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不果腹到时尚享受的华丽转身,野菜变形记

人们食用野菜,最早是为了度饥荒。明《救荒本草》收载可食植物414种。明《野菜谱》收录救荒野菜60种,且每种野菜附诗一首,意蕴凄苦。比如芡实,俗称鸡头米,为睡莲科植物芡的种仁,是益肾补脾的中药,淀粉含量很高,可食用。李时珍曰:“深秋老时,泽农广收,烂取芡子,藏至囷石,以备歉荒。”又曰:“ 芡可济俭歉,故谓之芡。”

如今,对于很多地方来说,食不果腹的年代早已结束,食用野菜已成为一种时尚的享受。这些来自山野的植物,不但已经进入了普通百姓的餐桌,更登堂入室,在众多名厨手中脱胎换骨,成为席间佳肴、名副其实的山珍野味。

野菜大多远离喧嚣的城市,生长于山林野郊,有着纯净的品质,未受到现代工业和农药化肥的污染。它营养丰富、清新可口,不仅含有人体所必需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而且植物纤维更为丰富。有的野菜,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含量比栽种蔬菜高出几倍甚至十几倍。

万兆五百年整理,万兆五百年整理,用心做野菜。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