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从“游击队”到“正规军”的逆袭史

本文要点 ◆做好自己的事——“垃圾分类”通过增强社会治理,提升内部发展有序性。 2017年“洋垃圾”

本文要点

做好自己的事——“垃圾分类”通过增强社会治理,提升内部发展有序性。

2017年“洋垃圾”进口禁令是一个重要开始,其既是供给侧改革的一部分,也为固废精细化管理开了一个好头,这说明我国经济正持续的处于变革与升级期。随着垃圾分类的深入推进,循环经济产业正在重塑,利益正在重新分配,对渠道端的影响最大:(1)游击式回收终结,政府发挥更多作用,收运环节蕴藏较大机会;(2)“非正规渠道”暴利被压缩、“小作坊”被取代,收运渠道将更正规、安全;(3)渠道正规化后,倒逼末端处置更精细化,循环经济产业也将蓬勃发展

渠道规模化将成为趋势,从游击队向正规军过渡。

(1)我们以德国DSD公司为例,深入分析了德国包装业再生资源回收渠道的建立和发展。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是前提,用“绿点”锁定回收处理的责任(即收运事权)是扩大网络、做大渠道的核心,而能够形成“串联产业链”的闭环,获取收益利差,是实现长期稳定发展的关键。

(2)对于废纸回收利用行业来说,垃圾分类有助于提升国内的废纸回收率,缓解国内废纸短缺的情况,提高我国废纸的定价权;随着垃圾分类和两网融合的推进,废纸的渠道端不断形成规模,废纸原料的质量得到保障,叠加供给侧改革持续推进,行业将整体提质、均衡发展

垃圾分类促进餐厨垃圾渠道提质,保障食品安全。

(1)居民减少不健康、不环保的生活方式:一方面,减少一次性产品、厨余源头减量、养成节约的习惯;另一方面,做好源头管理,城市末端的垃圾收运、处置将更为便利,有助于提升促进城市精细化管理、保障可持续发展。

(2)严打泔水猪、地沟油已经使餐厨处置行业盈利能力逐渐转好,未来垃圾分类对渠道的监管将越来越严;同时畜禽养殖业也在不断的供给侧改革之中,从2008年起,规模化、集中化养殖趋势更加明显,非洲猪疫情监管进一步倒逼整体养殖业增效、提质发展

垃圾分类对渠道的影响最显著,

产业逆熵提质

靠法制手段推行垃圾分类是影响其成效的重要因素。垃圾分类是破解城乡“垃圾围城”的最有效方法之一,也被认为是国民素质的体现及现代文明的标志和尺度。政策阶段性的强制有其必要性,通过宣传、教育以及“奖”与“惩”的结合,逐步增强民众环保责任意识,从而为后续破解环保外部性难题、进一步推动固废全生命周期管理以及循环经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策打下更坚实的基础。因此,现阶段,我们无须怀疑我国执行垃圾分类制度的强度与持续性。

做好自己的事——“垃圾分类”也是促进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内部工作。目前,我国并不寻求类似发达国家似的垃圾分类后的洋垃圾输出,因为我国末端处置能力充足、有强大的制造业作为支撑;从更高的维度出发,无论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等内部目标来看,还是从我国在面对当前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外部环境(中美贸易摩擦等)需进一步增强自身发展及创造能力的要求来看,亦或是从进一步推进经济全球化的必要性来看,垃圾分类作为一项提升内部治理、改善民生并且推动产业不断升级的工作,都是有重大推进意义的。

随着垃圾分类的深入,循环经济产业正在重塑,利益正在重新分配。“垃圾”作为生产、生活的“静脉血液”,如果能够良好的循环,即废物得到良好处置、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则我国循环经济产业将会迎来较大的发展。

(1)游击式回收终结,政府发挥更多作用,收运环节蕴藏较大机会

在本轮垃圾分类制度开展前,垃圾分类工作很多都是由拾荒者承担的,如北京2008年约有13万拾荒者(《北京市垃圾拾荒者贡献及其管理对策研究》,周燕芳),很多附加值较高的如废纸、废塑料瓶、废易拉罐、废玻璃瓶等,都被拾捡回到末端利用环节,由于成本较低,其单位利润还是较高的。

