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一生中提到次数最多的中国历史帝王是谁

千古沁园春何在

    沁阳公主刘致,东汉明帝五女,深受宠爱。明帝三年,封刘致为沁阳公主。当时,刘致芳龄多少?十四,十五,还是十七岁?总而言之,应是豆蔻年华,青春妙龄。她虽为公主,一旦有了名号,便嫁为人妇,独立生活了。

传说沁阳公主貌美如花,这可以想像。汉明帝作为官二代,肯定妻妾如云,争奇斗艳。生下的孩子,相貌自然不会差。她的性格,是不是柔弱内敛?考虑汉明帝性格暴烈,人与人相生相克,刘致性子如水,也是大概率的。明帝本身文化素养很高,以大儒为师,子女教育,肯定很好。因此,柔美的文艺的刘致,加上一个沁园,其流传千古的文化气息便出来了。

沁水公主在父亲呵护下,无忧无虑地快活着。明帝刘庄在位,铁腕治吏,限制外戚,遣窦固北征匈奴,派班超出使西域,尊崇佛法,在京城洛阳建起中国第一个佛教寺院白马寺。沁园离洛阳只有一河之隔,沁水公主时不时就进入宫中,拜见父皇。刘庄也会在政务之余,从浮桥渡过黄河,来到沁园,看望爱女。这一年,明帝一口气封了四位公主。依照顺序,大公主封在平阳。平阳在山西境,离洛阳不近,要穿山越岭才能到达。中间两位公主封地不详。只有沁水公主府邸最近,若是轻骑快马,从京城半日便至。黄河北岸,沁水蜿蜒流入黄河。沿河而上,便是沁园。刀砍斧削的太行山东麓,前面就是广阔的平原。远远的,红墙黛瓦,茂林修竹,便是沁园。沁水环绕,丹河潆洄,二龙护珠,数溪中分,波光粼粼,隐入园中。生活在这里的刘致和她的驸马邓乾,郎才女貌,万众称羡。

明帝刘庄时代,东汉国力迅速恢复。他继位之初,全国人口只有一千多万户,到了后期,经过十多年发展,整个帝国空前繁荣,创造出巨大的物质财富,人口也翻一番,达到二千多万户。水涨船高,沁园也以令人惊叹的速度发展。掘地成渚,垒土积台;楼阁高耸,水榭低平;修竹万根,郁郁葱葱;古梅数株,暗香浮动。舞女歌娘,长袂飘飘,随丝竹管弦,轻歌曼舞。沁园春至,万物繁华。一时间,沁园声播于京师,名达于众贵。

此时,沁园大概就被不良青年窦宪觊觎。窦宪是谁?说起来,他们窦家大门大户,功勋世家。虽然父亲因反叛伏诛,但他母亲贵为皇室公主,他们兄妹并没有生命之虞。很快,他的妹妹窦氏,因美貌聪慧,嫁给皇太子刘炟。窦宪其时,蠢蠢欲动,已经打起沁园算盘。对沁园的垂涎,终于有了着力点。汉明帝驾崩,汉宣帝刘炟继位。东汉帝国的权力,出现了变化。宠爱刘致的父皇走了,刘致的失落悲哀可想而知。而同继位的哥哥,虽然亲情依旧,但是,她却不方便进宫了。而像窦宪这样的外戚,开始出入宫掖,耀武扬威。所谓的皇室宗亲,他全然不当一回事儿。据市井传说,窦宪夺取沁园的做法,活脱脱市井无赖。他凭着蛮力,将两个大石狮子提到公主大门口,堵住了进出通道。配合民间传说的是正史记载:“认贱值请夺沁水公主园。”典型的强取豪夺。可怜沁水公主,金枝玉叶,打落牙齿往肚里咽,竟然被外戚夺园。她的郁结于心,悲愤无奈,想想都会心碎。

