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鹏举,解放战争中唯一被俘后枪决的国军将领

郝鹏举于1903年出生于河南灵宝,早年就读于洛阳河南省立第四师范学校,1920年加入冯玉祥的西北军。因为他有一定的文化功底,1925年被任命为西北军干部学校大队长,同年被派往苏联乌克兰基辅兵种混成干部学校学习炮兵指挥。

郝鹏举回国后,被任命为开封西北军官学校上校大队长和第25师炮兵团长。这令他非常恼火,他认为自己文化水平高,又在苏联留学专业学过炮兵,只给一个团长的职位太低了。

1930年,蒋介石、冯玉祥、阎锡山之间爆发了中原大战。这个27岁的年轻军官第一次背叛了培养他的长官冯玉祥而倒向蒋介石,他被任命为由西北军改编的第25路军少将参谋长。

抗日争战爆发后,郝鹏举凭着“聪明机灵、能说会道”获得了胡宗南的赏识,很快当上了第27军参谋长。然而抗战开始后,国民党军在对日作战中一再失利。1941年,自感前途渺茫的郝鹏举二易其主,索性到南京投奔了汪精卫伪政府,先后出任伪军第1集团军参谋长,汪伪政府训练部次长等职。

但是,随着日本战败的趋势越来越明显,郝鹏举在投奔国民党还是共产党的两条路之间徘徊不定。日本宣布投降后,他经过反复考虑,把宝押在了蒋介石头上,第三次易主又投奔了蒋介石,被蒋任命为新编第6路军总司令。

郝鹏举三易其主再次投奔蒋介石后很快发现,他根本融入不了蒋介石的圈子。蒋介石的嫡系们根本瞧不起他,不仅对他非常傲慢,而且常常以“惩办汉奸”的口气来敲诈勒索,还克扣他的军饷,而且有时连武器弹药也拒绝给他补充。

更让他恼火的是,1945年,他的部队被调到津浦路沿线,成为与共军作战的前锋。郝鹏举知道蒋介石不信任他,想让他的部队当炮灰。1946年,陈毅给他指出了利害关系,在我军的强大压力下,郝鹏举四易其主,率国民党军新编第6路军两万余人投奔了我军。

虽然郝鹏举背离了国民党军,但是郝鹏举始终把自己的部队当成一份私人财产,他一面公开宣传自己决心和共产党人一起“为争取民族独立民主自由而奋斗”,甚至公开拒绝了蒋介石给他送来的第42集团军总司令的职务,并宣称:“我今天给了蒋介石一个响亮的耳光!”但同时他又在部队煽动:“官不离兵、兵不离官,总司令不离全体,全体不离总司令,弹不离枪、枪不离身,动我们一人,就全体自杀。”

1947年1月,在国民党军向苏北解放区和山东解放区大举进攻之际,徐州绥靖公署主任薛岳派人给郝鹏举送来了国民党军第42集团军司令官兼鲁南绥靖分区司令官的头衔,诱劝他“立即反正,迅速占领房山至沐阳一线,配合由宿迁北上的国民党军,共同围剿苏北共军,建立奇功,报效国家。否则共军北撤,必将全力解决你们。深望切勿坐失良机,以免后悔”。

在国民党的威逼利诱下,另一方面郝鹏举也认定这回共产党军队在劫难逃,这时如不改换门庭就来不及了。于是他五易其主,1月26日晚,他率部进入国民党统治区。但他很快发现国民党给他的职位仅仅是个诱饵,而且,陈诚命令他立即参加与华东野战军在山东的决战。

然而还没有等郝鹏举反应过来,1947年2月6日,华东野战军2纵发起了围歼郝鹏举北进部队的战斗,到第二天战斗结束后全歼郝鹏举的两个师,俘敌六千多人。而且郝鹏举发现,当我军对他进行围歼时,周围国民党十几万大军,没有哪一支部队前去救他,都在看着他被消灭,他也成了我军的俘虏。

不久之后,我军北撤时,郝鹏举因逃跑被处决。也有资料说为防止意外,负责押送的干部在没有得到上级批准的情况下将郝鹏举处决了,郝鹏举就这样在一片漆黑的无名野地里结束了他可悲的一生。他是解放战争中第一个也是最后一个被俘后被处决的国民党军将领。

延安《解放日报》称:“郝鹏举是中国军阀中著名的反复无常的一个。”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