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营德军一天攻陷苏军重镇,俘虏上万苏军,自身仅伤亡10人

1941年6月22日凌晨,数百万德国及其仆从国士兵越过边境线,向苏联发起了进攻。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最为残酷的一场战争——苏德战争爆发了。在这场被德国方面命名为“巴巴罗萨”的军事行动初期,德军利用突然袭击和“闪电战”等诸多优势,迅速打垮苏军的边境防御部队,深入到苏联的腹地。

党卫军第1“阿道夫·希特勒警卫旗队”师在南方集团军群的序列内投入到这场空前惨烈的战争当中,作为以希特勒本人的名字所命名的精锐部队,它的征兵标准相当苛刻,其战斗力也极其强悍:该部在突破“斯大林防线”、乌曼包围战、黑海-亚速海沿线的作战行动中表现都非常突出。截止到1941年10月初,“警卫旗队”师已经占领别尔江斯克,并继续沿亚速海向高加索的门户、南部重镇罗斯托夫方向突进。在前往罗斯托夫的道路上,德军还需要敲掉两颗重要的钉子,那就是沿海城市马里乌波尔和塔甘罗格。这两个任务均落在“警卫旗队”师的囊中,而该师上至师长泽普·迪特里希下至普通士兵,都认为在当时苏军兵败如山倒的大环境下,攻占这两座城市是顺势而为,如探囊取物般容易。

null

■1941年“巴巴罗萨”行动期间,“警卫旗队”师师长迪特里希(右)与该师侦察营营长“装甲迈尔”(左)在一起研究进攻方案,两人都蓬头垢面,可见当时的战况非常紧张激烈。

10月7日晚间,“警卫旗队”师侦察营在经过数日的激战和行军后,得到了在友军掩护下休整一晚的机会。营长库尔特·迈尔少校此时却难以入眠,他是党卫军的一员悍将,有着“装甲迈尔”的外号,也是“警卫旗队”师师长迪特里希极为器重的心腹爱将之一。迈尔的侦察营作为全师的先锋,将在第二天担负夺取马里乌波尔的重任,而最近几天从空军反馈的消息反映,越来越多的苏联溃兵正在向那座城市集中。虽然得到“警卫旗队”师下属的一个三号突击炮连和一个88炮连的支援,但迈尔清楚明天的目标势必将是一快难啃的骨头。

10月8日凌晨4点,突击炮的低沉轰鸣和摩托车清脆的突突声将迈尔少校撵出他的睡处,发动机的噪音在他的耳里就像音乐般动听,他已睡意全无,来到屋外。为了出色完成当天的全部任务,迈尔决定由第1连担任先锋部队。前锋连在装甲车和反坦克炮的支援下轰鸣着全速冲在营主力前面,到预定地点后稍做停留等着主力跟上,营主力则在前锋连后面匀速行驶,这里的地形非常陡峭,树木稀疏,只有在一些居民点才能看到一些新栽种的果园。在出发的前20分钟里,侦察营一直未受干扰地在宽阔的土路上行驶,既没有被遗弃的装备也没有掉队的士兵显示出这是一条苏军撤退的路线。

null

■“巴巴罗萨”行动中乘坐桶车、全副武装搜索前进的“警卫旗队”师侦察营前锋组。

迈尔的侦察营已经驶入新一天的晨辉中,从早晨5时起他们就做好了随时遭遇苏军防御炮火的准备,但直到7时45分才在一个名叫曼古什的小镇附近遭遇苏军抵抗。第1连在连长布雷默中尉的指挥下,立即离开前进队列向苏军发起进攻,并从右侧冲过该镇。曼古什的全貌很难看清,她散乱地沿着一片起伏地带横亘于德军前进路线的两侧。进攻期间跟随着前锋连的迈尔不断在房屋之间和庭院里看见苏军步兵,但第1连没有时间彻底扫荡镇子,因为前方还有更大的目标吸引着他们,随后跟进的侦察营其他步兵部队会完成消灭残敌的任务。前锋连在迈尔的授意下绕过小镇,马不停蹄地继续前进,边走边打。