天无绝人之路。一日汉宣帝出宫,带着一干随员策马过园,见门庭壮丽,树木浮墙,问道:此乃公主之园,里面更胜往昔了吧?地方官员见问,正欲回话,一旁的窦宪却瞪着众人,低声喝道:圣上垂询,岂是尔等能回的?众人都低头垂目,不敢作声。刘炟心中疑惑,改日专门招来地方官询问沁园情况,却听到沁园已为窦宪所占,心中大怒,令窦宪前来,骂道:你竟敢强占公主府邸,国家视你为腐鼠臭鸟,一根手指头就捏死你!若不是看在你姐面子上,现在就让你死。窦宪吓得屁滚尿流,连忙让出沁水园,请公主复园。

沁园再得,历史期待这样的结局。但历史没有停止,又延伸出另外的结局,那是关于窦宪的。本来,一个小小的沁园的争夺,尚不足以颠覆历史。但沁园的争夺,仿佛是一个象征,对良田,佳园,美色等无休止的争夺,是人类社会常态。不久,窦宪的行为,便相当程度地改变了人类社会走向。

上次是哥哥为妹妹做主,汉宣帝为刘致要回了沁园。这次,也是兄妹,却是妹妹决定了哥哥的命运,主角变成了窦皇后和窦宪。刘炟去世,幼子继位。窦皇后升格为窦太后。虽然是太后,但她徐娘不老,很快便同皇室帅哥刘畅打得火热。刘畅获得皇太后宠幸,隐然有执掌大权的架势。窦宪害怕自己失去朝中权利,派人将其刺杀。窦太后大怒,下令调查真相,窦宪却抢先一步,诬告朝中另一重臣蔡伦是凶手。

蔡伦也是窦太后亲信,出入宫廷的中常侍。他后来以造出蔡伦纸而闻名千古。据说他造纸并不是为了文化传播,而是知道太后每次如厕都用树叶木棍,甚是不便,于是发明了卫生纸。这人拍马屁也是拍到了极致。对这种人,窦太后怎能不宠信?又怎能轻信诬告?窦太后没费多少事,就查出了窦宪刺杀宗室的真相,心中震怒不已,将窦宪囚禁在宫中。窦宪岂是省油的。他之前就将审判过他父亲窦勋的韩纡杀死,割下头颅,祭奠窦勋。这次被囚,他想出脱困之计。那时,长期困扰中原的北方匈奴,已分裂成南北两个势力。南匈奴内附,北匈奴独木难支,内外交困,已经不堪一击。窦宪提出,戴罪北征匈奴,为国家彻底根绝北患。窦宪的提议一拿出来,朝堂之上,反对声一片。现在的漠北匈奴,不仅不能消灭,而且需要利用。一旦漠北匈奴势败,漠南匈奴一家独大,东方蛰伏在大泽周围的鲜卑人将填补漠北真空。但是,在私利面前,哪能留给正确位置。窦太后独断,窦宪率兵北伐。在欣喜若狂的南匈奴配合下,窦宪一战而胜,击溃北匈奴。窦宪洋洋自得,令随军文士班固,就是后来出使西域的班固,仿效卫青、霍去病,勒石燕然,吹嘘功劳。

有意思的是,被击溃的北匈奴万里西迁,进入罗马帝国境内,灭亡了世界历史上不可一世的大罗马帝国。西方学者感叹,中国皇太后的一次偷情,改变了欧洲历史。在中国,后来鲜卑人进入漠北,又南下中原。在鲜卑人之后,蒙古人又从大山来到大泽,随鲜卑人的脚步,开始进入漠北。此是后话。