垃圾分类后,定时定点收运、商业楼宇物业强化监管,原来垃圾的“获得权”发生转移到小区或商业物业、政府或收运公司,分类使拾荒者的作用也大大降低。因此,渠道正规后,垃圾“获得权”发生转移,未来得“回收事权”者得天下。

(2)“非正规渠道”暴利被压缩、“小作坊”被取代,收运渠道将更正规、安全

一直以来,地沟油、动物饲料、废电池“非正规渠道收运”及二手车安全等问题在各地层出不穷,产业结构和区域发展的不均衡是核心原因之一,这些非正规渠道收运的成本较低,严重的压缩了正规渠道的利润,不利于惠民政策的开展;而垃圾分类及循环经济配套政策正在强有力地挤压上述非正规渠道的盈利空间,且部分再生资源市场空间也将打开,正规、符合国家、行业标准的企业将从中受益。

(3)渠道正规化后,倒逼末端处置更精细化,循环经济产业也将蓬勃发展

垃圾分类后,固废处置精细化程度不断提升,整个产业链体系也将持续完善,虽然这将是个长期过程,但不可否认的是,再生资源市场存量较大、未来规范提升空间较高。

以日本为例,从70年代末80年代初推出垃圾分类到2000年,日本把建立循环型社会提升为基本国策,其再生资源利用市场逐渐蓬勃发展。日本的再生资源利用市场主要包括再生材料市场和可有效重复利用产品市场,再生材料是指生活、工商业使用后经回收加工可以再次使用的原料;而可有效重复利用产品则是指节约循环的二次利用商品。2016年,再生材料整体市场为8.47万亿日元,其中钢铁、有色、造纸回收分别为3.80、1.34、1.77万亿日元;可有效重复利用产品总市场为5.44万亿日元,其中二手车零售和一般资源回收2.50、1.99万亿日元。

综上所述,垃圾分类将不断重塑渠道及后端产业,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有效性。

垃圾分类与科学管理

推动再生资源渠道端提质

2.1

从“德国绿点”看包装品回收渠道如何规模化

垃圾分类对包装行业也会带来较大影响,一方面复杂或设计不合理的包装品会增添后续分类的麻烦,抑制消费需求;另一方面对可回收再利用的包装品,事权的建立、回收的有效性、末端处理体系等方面都是政府后续需要考虑的问题。

德国是世界范围内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发展最好的国家之一,1972年联邦德国通过首部《废物避免产生和废物管理法》,后又于1991年颁布了世界上第一部治理包装废弃物的法律——《避免和利用包装废弃物法》:各生产企业要对产品包装产生的污染负责,通过自己回收或委托专业从事回收处理的第三方公司进行回收。

(1)DSD (Duales System Deutschland)德国双轨制回收:“免税、绿点”

1991年6月12日,德国政府颁布了《包装废弃物避免和回收条例》,法律的核心在于“首次将回收销售包装和运输包装规定为产品的生产商和分销商的法律义务”,这是一种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

同时,《条例》为生产商和分销商提供了两种途径:

1)生产商通过其批发和零售渠道来回收产品包装;

2)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一个私营系统来回收、分类和再循环利用。

DSD随之应运而生,最初由95个生产商、销售商组建而成,初创时期的任务就是对包装废弃物进行组织回收、分类、处理、再利用;目的是为了享受《包装条例》的免税政策。它是与德国已有的公共废弃回收系统平行运作的管理平台。

DSD 公司不断扩大网络,通过渠道整合做大体量。

1)DSD 公司与下游包装业签订授权协议,其中生产商、零售商通过向DSD缴纳一定的费用后,可以获得取得“绿点”标志的使用权,并在产品包装上加贴代表产品责任的标志;这些贴有绿点标志的包装的回收处理由DSD公司负责,而“绿点”使用费的征收标准基于包装物的重量、成分和体积而定;

2)DSD公司通过与地方政府签订合作协议,可对已有的废弃物回收机构进行整合,最终形成遍布全国的回收网络,实际上是获得了地方政府的再生资源回收的“事权”;

3)与上游废弃物回收、再利用企业签订委托协议,通过支付一定费用来委托处理废弃物,进而形成产业闭环,获取收益利差。

回收体系建立后,包装废弃物减少、回收率提升。德国政府通过法律条令来规范引导消费者和市场的行为,从而实现预防废物产生的目的。根据德国威斯特法伦州经济研究所(RWI)的研究,由于引入DSD系统,2014年德国家庭产生的废弃物数量减少了接近16%,每年减少CO2排放272万吨,创造了近10000名就业岗位。

