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颐和园》总撰稿人赵微:给你一个不一样的"颐和园"

文/《颐和园》总策划、总撰稿、制片人 赵微

2006年,在十二集纪录片《故宫》播出两年多后,大部是原班人马的摄制组开始筹拍《颐和园》。那么,一部纪录片,一部历史文化纪录片,一部与曾经热播的《故宫》有诸多共同点的历史文化纪录片,如何才能延续优势,并且寻求突破创新,文史类纪录片能否让更多的受众喜闻乐见,这是拍摄六集纪录片《颐和园》面临的问题。

先看看两处建筑的不同,如果说紫禁城代表“礼”,颐和园则代表“乐”。紫禁城是皇权的中心,政治权力的象征,建筑高大厚重,严谨对称,体现皇家的威仪。走进紫禁城,人们会不由得产生一种压迫感。而颐和园作为皇家休闲娱乐的场所,拥有山水一体的自然风光和南北荟萃的精致建筑,别具一种轻松灵动的气息,人在其中感觉赏心悦目、舒适自如。相比《故宫》,《颐和园》可以有更丰富开阔的影像空间和更轻松有趣的讲述样态。因此,鲜活而生动的故事叙述、新奇而震撼的画面表现、深入而浅出的文化解读,就成为纪录片《颐和园》全片的主格调。

揭秘鲜为人知的故事

颐和园的园林、文物、人物、事件的背后,都有鲜为人知的故事和高深精妙的艺术内涵、文化底蕴。如何让观众看到和感受到这些呢?我们希望用故事支撑结构,用故事串联历史,用故事塑造人物,用故事引出风景、文物。最后,用故事化的语言完成讲述。“故事串”成为片子的结构方式。

发生在颐和园中的最为完整的故事集中于慈禧时期。比如,慈禧在颐和园排云殿举行了六十三岁寿辰庆典,排云殿就是为慈禧祝寿而修建的。以排云殿的建造过程为故事线索,串联起慈禧六十岁前后中国社会的变化、慈禧在颐和园中的生活、慈禧与光绪的关系以及戊戌变法等重大历史事件,使这些内容的表达繁而不乱,顺理成章,而且由于有了故事情节的描述,使得通篇讲述生动明快,引人入胜。一般人大概想不到,清朝末年,颐和园曾是外交活动的主要场所。美国画家卡尔在颐和园中为慈禧画像这一鲜为人知的事件,也被作为展现清朝末年颐和园中外交活动的主要线索。通过卡尔的视角展示了颐和园内帝后的生活和园林美景,同时也反映了清朝灭亡前夕这一特定时期,中国外交、外事活动的概况。讲述1949年之后颐和园的新生时,有个关于佛香阁中大小两尊佛像的很有趣味的故事。大家现在在佛香阁中看到的千手观音佛像,其实并不是原装,它来自北京一所寺庙旧址的夹壁墙中。这大佛头顶上缺一座小佛(化佛),有工作人员想起游人在昆明湖游泳的时候曾经打捞上来一尊小佛,结果拿来放在大佛头顶一试,居然严丝合缝。这神奇的缘分令人惊叹,而这个故事也如同点睛之笔,将古老的园林重获新生这一主题形象而又贴切、自然地生发开来。两尊铜佛故事的线索是走访园内老职工的收获。

颐和园的前身是乾隆建造的清漪园,乾隆时期的清漪园距今年代久远,史料大部缺失,不但形象资料几乎空白,就连文字记载也少得可怜。很多事件的过程、细节已无从考证,只能从现有史料中大海捞针一般寻找故事线索。比如,讲到清漪园修建起因时,我们找到了一个大家耳熟能详的事件作为故事背景,这就是乾隆下江南。借此线索,我们得以比较通俗而轻松地梳理了乾隆修建清漪园的经过和清漪园园林景色与江南风光之间的密切关系。除此之外,从史料和《园志》中的简单记载甚至只言片语中,我们也挖掘出一些细节,充分加以利用。比如,史料中记载了这样一个事件:乾隆四十五年二月,平民侯义公酒后误入乐寿堂,后来,若干官员因为此事受了惩罚。区区三十几字的记载,被演变为一个故事化的场景再现。而这个平民之所以能够轻易进入清漪园,是因为园子三面都没有围墙。本应戒备森严的皇家园林为什么不修围墙呢?由这个故事引起观众的好奇心,然后顺理成章地引出对园林艺术上“借景”这一设计方式的解释。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颐和园疏于管理,经费拮据,运转维艰。怎么才能让观众对此有深刻的印象呢?我从《园志》上发现了这样的文字:1929年,“颐和园招商试办‘自兴渔业公司’,因市民批评停止”。 1930年10月1 日,“招商成立海涵渔业公司,开始捕鱼出售”。1936年,“商人刘毓嘉租用南湖岛开设万寿宫饭店,合同三年。租用石丈亭、佛香阁、石舫三处为万寿宫饭店分号,合同五年,房租外提营业收入20%”。由此,片中有了这样的叙述:“为了赚钱,南湖岛被出租开了饭店,就连佛香阁都开了这家饭店的分号。颐和园还招商成立了渔业公司捕鱼出售,昆明湖变成了一个大鱼塘。”有了这样的故事性花絮,颐和园经费捉襟见肘的窘迫状况一目了然。