得胜回朝的窦宪志得意满,横行无忌。好景不长,他就被小皇帝联手蔡伦等除掉了。

null

(最近,在蒙古国杭爱山这片区域,中国和蒙古学者发现了窦宪燕然勒石。) 这场以沁园之争开始的历史进程,最终以改变世界历史而告一段落。沁园,第一次出现在世间,就引起巨大惊艳和关注。她的名字,不停地被后世演绎。后来,凡是公主府邸,都被指代为沁园。唐朝是这样,宋朝也是这样。期间,有不少诗人,歌吟当朝的沁园。只不过他们笔下的沁园,已经不是沁水公主刘致的沁园了。只有金末元初的大诗人李俊民,长期生活在沁水公主的沁园附近,并写下了不少吟咏沁园的诗。只不过,那时的沁园,已经很难说是汉朝的沁园了。也可能是,也可能在原址或者在附近重新建设起来的。 金代沁园,人们认为在今天的河南西北一代,但具体在何处,又出现了众家争抢的情况。据清乾隆年间《怀庆府志》载:在府城东北三十里,沁河北岸。金时,官僚宴饮之地。相传有沁园图石刻,今不可考。古时怀庆府,是今河南西北一片广大区域。其府治,在今济源市五龙口镇化村。对沁园的繁华景象,李俊民亲眼目睹,反复吟咏。 李俊民的时代,来自窦宪燕然勒石地区的北方,渡过大泽西去进入漠北的蒙古人,作为一股强大力量,携带雷霆风暴,席卷而来,改天换地。当1211年成吉思汗大军南出紫荆关,突破燕山天险,兵临金人的中都城前后,李俊民作为一个县级干部,给金人守下邳。如果加上不久后获得的朝请大夫一职,同成吉思汗曾经受金人册封的扎惕忽里官职,大小差不多。朝请大夫大概为从五品,是个散官,也就相当于今天的副巡视员;成吉思汗的扎惕忽里,有人解释为掌管数部的部长,实际也就是五品官员。至于掌管数部,主要是联盟,即盟长。他自己的权利,也就是县长级别。但如今,成吉思汗削平草原群雄,远服西域,臣妾西夏,野狐岭一战,大金百万雄兵,土崩瓦解,成吉思汗挥戈南进,马踏华北,隐然已是千年未有之雄主,已不是小小的县令可比的。 李俊民为唐朝李渊之后,出身名门。二十五岁科举第一,名冠天下。三十七岁时,任下邳令。此时他正值壮年,羽扇纶巾,赋诗明志:有志封侯万里。后来他追记此事,“不须更觅下邳侯,山林此计成长往。”自注:时守下邳。专门指出此事,是因为他曾同成吉思汗大军正面对抗过。下邳在淮河北岸,金宋交界处,今江苏睢宁古邳镇。自古以来即为军事重镇,张良杞桥进履,刘备下邳屯军。岠山之东,高墙阔垒,护城河从西南流过。李俊民守下邳,是同谁交战?在此同一个时期,金人先后同南宋和大蒙古国打过仗。南宋开禧北伐,宋军四路出击,最东面的郭倪进兵宿州,但下邳在宿州之东,并未经历宋军进攻。排除宋人,李俊民所守下邳,只有蒙古人南下时曾攻打过。 1212年,成吉思汗亲率大军,从今天的北京城下出发,兵分三路,横扫山西、河北、辽东。成吉思汗一路向南,一直攻打到今天的淮河边上。大军所到之处,摧城拔寨,所向无敌。河北山东境内城池,大都拿下。未下之城,《元史》记载,“是岁,河北郡县尽拔,唯中都、通、顺、真定、滑、清、沃、大名、东平、德、邳、海州十一城未下。”这十一城中,邳州赫然在列。成吉思汗大军未下之城,李俊民所守之城,都有下邳。就是说,一介书生李俊民,在无敌的成吉思汗大军攻打下,顽强守住了城池。也正因为守住下邳,多年后李俊民还不忘在作诗时注上一笔:时守下邳。在蒙古人强力攻打下,能守住自己城池的,不少都出名了,但李俊民却于史不载。 尽管李俊民有功,却不被朝廷重视。大概就在此后不久,李俊民被朝廷一纸调令,任沁水县令。或许为了安慰他,给他加了个提举长平仓事,朝请大夫。按说管国家粮仓,是重用了。但是,沁水县在野狐岭之战后,数十万逃兵遍布山西河北,在太行山设险结寨,打家劫舍,沁水县如何能幸免。