对我国的借鉴意义:以法为先,区域试点,获取事权,整合渠道,串联产业。

从德国经验来看:

1)政府规定“生产商和分销商对包装产品的回收法律义务”制度是核心基础,可保障前端有序生产;而我国的垃圾分类制度、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虽然暂不健全,但有异曲同工功效,后续仍需要通过法律明确并进一步细化;

2)获得回收事权是核心,以市场机制推进是重要方式,这样便可形成特许经营或者区域垄断模式,最终把渠道做强做大,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公司;

3)通过市场化机制,打通循环经济产业链,形成完整而统一的整体是终极目标。

我国可以借鉴德国模式,德国人口8000余万(2018年为8293万人),人口接近江苏省(2018年为8051万人),完全可以考虑先行以省为单位进行回收体系建设,深耕细作形成完善的循环经济产业链条,成熟后再进一步进行全国范围的推广。

(2)垃圾分类:政策和市场制度并行,“押金返还”值得一提

德国强制每个居民分类丢弃垃圾,并制定了一套严格的处罚规定:罚单、提升垃圾的费用、乃至被管理员赶出公寓等。德国垃圾分为五大类,分别是:有机垃圾、轻型包装、纸制品、玻璃制品以及其他生活垃圾等。德国通常会看到四个垃圾桶,分别用于放置除了玻璃制品以外的四大类垃圾;而对大件垃圾、废旧电器、危险废物等特殊垃圾则设有专门的回收点。

“押金返还”为市场机制,提升末端回收率。2003年,德国政府颁布了《饮料包装押金规定》,对矿泉水瓶等包装强制征收押金;当使用完毕后,带着空瓶回到商场时,将空瓶投进自动回收机,返还押金。小的饮料瓶和易拉罐押金是25欧分,大的饮料瓶是50欧分;对于可重复利用的瓶子,0.5L以下的啤酒瓶为0.08欧元,软饮料瓶押金为0.15欧元,一些易拉罐装啤酒的押金为0.15-0.50欧元。制度推出后,效果较为明显:德国的易拉罐、玻璃瓶、塑料瓶的安全回收率非常高。(发改委经济体制与研究管理所 贾彦鹏等,《探索押金返还制度,推行生产者责任延伸》)

德国的主流固废处理方式就是回收利用。前文所述的一系列相关政策推出后,德国固废的回收利用率从1993年的不足30%增长到2016年的66%,而且在2009年基本实现了垃圾零填埋。

欧盟及世界其他多个国家借鉴德国先进经验,多数已取得成功。由于德国包装物回收的成功,欧盟参照德国的模式,也制定了欧盟包装准则,并将DSD 模式在全欧洲进行推广:目前,世界上已有40个国家和地区实施了押金返还制度。在押金返还制度推动下,大部分实施国家的饮料标准包装物回收率可达90%以上。

2.2

回收率提高+供给侧改革,再生材料端整体提质

废纸是我国重要的造纸原料,每年约有超过1亿吨的废纸作为生产原料。以我国目前的废纸资源,远远无法满足国内造纸的需要,需要大量进口废纸,而且国内废纸市场不甚规范:

(1)机关、企业、学校、个人浪费纸张的现象较为普遍,节约用纸、利用废纸意识淡薄;

(2)废纸回收环节薄弱,经营管理落后,没有建立相应的政策和法规,因而回收、利用的水平不高。

我国造纸行业正在进行供给侧改革,未来规模化、集中化将是趋势。前期,我国造纸行业散乱污较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不高。由于2017年底的“洋垃圾”出口禁令,未来未经分类的废纸被列为禁止进口对象,为此,2017年底到2018年,我国废纸价格一路飙升。

根据《中国造纸统计年鉴2018》的统计口径,2017年废纸回收率为48.5%,处于世界较低水平;废纸利用率70.6%,处于世界相对较好水平。

废纸回收率=国内废纸回收量/废纸消费量

废纸利用率=(国内废纸回收量+废纸进口量)/废纸消费量

比如,快递行业纸盒回收率较低,很多随生活垃圾扔掉;我们从垃圾焚烧发电厂的调研也可获得一定佐证,近些年来垃圾焚烧发电企业吨发提升和快递业的发展以及包装物流入末端处置设施有一定关系。

