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保卫大台湾”到“包围打台湾”

廖信忠《我们台湾这些年》 这是一个台湾青年写给13亿大陆同胞的一封家书,主要讲述了过去30年台湾老百

廖信忠《我们台湾这些年》

这是一个台湾青年写给13亿大陆同胞的一封家书,主要讲述了过去30年台湾老百姓最真实的日常生活和悲喜人生。

从“保卫大台湾”到“包围打台湾”

戒严时期,“政府”对人民的禁锢真是无所不在,禁歌、禁书、禁语、禁党、禁止怀疑、禁止“打酱油”……琳琅满目的“禁品”,背后都有一个个荒谬而又无奈的故事。也许政治离一般老百姓太远,但活在一个十有八九都会禁的年代,每个人都只能无奈地苦笑,那是威权时代、戒严时代最鲜明的写照。

犹太谚语说:“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在戒严时期的台湾,“人民一思考,当局就蛋疼”。道理很简单,国民党就是要让人民脑残化,先把人民培养成傻A的弟弟,然后再告诉你,你还不够聪明,所以我抱着爱民如子的心,来指导你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这样管起来才方便。所以,文化产物这种一直能影响人类思维的玩意,自然就要抓得紧紧的。

台湾禁歌(资料图)

先来说说禁歌吧!歌曲有阳春白雪,自然就有下里巴人,不管它是高雅还是媚俗,其实都反映了一个时代的社会气氛与人的心理。

照理来说,爱怎么唱就怎么唱,可是在那个神经紧张的年代,当局常常过度敏感,以至于单纯的歌词被扭曲解读,因而遭受禁唱。明显一点的理由比如意境淫秽、文辞轻佻、妨害社会善良风俗,那作词人、演唱者也只好摸摸鼻子自认倒霉。可是严重的理由如“为匪宣传”、影射政治、挑拨“政府”和人民的感情等,这时歌曲相关人士头都大了。现在统计起来,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共有898首各类歌曲被禁,数量惊人。

邓丽君《何日君再来》

有什么时代就会有什么样的歌,也就会有什么样的禁歌理由,我们来看看被禁的都是些什么歌。

1949年,“国民政府”带了一批各省人士来台湾,在一路奔波、颠沛流离后来到这个小岛,思乡情绪难免。所以当初在外省人社会,很流行以前在上海滩那些流行歌曲以解思乡之愁,电台也喜欢播放,比如《何日君再来》《苏州河边》《天涯歌女》《等着你回来》《西子姑娘》之类上海歌星的歌。

想想那时当局那么敏感,魅影重重,只要有一点风吹草动通通不放过,怎么能容忍这些“作者滞留匪区”的歌,唱这些歌简直就是“附匪而歌”。而且,那时候正是最需要提高民心士气的时候,提倡的振奋军歌不唱,居然去听这种词句消极颓丧,影响军心士气的歌,所以这类1949年前流传在大陆的流行歌曲就被禁了。

还有很多著名的抗战歌曲,包括《黄河大合唱》《东北三部曲》 《大刀进行曲》等,国民“政府”迁台之后,因为这些歌曲的作者大多留在大陆,因此也遭禁唱,许多抗战歌曲就此深埋在老一辈人的心中。

那好,要提高民心士气是吧?所以有很多亢奋的歌曲出现了,比如有一首歌叫《保卫大台湾》。

保卫大台湾 保卫大台湾

保卫民族复兴的圣地

保卫人民至上的乐园

万众一心

节约生产

支持前线

我们已无处可退

只有勇敢向前向前

波浪涛天 海涛惊险

大海是敌人送死的坟墓

金澎舟山是我们海上的钢拳

敌人来一千 我们杀一千

敌人来一万 我们杀一万

以上这段文字是节选自这首歌的。这首歌够激昂了吧?这还是1950年“中华文艺奖金委员会”的“反共抗俄歌曲”第一名,是公认的“反共文艺第一声”,也是日后“反共文学”的原型。

可是这首歌后来也被禁了,怎么回事呢?原来有人唱着唱着,越唱越感觉不对,这“保卫大台湾”怎么唱着唱着听起来就像“包围打台湾”了,兹事体大,于是火速被禁掉,标准马屁拍到马腿上。

当时台湾很穷困,正从战火中脱离,一切都在重建中,社会物资供应波动很大,民众生活都很困苦,一般本省民众也是过得苦哈哈,就出现了很多描写小人物生活百态的歌曲,比如《卖肉粽》《收酒矸》(收酒瓶),因为这些歌真的写到百姓心坎里,又好听,所以马上就流传开来。《卖肉粽》这首歌很接地气,描写了做小生意的人都会沿街叫卖的情况,歌词中这样写:

自悲自叹歹命人

父母本来真疼痛

(自叹是苦命人,

父母本来真疼爱)

乎我读书几落冬

出业头路无半项

(供我读书许多年,

没想到现在找不到工作)

暂时来卖烧肉粽 烧肉粽

烧肉粽 卖烧肉粽

对象一日一日贵

厝肉头嘴这大堆

(东西一天比一天贵,

家里要养的还那么多)

双脚行到欲称腿

遇着无销上克亏

(脚走到都快要不能动,

卖不出去又亏本)

认真再卖烧肉粽 烧肉粽

烧肉粽 卖烧肉粽

结果这首歌不久被“台湾省保安司令部(警总前身)”发现后,马上就发文通令禁唱。理由是:这些歌暗示“政府”无能,导致人民生活困苦,我想说的是:本来就无能,何需暗示?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