弃。1953年,政府对东北运动场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修建,并按现代体育场的要求,修建有8条跑道的400米田径场和宽70米、长110米的足球场,改名为洛阳市体育场,是当时市内最大的体育场。

1956年,在老城体育场东侧建成了洛阳第一个灯光篮球场。1964年,在老城体育场东北角建成面积为3500平方米,可容纳4000名观众的阶梯式环形看台灯光篮球场。至1985年,市属老城体育场的设施有田径场1个、足球场1个、灯光篮球场1个、乒乓球室1个、排球场5个、篮球场4个和旱冰场1个。

历史

市一届、二届运动会在此举行

1959年4月,洛阳市第一届运动会在老城体育场举行,运动会设田径、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体操、游泳、自行车、射击、摩托车、无线电收发报、航模、举重、摔跤、手球、羽毛球、武术等项目。获运动会团体总分前三名的单位分别是:第一名081厂(中国一拖),第二名426厂(洛阳轴承厂),第三名洛阳矿山机器厂。

1964年4月,洛阳市第二届运动会在老城体育场举行,与第一届运动会相比,增设了象棋、围棋等项目。

 曾经的老城体育场(记者翻拍)

荣誉

冠军,从这里走出

洛阳市体育运动学校退休职工李新德回忆,1993年暑假,该校由西工体育场迁至老城体育场,直至今日。

学校简介显示,该校是我市在历届河南省运动会上争金夺银的主力军。建校以来,学校为国家培养了近5000名合格的中等体育专业人才,先后向国家、省输送优秀运动员500余名,培养出的优秀运动员在世界大赛、亚运会和全运会上多次获得冠军。学校培养的运动员先后4次打破世界纪录,2次平世界纪录。其中,在2010年第一届世界青奥会上,游泳运动员孙博威获得金牌;在2013年第十二届全运会上,该校输送运动员马闪闪勇夺场地自行车项目金牌。

眼下,与新区体育中心相比,老城体育场、西工体育场饱经沧桑,过往历史鲜为人知。好在,《洛阳体育志》对老城体育场、西工体育场作出了高度评价:“上述体育设施为开展全市体育活动,增强人民体质,提高运动技术水平,提供了有利条件,也丰富了洛阳市人民的文化生活。这些现代化的体育设施,自1976年后多次承办了省和全国足球、篮球、乒乓球、围棋等项比赛,还迎接了国际性赛事和国际友人来访,从而为加强国际了解和增进国际友谊作出了贡献。”

文章来源:洛阳网-洛阳晚报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