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能缺钱,谁能救助?

在各类资本系中,无论多么复杂、产业如何交错,都绕不开一个核心的金融平台。经此完成内部资本通联的过程中,往往又隐匿着灰色的资本运作,而宝能公司可以说是资本运作的行家。

2013-2014年间,宝能地产在全国各地四处扩张:赣州太古城、沈阳宝能环球金融中心、天津东丽项目、新疆宝能城、无锡宝能城、合肥宝能城……这些项目总的开发成本合计超过816亿元。

宝能系这几年的运作太过激进,战线拉得很长:“五年时间,投资1200亿元,开发建设40个创新型购物中心,全部统一自持经营”。很宏伟的发展蓝图,然而,却有一个难以绕开的话题:“5年1200亿投资,钱从何处来?”

对此也不难发现,前海人寿在当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

没有人怀疑,前海人寿是匹黑马。宝能公司董事长姚振华2011年9月获准筹备前海人寿,2012年3月正式开业,2013年度规模保费就突破百亿。

“太猛了!从规模保费看,前海人寿用3年时间,做了中国平安花16年才做到的事情。”深圳一保险业人士感叹。

前海人寿可以说是宝能公司前期发展的重要经济支柱,仅2013年,前海人寿便与宝能系存在五项重大关联交易,其分别以1.6亿、7.02亿、2265万、2.7亿、4亿、1.3亿收购佛山宝能49%股权、宝能酒店40%股权、惠州宝能100%股权等资产,总计投资额达17亿。

宝能转行,造车梦只是遮羞布 

某汽车行业资深人士称:“资本是无罪的,进入者成分不重要,行动的轨迹更重要。房地产巨头做汽车,八成以上不靠谱。”

现在看来,这对于转行做汽车的宝能公司来说,真是极贴切的形容。

宝能如今造车,和其保险业务有很大关系,宝能转向汽车产业的选择,一个重要原因是作为其主力业务之一的保险业务因为监管收紧而受挫。

2016年,保险行业资金频繁参与举牌上市公司的行为惊动保监会、银监会、证监会,尤其是隶属于宝能系的前海人寿。2016-2017年,保监会对前海人寿进行了两次处罚。

宝能公司从此业务重心开始转向实业,新能源汽车成为宝能的新目标,2017年12月,宝能出资65亿获得观致51%的股份,奇瑞占股25%,量子公司占股24%。观致正式归属于宝能。

至此,宝能公司也打开了低成本圈地套路的第一步。

宝能以新能源汽车、文旅、物流、产业园等名义,在贵阳、天津、南京、郑州、合肥、广州、西安、昆明、杭州、昆山等城市,合计签约规划控制面积约5175.4万平方米,承诺投资超过2900亿元。其中5个新能源汽车基地规划投资过千亿,规划面积共计约813.4万平方米,产能规划超过230万辆。但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数据统计,截至2018年,全国新能源汽车生产共计127万辆。梳理宝能各地签约和实际开工情况后,明眼人都可以看出其前期项目规划的真实目的是为圈地,而所谓的造车梦也不过是一个明面的幌子和遮羞布罢了。

“宝能化”进入观致,个人崇拜不过是无用功

个人崇拜在地厂商中是常有的现象,但如果将个人崇拜从房地产移植到车企,似乎就有点水土不服了。宝能频频介入到观致汽车的具体运营,使得观致不管是在人事变动还是政策制定上,都有着深刻的姚振华个人风格的烙印:僵硬的做内部结构调整、很多决策并没有如汽车厂商那样经过民主集中制的讨论而下达,而后又摇摆不定。甚至管理层曾一度做出“将总部从上海整体搬至深圳”的指示,但内部阻力太大,无法执行。

满腔热血重金入主观致,不差钱的宝能似乎是要在汽车行业大干一场,但目前看到的现状似乎并非如此,我们只看到了一个重债缠身,毫无生机的“宝能化”观致。

所以我们也不难想象惯于资本运作的宝能,在新能源车上的动作,究竟是一个资本故事,还是真正的“脱虚入实”,可能宝能只是讲了一个如何一步步低成本圈钱的资本运作故事罢了。

null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