垃圾分类推出后,我们认为行业将有几点变化:

(1)废纸回收量及回收率将提升:这部分涉及废弃废纸(增量部分,原进入处置场所的废纸回归再利用)及非正规渠道废纸(存量转移,未纳入统计口径的废纸进入正轨渠道)。

1)增量部分:全国一线城市中纸类在生活垃圾中的占比低者为8.3%、高者为17.2%。考虑二线城市纸类品消费可能略低以及拾荒者因素,进入垃圾处置场所的纸类品占比应不低于5%,如果考虑我国城市垃圾清运量为2.15亿吨(2017年数据),那么在全国垃圾分类推行较好的情况下,保守估算废弃废纸回归将不低于1075万吨/年。

2)存量部分未纳入统计口径的废纸总量=废纸消费量-(国内废纸回收量+废纸进口量),2017年约有3272万吨/年,这部分原因是渠道端不正规造成的,但这部分也已经被再利用;因此,垃圾分类对渠道的重塑将使未纳入统计口径的废纸总量减少,纳入统计口径的废纸总量增加。

2)进口废纸依赖度将越来越低,提升我国废纸价格的定价权,长期促进供给侧改革。2018年前,我国每年进口废纸为2500-3000万吨,2018年全年核定总量1815.56万吨,禁止进口的“洋垃圾”仅为未分类的废纸,约600-800万吨,依然还有较大一部分的已分类废纸作为原材料进口到我国。如果我国垃圾分类做好,根据上述测算,新增1075万吨/年补充量,我国对进口废纸的依赖度将降低,提升我国废纸价格的定价权;长期来看,配合我国供给侧改革,整个造纸行业也将逐步提质。

(3)假设废纸需求稳定,若垃圾推动的废弃废纸回归量>进口废纸的减少量,废纸利用率也将提升。

综上所述:(1)垃圾分类有助于提升国内的废纸回收率,缓解国内废纸短缺的情况,为废纸类企业提供稳定的原材料,降低企业对于美废等进口废纸的依赖,亦能提高国内对废纸的定价权;叠加供给侧改革,利好龙头造纸企业做强、做大;(2)前期小与散的渠道商相对于废纸生产企业话语权较低,也保证不了废纸原料的质量,随着垃圾分类和两网融合的推进,再生材料的渠道端也将不断形成规模,行业将整体提质、均衡发展。

规范优化餐厨垃圾回收渠道,

保障食品安全

3.1

垃圾分类制度倒逼消费源头节约及垃圾减量化

上海实施垃圾分类制度以来,网络上流传很多有趣的段子,比如如何把小龙虾、珍珠奶茶进行垃圾分类。若严格按照现有的分类标准执行,确实会引起很多生活上的不便。这种不便恰恰可以倒逼居民的生活方式发生潜移默化的改变:消费源头的节约以及垃圾减量化

根据解放日报记者的市场调研,上海垃圾分类条例正式施行半个多月后:

(1)外卖市场一次性餐具使用量减少,饿了么平台上选择“无需餐具”的订单比去年同期增长204%,未来包装生产企业和餐饮商户将共同探索研发创新且实用的环保餐盒;美团平台上选择“无需餐具”的订单比去年同期增长400%,去年已在上海免费投放100万个绿色可降解的环保餐盒。

(2)此外,上海地区外卖订单中有4100多个备注与“垃圾分类”有关:其中“少点汤”备注达1078条,数量最多;“珍珠只要十颗,仙草少许,不加糖”、“金针菇韭菜羊肉串都放茄子里,可以不要签子,少制造垃圾”、“麻烦盖浇饭里饭给少一点,比正常少三分之一左右,不然吃不掉剩的垃圾不好处理” 都属于消费者意识到垃圾要从源头减量。(解放日报,作者:任翀)

在居民生活端,厨余垃圾的收集也是一件麻烦事。如果厨余垃圾在屋内放置2日,则会有较大腐败气味,而且目前我国的下水管道并不是可以完全承受厨余垃圾处理器产生的废物,专家也不鼓励大规模安装该设备。节约和减量化的习惯养成是必要的,当然也需要一定外部因素的刺激。瑞典作为福利型国家,垃圾分类做得也较好,瑞典超市提供可降解厨余垃圾包装纸袋,一方面可以封口防止气味扩散,另一方面可以直接扔到垃圾箱和降解设施,直接进行下一步处置。

