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药控股连环劫:重组流产、信披出错、又遭立案调查

文 | 张佳儒

吉药控股迎多事之秋。8日晚间,吉药控股称收到证监会立案调查书,调查理由是“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市场人士认为,这或许和近期的重组收购案有关。

尺度APP注意到,7月11日,吉药控股宣布拟收购修正药业100%股权,公司股票停牌,该消息一出便引来广泛质疑。在停牌前,吉药控股市值为36亿元,扣非净利润连续两年下滑。

而修正药业官网显示,早在2015年,修正药业即实现产值588亿元,销售收入575亿元,2016年实现产值646亿元,销售收入636亿元。

可见,双方实力相差悬殊,这是一起“蛇吞象”式收购。对于重组原因,市场人士认为,吉药控股想要扭转主业不振、资金紧张的局面。而修生药业则有着十几年的上市梦,但因为高层行贿、受贿,药品质量问题频出而搁浅。

值得注意的,这起收购案仅历时13天就宣告终止。吉药控股称,本次重大资产重组交易方案,已构成修正药业重组上市。根据6月20日证监会发布的“关于修改《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的决定”,该办法具体实施细则尚未出台,股权转让条件不成熟。

图片来源:吉药控股公告

图片来源:吉药控股公告

两天之后,吉药控股修正重大资产重组原因,删除“已构成修正药业重组上市”表述以及《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相关内容,表述为重组方案尚不具备实施条件,并称不再筹划与修正药业重大资产重组。

对于这种信息披露错误,吉药控股甩锅工作人员“笔误”,称由于经办人员失误,在传递终止重大资产重组《意向协议之解除协议》过程中,误将修订稿当做最终稿归档。

图片来源:吉药控股公告

图片来源:吉药控股公告

这样的解释很难让人信服,深交所也及时下发了关注函,要求吉药控股说明与修正药业签订的《意向协议之解除协议》的真实内容;是否存在故意报备不实文档以配合披露与事实不符的信息的情形;将信息披露错误归咎于经办人员失误是否合理。

吉药控股回复称,因修正药业体积庞大,并购修正药业资产会构成重组上市的方案无法实施。后期多次修改合作方案,曾研究控股权转让方案。双方就具体内容了解沟通不畅、尽调时间太短,对合作事项均认为不具备条件,致使重组方案终止。

对于工作人员“笔误”,吉药控股称,解除重组协议在对方公司签订,办事人员为尽快完成信息披露工作,使用手机微信传递协议签字页照片,在时间仓促的情况下,上传人员误将协议修订稿作为最终稿。

另外,吉药控股宣布终止重组并复牌之后,实现两连板。那么,公司是否存在故意停牌、停牌不审慎、炒作股价等行为?公司回应,停牌期间,确认已构成重组上市,因创业板重组上市实施细则尚未明确,暂时无法继续推进,因此不存在故意 停牌、停牌不审慎、炒作股价等情形。在尺度APP上,该事引起投资者广泛关注与讨论。

图片来源:尺度APP

图片来源:尺度APP

事实上,此前多家上市公司因为信息披露问题,造成股价异动,一旦被监管层质疑,再赶紧甩锅工作人员笔误,比如“猪瘟疫苗乌龙事件”当事人海印股份。如今,吉药控股遭到立案调查,给那些信息披露马虎的上市公司提了个醒,有关投资者利益的都不是小事,你们长点心吧!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