复活久已消失的胜景

颐和园的前身清漪园于1764年(乾隆二十九年)建成。1860年英法联军一把大火,让历时十五年建设、几十万工匠的心血物化而成的锦绣华园变成一片废墟。

如何让今天的人们领略到清漪园的风采?我们首先用电脑特技还原了一个立体的清漪园。清漪园相关资料甚少,今日人们看到的颐和园,是慈禧时期由世代营造皇家建筑的“样式雷”家族第七代传人雷廷昌担任总工程师重新修建的。虽然雷廷昌费尽心血重新绘制了图纸,大部分按照清漪园复建,但是受经费短缺的限制,一些建筑被简化了造型,比如万寿山东麓的昙花阁,原来是一座两层重檐楼阁,六角攒尖顶,建筑平面酷似昙花,因而得名。清漪园时,昙花阁屹立在万寿山东麓制高点,在青山绿树映衬下十分醒目。登阁远望,昆明湖全景尽收眼底。而改建后,这座建筑变为单层,十字造型。由于形状不再像昙花,名字也改成了景福阁。单层的景福阁再无法俯瞰全景,成为观雨的场所。而万寿山东麓,失去昙花阁后,也缺少了重要的点景建筑。比昙花阁更不幸的是,还有一些建筑干脆被放弃修复,比如团城岛上的治镜阁以及后山的不少建筑都仅仅留下了些许遗迹。也有一些建筑是清漪园时期没有的,比如排云殿和德和园大戏楼都是为慈禧太后专门修建的。因此,颐和园和清漪园又有很多不同之处。这次我们依据照片用动画复原了昙花阁等一些乾隆时期的建筑,还尝试了三维特效与真实景物相结合的方式,在颐和园实景的基础上用特技合成出清漪园当初的样貌,让观众在屏幕上看到一个最接近真实的清漪园。此外,和如今的颐和园作为单纯的游览胜地不同,当年的颐和园既是山水园林,也是帝后生活的居所。我们不仅要表现静态的景色和文物,还要表现动态的人物居住生活的情景,这才是完整立体的皇家园林形象。因此,片中用“情景再现”的方式,重现了颐和园排云殿慈禧大寿庆典、慈禧与各国外交使节及夫人在园中的外交活动、慈禧和光绪日常生活起居等多个场景,让颐和园的人物和环境产生互动,变得鲜活起来。

《颐和园》的“再现”拍摄有一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几乎所有的“再现”场景都由演员在颐和园的真实环境中展现,是名副其实的“真实再现”。“再现”的场景包括寝宫、殿堂、戏园以及园内各个著名景区。而且,演员的形象通常是背影或被虚化。在这样的拍摄中,人物形象是写意的,是配角,环境是真实的,是主角。而在这样真实的环境中,以真实的文物为道具背景的拍摄,其珍贵程度是任何特技效果都无法比拟的。这使得几乎每一场“再现”拍摄,都兼具故事化叙述和文物展示的双重功能和意义。一些“再现”场景,还成为突出趣味性的手段。比如,慈禧痴迷于来自西方的照相术,从1903年到1906年,慈禧太后共拍摄了786张照片,其中大部分是在风景秀丽的颐和园拍摄的。与在紫禁城中那些表情严肃、正襟危坐的影像不同,慈禧在颐和园拍摄的照片更加多样化、生活化,有各种背景下摆各种pose(姿势)的,有化妆打扮成观音菩萨的,颇似今天的艺术照加cosplay(角色扮演),表现了慈禧作为有血有肉的女性真实生活的一面。为此我们专门拍摄了一场慈禧照相的“情景再现”。由于当时的照相器材过于笨重,需要调整构图、焦距的时候,照相机固定不动,只能是被拍摄的人动。但是太后老佛爷身份尊贵,当然不能自己动,所以照相的时候,慈禧坐在轿子上,太监们要抬着轿子,随着照相师的指令左左右右前前后后地来回移动找准拍摄位置,这场面颇有喜剧效果。