随后,第1连在曼古什以东2公里处发现了一片构筑良好的苏军野战防御工事。这是环绕马里乌波尔的外围防线,在德军部队的快速穿插下整个防线已经不再稳固,但它现在至少能为一些退散到这里的苏军后卫部队提供一个自保的场所。这处阵地沿着一条横亘在前锋连前进道路上的山脊而建,完全而又彻底地截断了德军的前进势头。迈尔少校决定再次利用一种非常规战法发起进攻,第1连的步兵将在炮兵和所有重武器的火力掩护下直接从苏军阵地背后冲上山顶。担任此次突击任务的掷弹兵们被责令只有在推进到距离苏军500米以内的时候才能开火,向敌人防线后方发起致命一击,而刚刚赶到的一个装甲车连则组成跟进部队,在突击炮的火力支援下杀向苏军阵地两翼。

null

■遭遇苏军后,“警卫旗队”师侦察营前锋组的官兵下车投入战斗。

null

■模型彩绘,1941年东线战场上配合装甲掷弹兵向前突击的“警卫旗队”师三号突击炮,著名的装甲王牌魏特曼当时就是“警卫旗队”师突击炮部队的一员。

进攻的命令通过呼喊和摩托车传令兵下达下来,随后迈尔来到正在为向山顶冲刺做准备的第1连连长布雷默身边鼓劲,随后后者一马当先带领这支部队向山脊冲锋。三号突击炮跟在第1连后面隆隆前进,不停地向守军发炮,迫使他们蜷缩在地。第1连片刻之间就冲到了山脊阵地上,一举将其突破,跟进部队也随即扑上将苏军向两翼压缩。

苏军很快从德国人的突袭中清醒过来,他们猛烈还击,恶战还在持续,尤以公路右侧的战斗最为激烈。一名年轻而又英勇的苏军政委在那里反复鞭策着他的部队,他不仅用喊声激励手下,还以身作则带领士兵发起反冲击。“装甲迈尔”这样回忆到那名苏军政委的结局:“我永远也不会忘记这个人的最后一刻,他站直身体,向马勒的尖刀班投出了几颗手榴弹,随后神情庄重地将最后一颗扔在身前的地上,将身子压了上去。爆炸将他的身体猛地炸飞起来,变成破碎的尸块洒落在地,这就是一个狂热者的结局。”

在刚刚占领的阵地中德军抓获了300多名俘虏,还逮住了几个炮兵连的装备。侦察营后续的部队此刻也已赶到,他们肃清了曼古什镇内的所有苏军。苏联战俘们说,他们已经接到命令向罗斯托夫撤退。迈尔听过后认为时间紧迫,他的侦察营必须继续急进,必须趁着苏军仍在撤退路上的时候狠狠打击他们。

上午9时30分,侦察营终于抵达马里乌波尔近郊,迈尔站上了公路右侧的制高点,向下观察前方几公里之外马里乌波尔的城市轮廓,公路笔直地通往该城。起初,迈尔的望远镜视野中不见人影,只在城郊看到有一处路障和几辆来回穿梭的装甲车。接下来,迈尔看见一条绵延了足足有好几公里的苏军纵队正在从东北方向进城,炮兵还离开队伍,面朝德军的方向展开了射击阵地。另外在西面,也正有另一支苏军队伍沿着别尔江斯克至马里乌波尔公路在向城里赶。迈尔心里明白,参照地图所示,如果这两支纵队想继续向东撤退,那苏军必将会用到马里乌波尔城内的一座桥梁。

 

null

“装甲迈尔”死死盯着正在蜿蜒前行的两支纵队看了好几分钟,做不出一个决定。这座拥有庞大钢铁厂、造船厂和机场的巨大城市让迈尔少校印象深刻,情报显示那里驻守着一个整师的苏联军队,同时还源源不断有后撤的部队加入。东边的那支苏军纵队一直延伸到侦察营左前方的地平线后,黑压压的队伍不慌不忙,迈着整齐的步伐走向城市。面前苏军的总实力不会低于14000人,迈尔少校的心里在打鼓:以侦察营不到1000名士兵的力量,向这么庞大数量的敌人发动进攻是不是太异想天开了?