(3)垃圾分类倒逼居民减少不健康、不环保的生活方式;增加产业价值链绿色程度。一方面,居民减少一次性产品使用、厨余源头减量、养成节约的习惯,有助于养成更加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从源头做好垃圾分类,城市末端的垃圾收运、处置将更为便利,有助于促进城市精细化管理、保障可持续发展。

日本的垃圾收费制度推进叠加房地产周期下行,使垃圾产生量快速下降。2000年,日本颁布法律把建立循环型社会提升为基本国策后,垃圾收费制度也开始强化,购买垃圾袋交费也进一步倒逼了垃圾减量化。

3.2

抗击非洲猪瘟疫情,利好餐厨处置和集中养殖企业

2018年8月2日下午17时,经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诊断,沈阳市沈北新区沈北街道(新城子)五五社区发生疑似非洲猪瘟疫情,并于8月3日上午11时确诊;该疫情推动猪肉价格上涨,随后新一轮“猪周期”启动。

非洲猪瘟病毒,病毒有些特性类似虹彩病毒科和痘病毒科,在猪体内,非洲猪瘟病毒可在几种类型的细胞浆中,尤其是网状内皮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中复制。该病毒可在钝缘蜱中增殖,并使其成为主要的传播媒介。

在世界范围内没有研发出可以有效预防非洲猪瘟的疫苗,但高温、消毒剂可以有效杀灭病毒,所以做好养殖场生物安全防护是防控非洲猪瘟的关键。

(1)严格控制人员、车辆和易感动物进入养殖场;进出养殖场及其生产区的人员、车辆、物品要严格落实消毒等措施;

(2)尽可能封闭饲养生猪,采取隔离防护措施,尽量避免与野猪、钝缘软蜱接触;

(3)严禁使用泔水或餐余垃圾饲喂生猪;

(4)积极配合当地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疫病监测排查,特别是发生猪瘟疫苗免疫失败、不明原因死亡等现象,应及时上报当地兽医部门。

非洲猪疫情监管、打击地沟油等事件已经使餐厨处置行业盈利逐渐转好,未来垃圾分类对渠道的监管增强,也将进一步提升整体行业质量。此前,发展受阻的核心原因在收运——收运数量少、收运质量低:收运环节体系建设的不完善导致末端处置环节的“量缺价低”:餐厨处置企业想收餐厨垃圾却无从下手导致产能闲置,收来的餐厨垃圾中废弃油脂欠缺(多流向非正规企业或个人的“小作坊”)使得餐厨处置企业无法通过销售高价的毛油/生物柴油获取利润,上述两个因素共同导致餐厨处置企业无法保障运营项目的盈利水平,从而进一步打消了企业在该领域的投资意愿,自然也阻碍了餐厨处置产能的新增。

而生物油脂利用收入则显著影响项目盈利水平。我们假设两种项目运营情景(假设项目通过厌氧消化方式处理餐厨垃圾),情景一:项目收运处理一体,享受政府补贴200元/吨,同时通过沼气发电获得售电收入,以及通过生物柴油销售获得油脂利用收入;情景二:无废弃油脂利用。经测算,理想情况(情景一)下,项目回收期为6.7年;但情景二情况下,项目的回收期升至10.1年,已经超出一般项目可接受的投资回收期范围。

在政策大方向已经明确堵死餐厨垃圾非法处理渠道(地沟油、泔水猪)之后,后续执行细则的出台,包括对餐饮企业垃圾强制分类制度的建立,以及公安、城管、安监、环保等多个部门共同协力营造良好的餐厨垃圾市场环境,将有望进一步堵死非法渠道,理顺餐厨处置行业的盈利模式。

另一方面,近年来畜禽养殖业也在不断的供给侧改革之中,从2008年起,规模化、集中化养殖趋势更加明显;此外,环保强化后,对于畜禽粪便、污水等问题的管控越来越严。近期的非洲猪瘟事件也将进一步倒逼整体产业增效、提质发展。

来源: EBS公用环保研究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