国家粮仓之粮,早就供给野狐岭前线战士,又被逃兵袭扰,能有何存?在成吉思汗儿子术赤等攻伐下,原任县令弃城而逃,百姓四散而去,沁水县,不过是一个空壳。提举粮仓,就是让他想法子找粮食。即使这样,他也没在此位置上坐多久,朝廷又来了诏书,令他前往彰国军任节度使。彰国军治所在现今的应县,以木塔闻名。尽管彰国军下辖几个县城,但处于风雨飘摇的境地。因为紧邻彰国军的,就是成吉思汗手下悍将刘伯林驻守的天成。《元史 刘伯林》:“成吉思汗北还,留伯林屯天成,扼金兵,前后数十战。进攻西京,以本职充西京留守。”对这次调动,李俊民心中非常抵触,他在赠友人的诗中,大吐苦水:“一年三褫服,半岁两涂敕”(《山中寄张汉臣李广之》)。一年之内,调动三处地方,半年接了两次诏书。可见金庭风雨飘摇,无人可用。李俊民这样没有后台的普通官吏,只能身不由己,随波逐流。在另一首诗中,李俊民更是对这次调动充满了担忧:“把酒不成醉,出门行路难。客愁千里破,归梦五更残。三仕有何喜,一生常鲜欢。恨无南去雁,为我报平安”(《过云中》)。他到彰国军上任,要到西京,也就是大同上司处报到。在上任的路上,写下了这首诗。从他出任前线节度使的情况看,应该在天成刘伯林攻打下,难以把守残破不堪缺衣少食的彰国军,很快放弃官职,回老家了。前番能守下邳,这次放弃应州,不是他的能力下降,而是形势的急剧变化。 一直到现在,李俊民仍未认清情势,一方面对北方蒙古人抱有隔膜,一方面对金庭持有幻想。随着金宣宗放弃北京,南逃汴京,他也带着家眷,渡过黄河,到了河南。在河南生活了一段时间,正大七年(1230年),55岁的李俊民被朝廷想起,出任阳城令。好景不长,成吉思汗儿子托雷依照成吉思汗临终灭金大计,率领奇兵,万里迂回,借道南宋,由唐邓入河南,在三峰山攻灭金人主力。李俊民无奈,只好又逃。这次金国已经没指望了,他只能南逃入南宋的襄阳。此时,南宋已经不是开禧时的南宋了,更不是驾长车,踏破贺兰山阙的南宋了。主战派韩侂胄早已被枭首,送给了他一心要攻打的金人。那些杜鹃泣血呼唤“大宋遗民”的文艺青年,也由愤青走向暮年,甚至死亡。南宋朝廷已经同蒙古人合作,共同攻灭苟延残喘的金国。分析其心理,李俊民可能更多的是对同样种地的南宋从文化和心理上更认同,更抱有幻想。他怎能不晓得,南宋岂是所向无敌的蒙古人的对手?南宋是李俊民最后的归宿吗?腐朽的宋人,可能真心对待金国遗民吗? 很显然,南宋不可能优待他。撞了南墙的李俊民,无奈之下只好返回故国。他先是隐居怀州,然后返回家乡泽州。在泽州,因为敬重他的文名,他获得了大蒙古地方官的热情欢迎,请他开馆授徒。他的生活有了保障。半生颠簸,半生对抗蒙古人,没想到他最后还得在蒙古人的庇护下生活。此时的李俊民,经历了效忠朝廷的覆亡,也遭受了南宋的冷遇,他万万没料到,最终还是大蒙古政权承认了他的价值。 甚至后来,忽必烈听到他的大名,也派人请他相见。两人相谈甚欢,忽必烈邀他出仕。因为年事已高,李俊民拒绝了。李俊民接受了忽必烈另一个请求:做皇子的老师,教导皇子。大金名仕李俊民,终于选择了支持大蒙古国。这既有大蒙古国对他个人尊重的因素,也有忽必烈作为一代明君的胸襟气度的吸引。后来,李俊民甚至发自内心,歌颂忽必烈: 丹凤衔书下九霄,山城和气动民谣。久潜龙虎声相应,未戮鲸鲵气尚骄。万里江山归一统,百年人事见清朝。天教老眼观新化,白发那堪不肯饶!      李俊民认定忽必烈是一代明君。果然,在李俊民去世后的一年,忽必烈就建立了元朝。忽必烈对李俊民敬重有加,赐号“庄靖先生”,给予高度评价。 李俊民曾隐居的怀州,就是金国沁园所在地。