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见珍宝——菱花水银铜镜

古代的镜子用青铜制作,一般作圆形,照脸的一面磨光发亮,背面大都铸有钮和纹饰。就考古发现看,出土铜镜时代最早的为甘肃广河齐家坪和青海贵南尕马台齐家文化的铜镜。齐家文化距今约四千年左右,学者们认为它的下限应与夏王朝接近。

战国时期铜镜开始盛行。形制轻巧,背面有的无纹饰,有的饰单层或双层花纹,钮细小,无铭文。西汉至东汉前期的铜镜逐渐厚重,纹饰有几何图案、神人和禽兽纹等,钮多作半球形或柿蒂形;开始有铭文,内容多是通俗的“吉祥”语,王莽时的镜有纪年铭文。西汉时还出现所谓“透光镜”。东汉中期至魏晋, 有的镜背呈浮雕画像或神兽的镜, 钮座有的作蝙蝠形。到唐代,除圆镜外,更出现菱花镜、八棱镜、带柄手镜等多种式样,纹饰有花蝶、葡萄、鸟兽、人物故事等。 还创造了金银平脱螺钿的装饰。宋代多菱花镜, 纹饰以缠枝花草、牡丹等为主,常附有制镜作坊的标记。其中以菱花镜最为珍贵。清乾隆后,铜镜渐被玻璃镜所代替。

罕见珍宝——菱花水银铜镜

宋代铜镜注重实用,不崇华侈,器体轻薄,装饰简洁,形状仍以圆形为主,亦有方形、弧形、菱形以及带柄等多种形式。

背面多铸有花鸟鱼虫、人物故事、山水楼阁等图案纹饰,亦有光素无纹者。图案处理常采取隐起、阳线并用,以线的韵律、节奏来增强纹饰的起伏与重量,克服了因体薄而造成的轻浮单调的感觉。其中的动植物图案,形象准确,姿态生动,构图丰富多变。山水人物图案的构图处理富有绘画效果。宋代铜镜多产于湖州、抚州、成都等地。在冶铸方面。宋代铜镜的合金成分发生了变化,这带来了铜镜质地、色泽的变化。宋代铜镜大部分为黄铜质,含锡量明显减少,而含铅量大增,这样的合金成分一直影响着后世的铜镜,这也成为鉴别宋代乃至以后各朝代铜镜的重要依据。

罕见珍宝——菱花水银铜镜

一、古代以铜为镜,映日则发光影如菱花,因名“菱花镜”。《埤雅·释草》:“旧说,镜谓之菱华,以其面平,光影所成如此。”庾信《镜赋》:“照日则壁上菱生。”《善斋吉金录》有唐菱花镜拓本,形圆,花纹作兽形,旁有五言诗一首,首句云:“照日菱花出。”即出于庾赋。杨达《明妃怨》诗:“匣中纵有菱花镜,羞对单于照旧颜。

二、指古代铜镜中一种花式外形的镜,或镜背刻有菱形花纹的镜。亦称“菱镜”、“菱花”。唐代以前铜镜,外形多圆形,少数为方形,唐宋时期各种花式镜流行。菱花镜一般是指形制为菱花外形的铜镜。

罕见珍宝——菱花水银铜镜

此件拍品菱花水银铜镜直径11.8厘米取铜为材,呈菱花口形,共八瓣,宽素边,半圆钮,背面刻有楷书铭文“湖州真石家念二叔照子”镜面光滑细腻。铜镜纹饰如此细腻者极为少见,铸造工艺精湛,保存完好,品相上佳,当为此类镜中之极品,具有极高的收藏与投资价值。

铜镜是古人整束衣冠,修饰仪容的生活用具,起始于商周,汉代盛行,唐宋流行,明清衰落。迄今已有三千年的历史。铜镜尤其注重纹饰展示,所以也是古代室内一种很重要的陈列品,拍品直径:11.8厘米置于室内,既可正衣冠,又可添增一份古朴雅致。此拍品来源于江西资深藏家之手,将上于阿联酋迪拜拍场。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