这时城里不断地有飞机起飞向东飞去,这一幕让迈尔有了新的想法:“这是否是对我们应该冒险进攻的一个明显暗示?飞走的飞机难道不是意味着该城被放弃了么?”以往在这种难以抉择的时刻,迈尔通常都会来到尖刀排听一听他的部下们的声音。如果一个计划“不好”,如果它看起来并无成功把握,那么他的前锋摩托兵就会要么冷漠地看着他,要么心烦意乱地摆弄自己的武器。但如果有一丝胜利的气息,迈尔就会感觉到他们愿意进攻,并且感觉到他们无法形容的那种战斗渴望,迫使他发出进攻命令。

null

■一张“装甲迈尔”的著名照片,表现的是1941年东线战场上他与部下们在商讨作战任务。

8日那天尖刀排的指挥官是泽普·马尔,此人是“装甲迈尔”的老部下,他先对迈尔点了点头,再随便敬了个礼,又用力地吐了口烟。第1连连长布雷默平静地看着迈尔,迈尔后来回忆说:“我从他眼中看见了一种愿意跟随我到天涯海角的决心。”周围的士兵脸上都没有迟疑或丝毫的不高兴,大家都在等着继续追击的命令。迈尔认为士兵们在过去众多战斗中获得的本能和经验让他们对胜利充满了信心,他们的信心和对“装甲迈尔”的信赖,以及迈尔对他们能力的充分信任都驱使着他下定决心——全速进攻!让所有的胆小统统见鬼去吧!

9时45分,当尖刀排启程的时候,苏军的第一轮炮弹也砸在了侦察营队列的附近,但是这些零星的炮火丝毫不能阻止德国人的迅猛推进。侦察营的步兵炮和配属的88炮连立即回击苏军炮火,并对机场的起降作业进行火力封锁。行驶途中迈尔注意到了马里乌波尔城郊公路两侧的野战工事,从那里而来的机枪子弹呼啸着飞过德军头顶,还有一些迫击炮弹不断落在他们身后的黑土地上。

“装甲迈尔”侦察营的上百车辆一起朝着马里乌波尔狂飙,扬起漫天的尘土,这样的推进简直势不可挡,导致苏军以为攻城的是一支德军主力部队。苏军对“装甲迈尔”发起的突然进攻可谓完全出乎意料,马里乌波尔的苏军指挥部认为德军的前锋部队还远在数十公里之外,他们根本没有料到该城会遭到“大批德国装甲部队的猛烈进攻”,因此在城市周边的防线上只有少数部队对德国人进行仓促还击。

公路上有处没有完工的路障,守路障的苏联士兵被一通突击炮的炮火掀翻在地,侦察营的摩托化步兵坐在车辆里,从公路两侧向城市飞奔。公路左侧仅仅几百米外,一架苏军的战机突然拔地而起,擦着屋檐低飞向东消失不见。没有一架飞机向德国人射击,迈尔心里还纳闷——难道苏军连给飞机装弹的时间都没有了吗?

null

■配合“警卫旗队”师掷弹兵杀入马里乌波尔近郊的三号突击炮,从战车后部可以清楚地看到“警卫旗队”师的师徽标识。

与其他苏联城镇形成鲜明对照的是,马里乌波尔城郊耸立着大片高层建筑,沿途居然见不到一棵树或一幢小房子,这种骤变令德国人称奇,感觉很压抑。前锋排越过第一排建筑后把车停了下来,准备以步兵模式继续前进。“装甲迈尔”本人也很想跳下他的装甲指挥车去找处掩体,因为他感觉周围这些高墙像是要把人压扁似的,但是他的驾驶员彼得驾车冲进了一个圆形广场,迫使迈尔赶紧将思绪收回。

