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红包礼金披上“礼尚往来”外衣

近日,经省委批准,省纪委印发了《关于撤销廉政账户严禁违规收送红包礼金的通知》。(8月6日 湖南日报)

近日,经省委批准,省纪委印发了《关于撤销廉政账户严禁违规收送红包礼金的通知》。(8月6日 湖南日报)

“礼尚往来”,本义是朋友亲戚间的情义交换,用对了地方确实能增进彼此间的感情,用错了地方则成为了一些官员受贿行贿的借口。利用特殊节点收送红包礼金,自认为是“礼尚往来”,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却“不小心”陷进了受贿行贿的深渊,不可自拔。

百姓看重“礼尚往来”没有错,那是一份真情的表露,但一些官员却千方百计寻找机遇,造成自己“不小心”陷入了官场“礼尚往来”的怪圈。一个愿意送,一个乐意接受并帮忙,送的礼物和钱财就想当然地成为了辛苦费。这种诡辩理论看起来很合理,“礼多人不怪”,双方双赢,办事创收双不误。官员们在热衷于“礼尚往来”之时,骨子里就根本忘记了党纪国法,或者是知者而故意为之,乃掩耳盗铃而已。

正常的人际关系变种为“礼尚往来”,并且悄然走向历史的前台,让老百姓情何以堪。在正风肃纪的大环境下,“礼尚往来”堂而皇之地出现在干部之间,与中央的廉洁高要求唱对台戏。红包礼金披上“礼尚往来”的外衣,为某些不法干部跑官、要官,疏通关系、打通关节提供了绝佳的机会。一则,利用人情关系“意思意思”,相互走动有了足够的底气。送与收之间的“人情往来”看似平常,却蕴藏着浓厚的腐败气息,承载着权钱的欲望,贪官们怎么会拒绝呢。二则,利用好节点,给红包礼金披上“礼尚往来”的外衣,自当“笑纳”,更不会被“无情”的撵出大门之外。

不少腐败干部以为发挥“聪明才智”,让红包礼金披上“礼尚往来”的外衣,乔装打扮,就可明目张胆地进行腐败,殊不知这掩耳盗铃的把戏,迟早被戳穿。这样的“变身”无疑与纪委的要求严重相悖,更是背离了民心。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等待这些“礼尚往来”贪腐干部的必将是严惩和悔恨。

文/胡泊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