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盒子:钱文忠教授谈打骂教育——到底孩子能不能打?

1

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在“第三界新东方家庭教育高峰论坛”上发表了一篇演讲,大意是现在的家长太纵容孩子了,没有惩戒手段,孩子犯错成本低,而家长一味让步,致使现在的孩子已经失去了传统的美德,对父母不敬。

我觉得如果孩子对父母不尊重,那一定是教育的问题。但是对于孩子能不能打的问题,我依然认为,打骂是不可取的。

null

如果一个男人打骂自己的妻子,会被看作是无能。家长和孩子之间力量更加悬殊,如果父母认为可以理所应当的打骂孩子,是不是应该叫做无耻?

不打骂的教育是民主的体现,是教育的进步。

2

钱教授对于历史的研究是我们无法企及的高度,古代先哲留下的智慧也的确无法复制。但是历史并不能预测现在的发展情况。

历史上对于亲子关系的定位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家庭的亲子关系不过是君臣关系的复制,“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null

这是历史,它的存在有当时的社会背景,如果一味学习,未免进入了迂腐的境地。

钱教授作为一名出色的历史学家值得钦佩,但是教育不是历史。教育关乎的是一个家庭甚至一个国家的未来。

更何况快乐教育、快乐学习并不意味没有原则没有惩罚,并不意味父母一味忍让,只是改变了方式方法而已。

就像并不能以自己的解读片面理解钱教授的演说一样,我们也不应以片面的观点和个别的行为审视科学的教育。

null

3

教育必须要结合现实,就像我们要适应应试教育一样,不与社会结合的教育毫无意义。

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个体,每个孩子的成长环境也不尽相同,如果一概而论,就丧失了教育的意义。

教育孩子,我们最合理的方法就是尊重和放手。

像钱文忠教授说的一样,“我们现在要让孩子尽量生理健康、心理健康,我们把未来的选择权放开给他,因为我们对孩子负不起责任。”

null

4

胡萝卜加大棒是基于古典管理理论中“经济人”假设而提出的,而孩子并不是简简单单的“经济人”,这又回到了家庭关系的讨论上。家长与孩子不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而是平等的家庭成员。现在连管理学都提倡民主平等、共同参与,更何况是至亲至爱的家人呢。

教育的目的并不是让每个人都成功,而是让每个孩子都快乐,做一个快乐的普通人。

快乐教育也并非为孩子遮风避雨,不懂得教育的艰辛,而是充满激情和动力地去学习,根据兴趣的指引,用积极的态度去面对问题,并勇于战胜学习中的一切困难。

null

5

教育的确要温柔以待,但是并不意味着没有原则。失去原则的不是教育,而是溺爱。

“我们对孩子没有一些控制、抑制、约束,一味以爱的名义对他们让步,这样的教育是不对的。”

但无论是打骂批评还是和风细雨,都不是目的,而是让孩子向上向善、健康快乐的手段而已。手段合理,孩子一定能够积极阳光。

作为父母,我也很难保证我完全不会打孩子,但是一定会让他在接受惩罚的时候,依然保持着自我反思的能力。

null

6

“我们这个社会要赋予校长、老师更大的权利、更高的荣誉、更好的待遇,但是也应该赋予他们更大的责任。”责任越大,越需要监督和指导,也需要教师有更好的素质。这需要整个社会协同作用,共同产生合力。家庭、学校、社会缺一不可。

null

最后,我觉得钱教授的确是一名出色的学者,“有不对的地方,请各位校长首先把我当成一个学生,其次把我当成一个家长,最后把我当一个晚辈老师,给予批评教育。”

null

这果断是一位大师的风范。作为一个积极向上的普通人,我们都应该有这样的学习态度,既敢于发表不同意见,也敢于接受批评,无论是成人还是孩子。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