弗里茨·巴格尔萨克上士的装甲车跟随着“装甲迈尔”的指挥车,也突进到广场上,眼前的场景让德国人目瞪口呆:这个巨大的圆形广场上正聚集着大量卡车、拖拉机、马车和几千苏联士兵,有轨电车也正朝德国人的方向驶来。一辆消防车的云梯突然横在迈尔等人的装甲车面前,该车被人横在了街上作为路障使用,巴格尔萨克的装甲车立即用高爆弹将它打成两截,随后广场上回荡起摩托车兵恐怖的机枪扫射声。

null

■1941年10月8日,“警卫旗队”师侦察营突入烟火弥漫的马里乌波尔市区,这张照片由当时一起进入市内的随军记者所拍摄。

着火的苏联士兵纷纷从消防车上跳下,像火炬一样跑过宽阔的广场。一个油桶也被击中,猛烈的爆炸让周围十几个俄国兵都变成了火球。惊恐的人群疯狂践踏着脚下的一切争相向广场周围的街道夺路而逃,德军接着继续前进,起初还是缓缓而行时走时停,然后就加速前冲,将街口全部封锁。现在轮到突击炮开始向拥挤的街道发炮,正在涌进城里的苏军纵队表面上的井然有序已经荡然无存,被打得七零八落。为了尽快占领通往罗斯托夫的公路,迈尔驱使着手下像蝗虫一样穿街过巷直冲而去。

null

■“装甲迈尔”在马里乌波尔战役中身穿摩托车手防护大衣、手拿步枪指挥战斗的影像,这张照片后来被德国宣传机构作为杂志封面。

null

■著名模型封绘作者沃斯泰德的作品《马里乌波尔1941》,表现的是“装甲迈尔”率领侦察营攻入马里乌波尔的场面,背景是“警卫旗队”师的三号突击炮与一号坦克歼击车。

广场上散布着冒烟的残骸,大群的苏军已经消失不见,只见正哀号的伤员和一动不动的尸体躺满一地。为应对可能继续的战斗,一幢街角房屋被迈尔当成了指挥所,他命令布雷默的第1连负责朝马里乌波尔以东的塔甘罗格方向实施压迫。截至13时10分,第1连开进了马里乌波尔以东2公里处的萨尔塔纳村。除一支数量约3000人的苏军纵队逃出马里乌波尔,沿公路向东夺路而走之外,迈尔的侦察营在该城一共俘虏了超过11000名苏军,相当于一个整师。

null

■1941年10月10日,“警卫旗队”师侦察营马不停蹄地向马里乌波尔以东追击逃散的苏军。

当迈尔的侦察营报告称马里乌波尔已经攻陷时,“警卫旗队”师师部的答复如下:“肯定搞错了。你们指的只不过是曼古什。”确实没错,这座城市已经被一群德国掷弹兵以一次大胆突袭拿下,速度在此再次战胜了迟钝和优柔寡断。侦察营当天胜利的代价是4名士兵阵亡,同时1名军官和5名士兵负伤。随后抵达的“警卫旗队”师后续部队接管了城内的扫尾工作,并将安全区向东扩展。迈尔带领一些德军军官满怀惊讶地参观了马里乌波尔城郊巨大的亚速海造船厂,其厂区在海岸上延伸了数公里,配备着现代化的制造设备,整个工厂已经完好无损地落入德军手中。

null

■在马里乌波尔之战结束后,“装甲迈尔”(中间站立者)参加侦察营阵亡官兵葬礼。

在马里乌波尔陷落6天之后的10月14日,“警卫旗队”师一鼓作气攻占了塔甘罗格,德军南方集团军群的“亚速海之战”也告一段落。在这次战役当中,超过10万名苏军被俘,此外德军还缴获212辆坦克装甲车和672门火炮,通往罗斯托夫的所有障碍都已经被彻底扫清。至此,“巴巴罗萨”行动中德军掀起的“闪电战”狂飙依旧还在继续,直到2个月后在苏联首都莫斯科城下才得以被终止。

null

■1941年10月18日,“装甲迈尔”(左手前指者)和“警卫旗队”师师长迪特里希在塔甘罗格前线,“巴巴罗萨”行动中德军掀起的“闪电战”狂飙还在继续。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