通过李俊民的《沁园十二咏》诗,可以窥见当时沁园的盛景:有名的景观有十二个,分别为熙熙堂,翠兰亭,暗香亭,七贤台,漱玉池,江源亭,屏俗庵,清辉亭,富览亭,桃园,意在亭,涌珍珠。沁园占地广大,有山有水,“绿水古今流不尽,好山前后势相连”(《意在亭》);“自古山阳景佳处,尽都分付与闲人”(《富览亭》);“山水中间觉心在”(《熙熙堂》);“高山森似剑铓立,流水平如罗带舒。人在水光山色里,笑渠潘阆倒骑驴。”(《清辉亭》)。这些诗句中,都提到山水,高山隐隐,流水悠悠,人游其境,宛如画中。因为面积实在太大,需要骑驴游览。在园子里,有着大面积的竹林。翠兰亭,就是观竹亭。七贤台,也是观竹之处。竹林七贤,就是在竹林里放浪行迹,吟诗炼丹的。沁园有七贤台,或许竹林七贤就是在这里峨冠博带,笑傲山水的。同时期的耶律楚材也记载,“水外无心修竹古”,说明竹林给同时代的许多人留下深刻印象。这竹林,“楚人大段无分别”,漫山遍野,连绵不绝。沁园还有专门的桃园。除了奇花异草,还有一座宅院屏俗庵:“当年借得谁家宅,疑是今来屏俗庵”(《屏俗庵》)。或许这是一座真正的尼姑庵,或许只是一座普通宅邸。毕竟,在园子中设置寺庙,是司空见惯的事儿。宋朝沁园, 在汴京附近,“沁园东北滨于池,曰静渊庄,构茅斋,延高僧。”金人延续旧俗,园内设庵。屏俗二字,可谓匠心独运,将在园中遗世独立的尼姑庵,衬托得跳出三界,不在五行。可想而知,修行的女性仙姿风骨,冰清玉洁。因为李俊民,我们在时隔近千年后,仍可了解沁园之貌,沁园之美。 李俊民是诗人,以沁园为题的诗作多达十三首,可遗憾的是,他一生中竟未以“沁园春”词牌填过词,尽管此前大文豪苏轼等都填过“沁园春”,甚至在他之后,更出现了毛泽东震烁千古的《沁园春 雪》。但是,他的诗作,必定要同毛泽东的《沁园春 雪》脱不开干系。从各种迹象推断,毛泽东的《沁园春 雪》,受到他的直接影响。 据有关方面说,毛泽东《沁园春 雪》作于1936年初,有的直接说作于1936年2月7日,红军东渡黄河之前。但最近有论者对此持怀疑态度,指出1936年2月7日,在陕西清涧县并没有下雪,举出相关人员日记作证,因此也就不存在2月7日创作《沁园春 雪》的事实。对此,当时毛泽东是这么说的:初到陕北,看见大雪时,填过一首词。毛泽东到陕北的时间,是1935年10月。从10月到翌年2月,完全可以在陕北遇到大雪,更何况红军一直处于行军状态,此地无雪,彼地有雪。但现在说毛泽东在袁家沟完成此词创作,却并无太多依据。不能根据毛泽东在袁家沟驻了十多天,就得出写了《沁园春 雪》的结论。其实,有写作经验的人都知道,越是戎马倥偬,行军跋涉,越容易有诗情。对普通战士而言,行军打仗,很辛苦。但对高级领导而言,行军有马匹,吃饭有厨师,每天见到不同的风物,思想更容易超脱,更有精力和情绪酝酿短小精炼的诗句,抒发豪情。最有可能,是毛泽东一直构思《沁园春 雪》,在袁家沟期间,将酝酿一段时间的初稿完成,以后有空闲就作修改,一直到45年重庆谈判前。但其初稿完成于东渡黄河之前,应该是可信的。 自两年前中央红军被迫长征后,毛泽东从被冷落的边缘状态,重新回到最高权力中枢。遵义会议,确立了他在党内事实上的领导地位。在他的天才指挥下,陷入绝境的红军四度赤水,奇迹般甩掉了蒋介石大军的围追堵截,实现北上。期间,毛泽东同党内实力强大的张国焘掰手腕,饶是张国燾拥兵十万,很快就被国民党打得损兵折将,无奈追着只有两万人马的毛泽东脚步北上,不得不表示臣服。至于西北的张学良辈,毛泽东通过直罗镇一仗,已经摸清了他们的斤两,不足挂齿。他写给杨虎城的信,毫不掩饰对张的蔑视。但无论如何,毛泽东虽有诗人的浪漫情怀,却是客观冷静之人。他深知周围强敌环伺,中央军,地方军都虎视眈眈,随时要对他下手。