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中元节十二时辰

火了将近两个月的《长安十二时辰》终于大结局了。 这部剧用了整整48集,却只讲了一天里12个时辰的事,

火了将近两个月的《长安十二时辰》终于大结局了。

这部剧用了整整48集,却只讲了一天里12个时辰的事,构思可以说是非常新奇巧妙。同时,全剧无论是台词还是道具,都可以看出剧组的用心和细致。

《长安十二时辰》的故事发生在唐天宝年间长安城的上元节,而故事之外我们今天将要迎来的,是 农历七月十五日中元节,也就是俗称的鬼节 。

那么唐代长安城的中元节,又会是什么亚子的呢?会像现在一样,天一黑大家就待在家里不出门,生怕在街上遇到什么长发披肩的陌生小姐姐之类的吗?

当然不是!!!

浪如唐代长安人,怎么可能因为怕遇见鬼就这样窝在家里,放弃这一天如此美丽的月色呢?可以毫不夸张地说, 唐代长安城的中元节,根本就是一次狂欢盛会,其热闹程度完全不亚于上元节。

首先,我们来捋一捋,在唐人的心目中,七月十五到底是个什么节日。

农历七月十五的叫法有很多,七月半、中元节,还有现在主要见于日本的盂兰盆节。这不同的称呼,其实代表的是儒释道三种思想教派对于这个日子不同的定位。

简单来说,儒释道三家都把农历七月十五定成节日,但是名头却不相同。就好像我们现在每年的3月21日,同时是世界诗歌日、世界睡眠日和世界森林日等等约10个节日一样,日子是同一天,节却各不相同。

农历七月十五也是如此。这一天其实共有三个节,却刚好都在同一天。其中我们现在最常说的 中元节是道家的节日;俗称的鬼节、祭祖节,可以算儒家的节日;而盂兰盆节,则妥妥是佛教的节日。

先来说儒家的七月半。它发源自儒家祭祀活动“秋尝”。在上古时代,我国先民一年当中有四次大型的祭祖活动,春曰礿(yuè),夏曰禘(dì),秋曰尝,冬曰烝(zhēng)。秋尝就在每年农历的七月十五日前后。

这个时候正好入秋,作物刚刚成熟,人们会用新收获的食物来祭祀祖先,告慰祖先的灵魂,祈求祖先的庇佑。这一传统一直流传了下来,慢慢发展为了七月半祭祖的活动。

然后再说说中元节。在道家的世界观里,存在有三位天神,名字叫“三官”:天官、地官和水官。他们的生日,分别是每年农历的元月十五日、七月十五日和十月十五日,按时间顺序被定为上元节、中元节和下元节。

三官大帝像

因此在道教的中元节,就是地官大帝的生日。地官大帝的人设是赦罪,也就是赦免民众犯下的罪恶。所以在道教中元节的这一天,信徒们需要开设道场,通过斋醮活动来向地官大帝忏悔,祈求他能宽恕自己。

而所谓盂兰盆节,则来自于佛经《盂兰盆经》的故事。盂兰盆即梵文ullanbana的音译,意思是“救倒悬”,也就是拯救危难。

传说释迦牟尼有一个弟子叫目连,其母亲非常贪婪奢侈,死后堕入了佛教六道里最差的饿鬼道。目连看到自己的母亲每日在饿鬼道里受苦,非常心疼,就请求佛祖宽恕救度她。于是,佛祖要求目连在每年七月十五日那天,用一个大盆装上百味美食,用以供养十方僧众,以此来抵消母亲犯下的罪孽。

京剧《目连救母》剧照

佛教徒根据这一传说故事,将七月十五日定为了盂兰盆节。在这一天,信徒会在一个叫做“盂兰盆”的盆上加上各种装饰,并在其中放上各种美食,放在寺院里供奉,以此为自己的父母祈福。

所以在佛教那里,七月半和鬼没啥关系,就是一次热闹非凡的大型法会。 而唐代长安城人所过的中元节,很大程度上就是这个盂兰盆会。

其实盂兰盆会早在南北朝时期就已经出现了。然而因为唐代佛教十分兴盛,唐人大都笃信佛法,再加上“盂兰盆”的故事,与汉族的孝道观念以及七月十五日祭祖的传统都有所关联,所以“盂兰盆会”也就逐渐深受唐人的欢迎,每年七月十五日都会吸引大量的人参加。

因此唐代长安城的中元节十二时辰

大概会是这个样子:

卯时至辰时(5点至9点)

起床,梳妆打扮,采买供养盂兰盆所需要的各种鲜花、蔬果,以及装饰盂兰盆所用的各种饰品。

巳时至午时(9点至13点)

将买好的货品送至自己最喜欢去的寺院,吃个午饭然后回家。由于盂兰盆的精美和华丽程度,是普通民众难以担负的,所以每年盂兰盆节之前,长安的各大寺院都会提前在寺中设置一个大型的盂兰盆,民众根据自己的能力随喜功德,在盂兰盆中放入准备好的鲜花、果品及其他食物。

未时至酉时(13点至19点)

在家睡个午觉,梳洗打扮一番,再喝喝茶、下下棋,帮爱豆做做数据,等到吃过晚饭天黑之后,去寺院中参加活动。

酉时至子时(19点至0点)

天黑之后,去参加中元节盛会。七月十五这一天晚上,长安人都会走出家门,聚在寺院之中,参加寺院举行的大型活动。活动会有唱诵佛经、放焰口等项目,还会有丝竹乐队演奏音乐,并有各种戏目连番上演,热闹非凡。根据当时人的记载,每年的这一盛会都是“红烛影回仙态近,翠鬟光动看人多。”(【唐】李郢《中元夜》)

同时,唐朝宫廷,特别是唐朝早期的宫廷,也会以官方的名义准备各种盂兰盆,送给各大寺院,作为皇家自身祈福,以及犒赏民众的内容。这些盂兰盆造型精美华丽,也是吸引民众参加活动的一大原因。

子时(0点之后)

回家睡觉,但由于人潮过于拥挤,要用很长时间才能到家。(【唐】陈元初《忆长安》:绣毂金鞍无限,游人处处归迟。)

这大概就是唐代长安人中元节的12时辰。所以如果某一天,你穿越到唐代,有小伙伴约你七月半的晚上,一起出去玩的话,千万不要感到奇怪和害怕,毕竟街上那么多人,就算鬼来了,估计也只会被人吓跑吧。

  • 杨柳青. 娱鬼的吟唱——唐宋文学中的中元节[D]. 西北大学, 2009.

    张美侨, ZHANGMei-qiao. 沉郁与欢娱:唐长安节假日里的佛、道之争[J].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 30(4):19-29.

    张舰戈. 南北朝至唐代中元节内涵演变考[J]. 唐都学刊, 2019, 35(01):18-21.

    陈雄, 陈戍国. 从孟秋时祭、中元节、盂兰盆节看儒释道三教交流[J]. 中华文化论坛, 2019(2).

    张弓. 中古盂兰盆节的民族化衍变[J]. 历史研究, 1991(1):136-146.

    范军, FANJun. 盂兰盆节的宗教源流[J].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3).

    刘婷. 从盂兰盆节的演变看宋代佛教的社会化[D]. 2016.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