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郎织女如何从天象演化成神话人物

农历的七月初七,俗称七夕,在古代又称乞巧节、女儿节等,它是与中国女性有关的传统节日。近几年,七夕又被称为中国情人节。而无论是哪个名称,它的内核都与牵牛织女的传说故事密切相关。如果孩子问你这个故事是怎么来的,你可以这样讲。

七夕节作为中国传统民间节日,与其他传统节俗一样,它的起源与农民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总的来说,七夕节的形成是传说故事形成节俗的一个过程。

从传世资料来看,牵牛织女之名最早见于西周。描写西周中晚期的《诗经·小雅·大东》提及了对这两颗星的认识,此时并无任何传说故事。“跂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睆彼牵牛,不以服箱。”周人观测天象发现,银河(古称“天汉”)北滨的三颗星辰(西方称之为天琴座d星)由早至晚变更位置七次,运动规律颇像织布的杼轴,便形象地称这三颗星为“织女”。而与织女隔着银河遥遥相望的那颗星,便是牵牛。

牵牛织女星被赋予神话故事是在战国末期,秦朝初开始广为流传。1975年,湖北云梦睡虎地出土的秦简《日书》甲种有两条关于牵牛织女的记载,“戊申、己酉,牵牛以取织女,不果,三弃。”( 甲种 一五五正 )和“戊申、己酉,牵牛以取织女而不果,不出三岁,弃若亡。”( 甲种 三背壹 )

《日书》是卜筮书籍,古人用来做趋吉避凶择日的工具书。而这两条记载意在告诉当时的民众,戌申、己酉不宜娶妻。此时,牵牛织女已经被拟人化并有了相恋结婚的故事,但与今日流传的牛郎织女传说大相径庭。不过,足以见得,秦时牵牛织女的传说已经成型,并深深影响了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

而七夕由传说故事演化成民俗,要属汉代。西汉刘歆《西京杂记》记载: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专家分析,汉代是我国统一后第一个大发展时期,为习俗的传播和普及提供了条件,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使风俗习惯互相融合。不仅如此,汉时,牵牛织女的传说也更加丰富,比如《史记·天官书》写到:磐!女,天女孙也。

到东汉,牵牛织女的神话故事更为完整,他们的爱情更被当时的文人诗人所歌颂,“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经过后世的不断丰富、创作,牵牛织女的传说日渐完整,他们的爱情令人称羡,故事经久不衰,并成为我国民间四大传说之一。

虽然七夕典故中并无表达爱意的传统,但牵牛织女的爱情故事反映的恰恰是每个时代年轻男女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因此,七夕节演变成中国情人节也就很好理解了。

关于牵牛织女的神话故事,无论是婚姻的失败,还是对美好爱情的向往,都是当下时代的环境投射和民众生活愿望的影射。而我们也可以从这些不同的角度窥得一丝当时的民风民俗。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