这时候,紧要的是在陕北站稳脚跟。共产党从民族大义出发,高举抗日大旗,号召全民抗日,赢得最广大的民心。以党中央名义做出的对内蒙古人民的宣言,指出各民族一律平等,蒙古族内部事务,应有蒙古族自己解决。这时,张学良派人同共产党秘密接触,达成了互不攻击的共识。此时的红军,已经摆脱了吃草根啃皮带的潦倒不堪状态,也不是他刚到吴起镇的,病恹恹的,吃了老乡三大碗羊肉臊子荞面才缓过劲儿的时候了。在洛川会议期间,毛泽东和一干领导,竟然吃上了海参鱿鱼。这在内陆陕北,绝对是难得的。红军此时已经精气神十足,要东渡黄河,扩大抗日根据地。这是被迫长征后,红军第一次大规模的主动战略进攻。此时的毛泽东,激情澎湃,心雄万夫。救国救民,舍我其谁?创作《沁园春 雪》的环境,心境,都已经具备了。以毛泽东的习惯,每到一处,必要了解当地风土人情,人文掌故。他已经酝酿许久的东渡黄河行动,要踏足山西。对于诗人的他,了解晋地诗人,应该是正常不过的。而李俊民为山西甚至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诗人,并且教授过忽必烈的皇子,这等人物,毛泽东会不关注吗?因此大概率,毛泽东此时读过李俊民的《庄靖集》。李俊民文集中,曾有多首吟咏沁园的诗,这应该对毛泽东填写《沁园春 雪》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沁园春曲,不管是其典故来源,还是格律曲调,最适合抒发慷慨激昂的精神。但要说《沁园春 雪》受李俊民影响,最有力的证据,就是在《沁园春 雪》中,数处出现同李俊民相仿的词句。李俊民《水龙吟 筹堂寿日》有黄流万里,太行千仗句,《沁园春 雪》则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李俊民《点绛唇》马上功名,射雕谁似将军手?一朝肘后,金印悬如斗。《沁园春 雪》有只识弯弓射大雕;原不知毛泽东为何称成吉思汗只识射雕,现在明白了,只是借用现成的典故。其实,蒙古人不射雕,成吉思汗更不射雕,因为鹰,是黄金家族保护神。李俊民《游沁园》风流人物今谁在,《瑞鹤仙 细君寿日》问今朝,何处有酒。《水龙吟 翟端甫寿日七月一日为孙歌男在》七仙林下,一时人物,何如安道。《太常引 刘君祥寿二月十五日》看今后,君家凤毛。《清平乐阅 重九宋翔卿席》羡君来,往风流。《满江红 孟州长冯巨川诞日》得试看,南极老人星,今朝见。而《沁园春 雪》则是,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在毛词《沁园春 雪》寥寥百多字中,与李俊民诗词,有多处契合:开篇有句式相同,中间有用典相同,结尾有文字相同,结构相同,甚至是大意高度相同。这绝不是用巧合能解释的,只能认为,毛泽东在创作《沁园春 雪》之前,熟读了李俊民的诗作,这才有了让沁园这个李诗中多次出现的地名做词牌,有了句式、用典和结构相同的情况。也可以说,毛泽东构思《沁园春 雪》的过程,是同李俊民和其他古人对话的过程。李俊民提到了几个风流人物,这些人当然入不了毛泽东法眼,但启发了毛泽东的立意。后者在词中,列举了自己看重的几个苏东坡式的千古风流人物,其最后的还看今朝,是对李俊民风流人物的回答。这个回答,彰显了毛泽东激扬文字,粪土万户侯的伟人气概。 词人毛泽东的《沁园春 雪》,将整个中华大地,都视为美丽的沁园,描绘了一幅壮丽的江山美景,令无数英雄好汉为之倾倒。在词中,他历数中国历史上几个最伟大的帝王,各有臧否。其中,描述元太祖成吉思汗是“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北方游牧民族信奉长生天,以天之骄子闻名于世。