呈现奇巧绝美的园林

游览颐和园的中外游客每天成千上万,让大家眼中熟悉的颐和园呈现出新意,让观众被颐和园的风光所震撼,这是《颐和园》影像画面要达到的目标。

《颐和园》仅是拍摄季节转换的景物变化,就花费了两年的时间。山水草木、自然风光是颐和园独有的特色,也是拍摄的重点。但是,雨雪霜雾、彩虹晚霞等自然景观可遇不可求。在各位摄影师坚持不懈的努力之下,终于捕捉到了多年不见的西山晴雪、柳枝雾凇等珍贵的画面。对摄影而言,角度是关键,为了找到与人们目光和常规航拍都不相同的视角,我们聘请了比利时著名的航拍摄影队,采用国外先进的遥控航空拍摄技术,进行低空航拍。这个摄影队使用FLYING-CAM遥控飞行器,曾经为《007》系列影片等很多好莱坞大片拍摄特效镜头,在20世纪80年代就曾获得过奥斯卡最佳技术奖。我在拍摄《故宫》时与他们相识,但因为种种原因当时未能合作,这次终于弥补了遗憾。在著名摄影师赵小丁指导下,摄影队对颐和园进行了为期4天的航拍。其中,最经典的镜头是,从排云殿缓缓拉出,穿过排云门,又穿过云辉玉宇牌楼,再缓缓升起,俯瞰万寿山全景。小飞机穿过的排云门只有2米多宽,飞机螺旋桨直径为1.8米,让飞机穿过这么狭窄的门,而且要保证建筑和飞行的安全,曾令颐和园方面有些担心。为此,我们先向颐和园领导详细讲解了镜头的设计以及飞行器技术上的可靠性,并让飞行器的发明者兼飞行操控师伊曼纽先生在现场做了飞行操作的技术演示,最终获得了园方的支持。这个经典镜头就这样诞生了。片中,观众还能看到这样的镜头:在德和楼大戏台,随着京剧《三岔口》的演出,镜头从两个京剧演员的近景缓缓拉出,升高,三层的戏台渐次展现,镜头接着升起拉出,远处的佛香阁、万寿山和昆明湖收入视野;画面上先是佛香阁牌匾上“佛香阁”三个字的特写,随着镜头逐渐拉出、上升,呈现出俯瞰的佛香阁的全景。当然,在小型无人机早已普及的今天,比以上更酷炫的镜头拍摄起来也不再是难事,这段航拍经历作为《颐和园》拍摄的花絮,也作为电视技术进步史的印记保留在我们的记忆中。

颐和园既是皇家建筑又是顶级园林,它集传统建筑艺术以及南北造园艺术之大成,是中国古代建筑和园林艺术的杰出代表作。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颐和园的美是由山水建筑、亭台楼榭、花草树木、风霜雨雪、天光云影等所有元素组合而成的,我们不仅要运用电视手段把它的美充分展示出来,还要科普一些建筑、园林方面的知识,让观众不仅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通过画面直观形象地领会其中的知识点,真正领略颐和园建筑园林艺术的精妙、设计建造技术的高超。比如:修建清漪园时为什么要拆除已接近完工的延寿塔改建佛香阁?原因之一可能是延寿塔过于高大突兀,不符合园林艺术中“点景”的要求。而对于清漪园来说,最有气魄的造园手法就是借景于山。清漪园往西,数十里外的西山可为远景,林木青葱的玉泉山及山上的玉峰塔可为中景,山下的绿野平畴和园林连为一体,可为近景。远中近三景,如水墨画一般,景物由远及近,色彩由淡到浓。在远处西山群峰的屏障下,在近处玉泉山的陪衬下,只有58米高度的万寿山小中见大,显得气势非凡。放眼望去,西山群峰和玉泉塔影都凝聚在园林景色之中。借景于山使清漪园成为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中的典范之作。借助一系列画面,观众对“借景”的作用一目了然。片中还有一段展现乾隆皇帝乘龙舟从西直门外的倚虹堂码头出发,沿长河到达清漪园的沿途风景:“水道大部分狭窄而弯曲,最窄的地方仅容一船通过。在水道的尽头,一座拱桥映入眼帘,它就是清漪园的水上门户——绣漪桥。穿过绣漪桥,眼前豁然开朗,展现出昆明湖开阔的湖面。正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放眼前方,就看到了十七孔桥白色的桥身。它连接着昆明湖上的南湖岛。透过十七孔桥的桥孔,可以看到湖东岸的一道石堤蜿蜒到远处的城关,龙船穿过十七孔桥,向西掠过南湖岛之后,昆明湖和万寿山的全景就像一幅展开的画卷呈现在眼前,湖光山色一览无余。至此,清漪园山水一体的完整面貌才尽收眼底。”一路走来,这峰回路转,令人目不暇接的视觉效果就来自古典园林艺术中先抑后扬,步移景换的设计理念。

既熟悉又陌生,既广为人知又鲜为人知。历时近三年拍摄的纪录片《颐和园》力图呈现给大家的是一个不一样的颐和园。今天,我们把形象的《颐和园》变成了文字的《颐和园》,从线性观赏的影片,到可以随时阅览、反复回味的书籍,《颐和园》又被赋予新的生命和价值。您可以忙里偷闲随手翻看,放松身心,也可以好整以暇细读慢品,掩卷沉思。又或者,带这本书去颐和园,以书中文字对照园中实景,揣度当初清漪园君临天下的恢宏气势,领略颐和园前世今生二百多年的风雨沧桑,寻觅园林背后林林总总人物故事的点滴遗迹,参悟山水之间“虽为人作,宛自天开”无双美景的诀窍机关,也会是一种不俗的体验。

本文系中国工人出版社近期新书《颐和园》的序。

《颐和园》,纪录片《颐和园》节目组 编著,中国工人出版社2019年6月出版。

央视纪录片《颐和园》同名图文书,畅销书《故宫》姊妹篇;国内首部皇家园林纪录片,豆瓣评分9.1;获国内外多项大奖;特种纸四色印刷,随书附赠《万寿庆典图》拉页。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