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中兴四名臣”的书法及投资分析(一)——曾国藩

藏家应该把握艺术市场发展的外在规律,并熟识美术史发展的内在规律,以艺术市场的横向坐标来初步筛选书画投资的对象,以美术史发展的纵向坐标来把握该投入多大的资金来进行或长线或短线的关注与追逐。相反,笔者一贯反对看似“嗅觉灵敏”的投机性投资,看到哪个书画家目前在看涨就投资哪一家,靠耳朵来听,靠人脉资源来打听消息的投资模式。事实证明,纵观自九十年代初拍卖业兴起以来,没有一个成功的藏家没有自己独特的投资理念。

在笔者看来晚清至民国初年将会是未来书画市场一个很大的潜在市场,而集重臣、学者、书法家于一身的“晚清中兴四名臣”更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在本文的撰写时,笔者总是希望在对某位名家或特定书画团体的价值分析时,加入适量的书画收藏规律的阐释,希望获得以点带面的效应,而不满足于那种“透露信息式”的推介模式。

那么,以曾国藩为代表的“晚清中兴四名臣”目前的市场行情如何?又有哪些值得藏家朋友注意的投资新攻略呢?

曾国藩

投资新攻略一:不一样的类型采取不一样的审美标准。

随着社会的进步,收藏投资的理念也在悄然发生了变化,一方面是主动地变,另一方面是相对被动地变。前者的变化是由于收藏投资的动机已经不仅仅局限于视觉上对单一的、“漂亮”的风格的观赏,更包含着对各种风格样式的审美转向。后者的变化主要是由艺术品的稀缺和价格不断攀升所造成的,在艺术品尚未火爆的时代,有充裕的空间对藏品进行选择,甚至进行系统化收藏;但以目前的态势来看,能得到片纸只字已经不易,特别是新晋成为藏家的朋友,更需要对不同的门类和不同的风格具有极强的审美消化能力。书法的类型大致可以分成三类:第一类主要是指专业书法家的作品;第二类是指学者型书法家的作品;第三类是指政要官员书法家的作品。

按理来说,古代最顶级的大家一般兼有这三个特点,比如王羲之,既是右将军,又是大文学家,同时又是大书法家;颜真卿,既是鲁国公,又是“懿文硕学,百氏之宗”,同时更是一代书法宗师;刘墉,既是乾隆朝的宰相,又是学富五车的文坛代表,更是行书的一代大家……

这本在古代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到了后来,由于各种原因,三种风格便逐渐分离,使得我们在欣赏三类作品时需要不同的审美视角。藏家应该学会用如下的思维方式来考量书法家:

专业书法家主要的注意力应放在点画的质量、字的间架结构和章法的变化上,重在考量其传统的功力和个人在书法史上的位置;学者型书法家应主要体会作品的内容和书卷气上,重在体会书法家独特的书风气质,不必要用传统书法家的标准作为单一标准;政要官员书法家则重要体会作品的气度和格局,他们的点画或许不太精致,结构不够结实,章法或许单调,但透露出的庙堂气和舍我其谁的霸气往往是专业书法家不具备的。总的来说,专业书法家着重审美的涵咏;学者书法着重文心的滋养;政要达官显着重快阔的格局。

回到本文的推介主角之一——曾国藩。曾氏的行楷书从欧阳询、柳公权出,特别是吸收了宋代黄庭坚的伸展之势,同时还保留了馆阁体的敦实。用笔朴实至极,起笔收笔不做过多的提按变化和不必要的萦带。与他的为人一样,儒雅、老成而极具城府,整个风格舒展大方又绝不张扬,同时不乏骨气。曾国藩是比较典型的政要官员书法,他的字并没有太强的风格特征,也不能从书法史的贡献来对他进行考量。作品往往在极为有限的墨色对比和粗细对比中寻求微妙的变化。

从上表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曾国藩的书法已经处于一个比较高的价位,精品几乎都要超过百万元,并且成交的公司都是清一色的大型拍卖公司,足见他的作品在拍卖场上已经取得举足轻重的地位。并且高价出现的年代绝大多数都是最近三年,而不是市场火爆的2010、2011年前后。此外,价格增长的间距匀称,说明市场对不同品质的区分率极高,也体现了比较成熟的市场规模。

曾国藩在市场上的赝品很多,基本的问题分成几种情况:一,用各色彩笺书写;二,纸张质量不够讲究;三,没有任何题记的光头穷款。

平心而论,对于这种非专业的书法家且风格以平稳见长的路数来说,造假的难度不大。这时造假者便会动用各种心机去仿造曾氏最高价的作品或最常见的类型。比如第一种用各种彩笺来书写情况最多,虽然效果赏心悦目,但目前新造的彩笺往往胶矾较大,墨水写上去会浮在纸的表面,看上去泛着贼光;而如果纸张过于破烂或品相较差的,多半也是赝品,试想一品大员的手笔,且一般都是赠送给同级别的朝廷大员,纸张一般都会使用高质量甚至清廷的库纸;第三种情况也十分多见,曾国藩的对联一般都会落上上款人、创作时间、加上“涤生曾国藩”几个字。假如只有一个“涤生曾国藩”的穷款,且纸面上尚有富裕的题字空间,这样的作品就非常值得怀疑。

内容节选自《收藏投资导刊》杂志2017年12月刊总168期,作者杨艳丽。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