成吉思汗,是蒙古帝国铁木真的尊号,来源于内蒙古的第一大湖达赉湖。在蒙元时期,达赉湖称腾吉思海。在蒙古语中,有湖,海之意。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民,将水视为生命之源。现在研究者认为,中国古代神话人物夸父,其身份就是游牧民,“逐日”,就是寻找水源。他欲“北饮大泽”,渴死半路。他想寻找的大泽,就是成吉思汗时期的腾吉思海,现在的达赉湖。汉晋之前,达赉湖就称大泽。铁木真当上大蒙古国的大汗,按照萨满祷告,获得了这个神圣称号。汉语之意,就是海洋之汗。成吉思汗称号,凝聚了北方游牧民族的情感和追求。“只识弯弓射大雕”,形象地刻画出成吉思汗弯弓盘马,英勇善战,文治不彰的马背英雄形象。上面说过,射雕只是一个典故,用以指称英勇善战的武将。在《史记》李广列传有记载: 匈奴攻上郡,有宦官随李广抵匈奴。一日宦官率几十骑,遇三匈奴人,匈奴人箭伤宦官,射杀其随身骑兵。宦官逃回,李广说:“此为匈奴射雕手。”这个故事,只是孤例,并无佐证。不知道历史上匈奴人射不射雕,其实作为继承草原文化的蒙古人不射雕,尤其是成吉思汗的黄金家族,以雄鹰作为家族图腾,尊崇有加。射雕,只是一个传说的故事。而真实的成吉思汗,创造了蒙古文字,制定了蒙古人的第一部成文法大扎撒,不仅识字,并且会诗歌创作。《沁园春 雪》中,毛泽东只是借用射雕一典,指称北方游牧民族。 毛泽东是伟大的领袖。1935年12月20日,毛泽东以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的名义,发表了《对内蒙古人民的宣言》,号召内蒙古民族与我们共同战斗,“保存成吉思汗时代的光荣,”走上民族复兴的道路,宣布“原来内蒙六盟、二十四部、四十九旗、察哈尔土默特二部及宁夏三特旗之全域,无论是已改县治或为草地,均应归还内蒙古人民,作为内蒙古民族之领土。取消热河、察哈尔、绥远三行省之名称与实际行政组织,其他任何民族不得占领或借辞剥夺内蒙古民族之土地。”这是毛泽东最早为内蒙古划定的地域。他鼓励广大蒙古族进行民族革命战争,直接说“谁敢谓成吉思汗之子孙为可欺也”。在他的号召下,蒙古人共产党乌兰夫,在内蒙古大地奋起反抗日本人入侵,领导百灵庙起义,呼应共产党东征。抗日烽火,燃烧各地。毛泽东东征归来,在延安驻足。历史按照他的步骤演进。西安一夕巨变,张学良逼将抗日。其中,张学良的随身参谋,蒙古人共产党王再天,为西安事变,运筹策划,贡献出自己的力量。毛泽东邀请延安北面的鄂尔多斯高原的蒙古人到延安参观,乌审旗大石砭庙大喇嘛毛罗扎木素,同共产党高级将领,按照蒙古人的古老习俗,结拜为安达。1939年6月29日,成吉思汗陵西迁,途径延安,毛泽东发起延安各界万人举行公祭活动,据信由毛泽东亲自撰写的祭文,赞扬成吉思汗“蒙元太祖,世界英杰”。 1947年5月20日,毛泽东一行转战陕北时,国民党马鸿逵部来犯。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军很不适应马家军轻骑快马,不少威名赫赫的我军将领,都奈何不得。伊盟蒙汉支队二大队在蒙古人云成烈率领下,于靖边芦河渡口,英勇对战,击溃敌军,保卫了毛泽东安全。这也是解放战争期间,解放军对战马家军第一次胜利。在此次战斗之前月余,内蒙古自治区已经在乌兰浩特成立,乌兰夫任政府主席。毛泽东一言九鼎,自治区范围为《对内蒙古人民的宣言》宣布的内蒙古地域全境。内蒙古人民不负厚望,将内蒙古建成“模范自治区。”

