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子的盖头》:时代的阵痛,小人物的悲歌

去年,票房口碑双丰收的《我不是药神》将国产现实主义题材电影推向了新高度。之后《江湖儿女》、《找到你》、《无名之辈》、《狗十三》等多部戳人心底的影片都获得了极高的关注和多方好评。

这些带有批判性的现实主义作品,贴近百姓生活,直面社会问题,极易引发观众的共鸣。


由于对社会底层、特殊人群的生活描述过于真实、直接、赤裸裸,其话题太具敏感性。多数反映底层小人物挣扎的现实主义题材电影不为大众所熟知,被关注也是因为和国际电影节联系在一起。

由鲁坚执导并担任总制片人兼编剧,邬君梅任艺术总监,邬超任制片人,王挺、徐岑子领衔主演,刘孜、吾晟赫、彭波联袂主演的电影《麦子的盖头》未映先火,在海内外屡屡获奖备受赞誉。曾与良心爆款《我不是药神》一同入围第42届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同台竞技角逐大奖。


电影《麦子的盖头》发生在世纪之交的中国贵州省北部山区,围绕着一个农村女性的婚姻和情感,展开一段关于欲望与真情、谎言与真相的另类爱情故事,展现了社会发展进程给国人的传统生活方式带来的冲击和阵痛。

留守妇女生存现状

上世纪90年代以来,农民持续大规模进城。男人外出务工,留下妻子留守农村,看护老人和孩子。与丈夫的长期分居,让农村留守妇女的婚姻和生活面临巨大的冲击。

影片里的麦子饱受性骚扰的困扰、婚姻家庭危机、维权意识淡薄、身心健康受损等诸多困境。

路边显眼的标语:“进城打工挣钱忙,千万不要乱上床”也意在宣扬提醒在外务工人员对婚姻和配偶保持忠诚。

女性的商品化

马豆根因为赌博欠债把麦子抵押给老于。在他眼里,妻子是私有财产,可以做赌资,可以随意处置。

而这些偏远地区的农村女性,固守着传统思想的束缚,依赖听从男人的摆布。麦子在得知抵押还债的事情后,决定要用身体还钱,自愿沦为被交易的对象。

阶层分化下的利益矛盾

采石场发生安全事故后,场主老于不急不慌,他信奉钱能摆平一切,在他眼里赔钱都是小事,保住矿场是大事。

死者家属闹到了乡镇政府,身为基层干部的镇长不仅没有彻查此事给百姓一个交代,反而怕事情搞大闹到上头,想要尽快息事宁人。在他看来赔钱是小事,保住官位才是大事。

失去丈夫的家属脸上没有一丝伤心,只顾着多索要点赔偿金。对于生活贫苦的普通百姓来说,死者已矣,拿到手的钱才是最实在的。

城市化中的“失语”一族

造成麦子悲惨命运的侩子手马豆根,导演鲁坚只保留了其开场的一句台词。

导演也没有为采石场民工设计台词,虽然他们为社会的建设和发展做着贡献,却没有话语权,没有发声的权利,沦为城市化中的“失语”一族。

转型时代下的缩影

面对爱人的抛弃、老于的欺骗和谎言,麦子用绝食、殉情的行为表达她对命运的抗争,折射出底层人物遭遇困境时的无助、无奈与软弱。

主人公麦子的命运是转型时代下底层人物的一个缩影。

电影《麦子的盖头》以独特的视角和浓郁的色调,对中国社会转型所带来的生活、思想、道德观念的变化进行了细致深刻的关注。

即便是在当下的中国农村,留守妇女依然是一个庞大的社会群体。

将妇女视为商品赌资进行抵债交易,也一直都是严峻的社会问题。

发生矛盾利益纠纷时,当事人一般还是选择私了的方式解决。

在生存利益与真相真理、道德之间,大多数人会选择沉默,或者选择做一个盲从的帮凶。

影片《麦子的盖头》运用简单的电影语言,还原最本真的世界。直面现实社会,关注中国乡村环境里普通人的生存艰难, 同情他们为改变命运付出的身体与精神的双重血泪,也对农村社会沉滞落后的状态表达了深深的忧虑和深度的反思。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