null

(延安毛泽东发起公祭成吉思汗) 还在1945年,日寇投降,重庆邀约毛泽东赴渝,共商国是。期间,毛泽东同多年老友柳亚子相见。柳亚子问毛泽东有何诗作,毛泽东拿出《沁园春 雪》。从这点上看,毛泽东显然有备而来。到重庆谈判,毛泽东做了万全准备。他不仅要在谈判桌上战胜蒋介石,而且要在文韬武略上全面碾压蒋介石。否则,如何理解近十年前的旧作,毛泽东提笔写出,一字不差?毛泽东对《沁园春 雪》十分看重,一定要给他一个隆重的出场。重庆,是《沁园春 雪》的舞台。果然,《沁园春 雪》发表,一石激起千重浪。蒋介石被冷不防击到了,《沁园春 雪》展示出作者的文采,气魄,俨然胜券在握,大国领袖,将蒋某人比下去了。蒋介石虽然古文不错,但作词赋诗,完全不是毛泽东对手。仓促之间,他只能发动治下文人,填词作赋,“围殴”毛泽东。但蒋系一干文人,如何有毛泽东傲视群雄的气概?胸襟视野,无法同毛泽东相提并论。更何况属命题作文,无真情实感,佶屈聱牙,生硬不堪。因此,虽然出现了不少《沁园春》,但都给毛泽东《沁园春 雪》作了陪衬,无形中免费宣传了《沁园春 雪》。即使重庆进步文人,中共文笔,如柳亚子,郭沫若,陈毅等相和,也难匹毛词境界。《沁园春 雪》之争,无形中成就了文学史上的盛宴。后来传遍九州,以至于有水井处,即能歌毛词。老实说,同题作文不少,但像《沁园春 雪》这样气吞万里超群绝伦的作品,在文学史上,似乎只有王勃的《滕王阁序》,差可比拟。 关于《沁园春 雪》的话题,一直延续下来。1956年,毛泽东在中南海怀仁堂接见民主人士曹聚仁,期间谈起《沁园春 雪》,曹聚仁说,毛泽东功业“可同成吉思汗相比。”毛泽东谦虚地回道:“那只是作诗而已。”这是世人知道的唯一一次,毛泽东在除作诗之外对自己同成吉思汗关系的态度。可能为了表明这句话不是客气,1958年12月,毛泽东专门给《沁园春 雪》作注:“雪:反封建主义。文采、风骚、大雕,只能如是,须知这是写诗啊。”这个自注,信息量很大。我们最起码可以理解为,《沁园春 雪》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是艺术需要,却不是历史定论。从已知资料了解到,毛泽东最后一次涉及《沁园春 雪》中提到的历史人物,是1964年3月,在一次听取有关问题的汇报时,毛泽东郑重地说:可不要看不起老粗,一些老粗能办大事!成吉思汗,是不识字的老粗;刘邦,也不认识几个字,是老粗;朱元璋也不识字,是个放牛的。可能毛泽东主要的意思,是成吉思汗不识汉字。前文提到,成吉思汗不仅识字,而且会做诗。毛泽东对成吉思汗评价极高,说他能办大事,名列帝王之首。成吉思汗,是毛泽东一生中提到次数最多的中国历史帝王。 一座沁园,千古话题。 沁园春 雪: 表里山河,琼花尽撒,玉屑无边。 使冰涌蓝关,涤荡旧尘;锦覆红梅,绽开新颜。 狼啸喑声,鹿踏弥痕,多少英雄豪气湮。 览八荒,满目绝寸墨,美哉人间。 对简数番思量,看哪个男儿势竞天? 惜阿满煮酒,不过高论;润之咏雪,无非壮言。 成吉思汗,拥炉问鼎,直令万邦朝大元。 今朝事,借无垠素笺,再书千年。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