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罗湖内画非遗传承人把深圳缩影绘于方寸间,曾绘大拇指大内画

作为罗湖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内画项目的继承人,王一帆(本名王蒙良)更是把内画独特的艺术形式展现得淋漓尽

作为罗湖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内画项目的继承人,王一帆(本名王蒙良)更是把内画独特的艺术形式展现得淋漓尽致,在或大或小的瓶内壁画上山水人物、花鸟草虫、诗词文章、工笔写意、人物肖像,各种画面在瓶壁栩栩如生。他对于内画可谓“一见钟情”、“爱得深沉”,40多年来热情未减,本视为一技之长,到后来钟情至极,再到如今成为内画传播大使,其中的故事尤其丰富。

据介绍,内画是我国清代嘉庆、道光年间留传下来的民间艺术,至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综合料器、书法、绘画等多种艺术元素,几乎涵盖了所有手工艺行业的精湛技艺,是我国独有的艺术表现形式。

启蒙

儿时痴迷小人书火柴盒上的画面,

后来拜师学习内画

王一帆在1968年7月出生河北省文安县。自幼就酷爱美术,在家乡就有”小画家”称号。在他年幼时期,所接触的艺术作品少之又少,激发他对画画艺术的热情还得数当时最热门的小人书、火柴盒。每每翻看小人书他不仅被情节吸引,更是被流畅笔触下生动的人物逗笑,这种极具感染力的画作让他逐渐喜欢临摹;而火柴盒上手绘的经典人物画、恢宏山水画也让他如痴如醉,收集不同画面的火柴盒也成为他的爱好之一。在临摹小人书和火柴盒再也无法满足他的兴趣时,他不知道从哪里“搞”来了一本《芥子园画谱》,由此他走上艺术画家的道路真正开始。

他14岁时只身前往天津求学,如饥似渴地学习绘画基础。前后在河北美专、天津学院学习深造,自此,打下深厚的艺术根基。1986年,热爱绘画的王一帆也渴望有一技之长养活自己,便进入廊坊市工艺美术品公司从师“京派”内画代表人刘守本学习开始了内画生涯。

初见内画,他又是怀疑又是惊奇,“怎么可能在这么小的瓶子里画画?是不是瓶子有什么机关可以打开的?”,在刘守本大师的讲解下,王一帆更是有了极其浓厚的兴趣,当即就暗暗下决心一定要把这门技艺学到炉火纯青。从那开始,王一帆每时每刻都与内画作伴,别人吃一顿饭的时间他挤出半顿的时间出来画,别人都休息了他还在画。“当时真的对内画有太大的兴趣了,一股劲儿地画,都不知道累”,王一帆在自己的工作室——壶盛苑回望过去,也不禁佩服当时的自己。

随后,为了在内画艺术上达到新的境界,王一帆又拜中国内画泰斗、“冀派”内画创始人王习三为师。他的作品以中国传统画为基础,兼攻西洋画法,融中、西绘画技法于一炉,吸收了“京派”和“冀派”内画的特点。他在内画艺术领域逐渐形成了自己古朴细腻,清新淡雅的艺术风格,创作出了一项“内画油画造壁”技法。

创新

花四个月绘制42幅画面

用四个色调描绘深圳发展

“内画和鼻烟壶是互相成就的,说起内画准有人想起鼻烟壶,说起鼻烟壶也准有人想起内画”王一帆笑着介绍道,“鼻烟壶曾是达官贵族、皇亲国戚所特定使用的物品,其象征着身份的高贵,逐渐地成为了内画的重要载体,推动了内画艺术的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喜欢与需求也不断变化,内画的载体也从最原始的鼻烟壶,拓展到屏风、水晶球等更具有观赏价值的物质上,而材质也更加丰富多样。

1986年,在深圳民俗文化村的邀请下,王一帆南下在深圳开始了他的内画创作和传播之旅。在深圳他创作了无数件令人赞叹的作品,其中最让他引以为傲的要数呈现深圳发展的21件作品、42幅画面。他以黑、黄、绿、红四个色调,分别描绘了深圳从插秧捉鱼的落后小渔村,到“开荒者”在致力建设的特区雏形,再到希望的春风成就了深圳速度的壮阔,最后到现如今具有极大活力的一线城市。每一帧、每个场景,都是王一帆在资料档案室翻阅而得的灵感,其中还运用了水墨画法、油画画法加以诠释。

“当时,为了制作好这21副作品,我思考了很久到底使用哪一种载体,鼻烟壶很传统,水晶球有立体感,屏风的创作空间大,思前想后还是选择了屏风。”王一帆认为如此丰富的深圳故事无法三笔两画呈现,用屏风创作保证了完整度。也为了保持创作的灵感,查阅资料后,王一帆用了4个月的时间集中创作,一气呵成,使得这42副画面有较强的连续性。

除此之外,在以天然玛瑙为材料的鼻烟壶所创造的内画也是他的得意作品。每一块天然玛瑙都有独特的纹路,在其上作画的难度比一般的人造玛瑙、水晶大多了,首先色彩好贴切,其次所画的内容要与纹路融为一体,最后要达到“玛瑙本身的纹路就是这画”的效果。“天然玛瑙尤其受人热爱,因为所制作出的作品就是唯一的、独一无二的。”王一帆如是说。

传承

在中小学教授内画创作

举办展览传播内画艺术

王一帆创作内画时,一手执壶,一手作画,需要在这盈寸天地间做到手指和笔杆挥洒自如。作画时还要在壶内反手描绘,如此,才能让人们在外部看到正面的画像结构。“在工作室里我经常是完成一些简单的画作和诗词,因为来拜访的客人有时很多,环境嘈杂不利于创作精细的大作品。”王一帆边在一个小瓶坯里写“福”字,一边告诉记者他的作画习惯,“画的时候要以反思维、倒勾来画图,这样从外看就是正常的画面了。”据他介绍,创作内画的毛笔因使用的人极少,通常都是自制的。

尽管在内画艺术中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王一帆仍不满足。“现在的年轻人,特别是90后、00后,很少有兴趣去了解内画的文化历史,我现在所能做的就是通过不同的形式去推广内画,不能让我们的传统文化技艺失传。”王一帆近年来,通过在小学课堂传授内画创作、在各个地方展览优秀作品等形式,不遗余力地传播内画艺术的文化。

据王一帆的爱人介绍,王一帆现正值内画创作的黄金时期,内画作为“袖珍艺术”,“它的创作不仅受到绘画空间的限制,传作者还需极强的逆向思维能力及强大的稳定性”。其爱人描述,王一帆在进行内画创作时,每画一个部分总是要深长地吸气一下,缓慢呼气至屏息,然后开始作画,这部分没完成都不说话、“不呼吸”,而内画主要载体是精致小巧的鼻烟壶,王一帆画过的最小只有大拇指大,最大也就手掌般大。

因此,王一帆希望能够培养更多的更年轻的传承人,而飞往国内外各地宣传、交流内画文化是其的常态。值得一提的是,在采访临近尾声时,有一位慕名而来的女士上门拜访王一帆,她在多地的展览看过王一帆的作品,对内画艺术感到十分惊叹,此行是想拜师学习的。可见,王一帆作为内画的传播大使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内画艺术的推广也愈见成效。

见圳者(红人榜第21期)

人物档案

王一帆,本名王蒙良。罗湖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内画项目的继承人。1968年出生。1986年进人廊坊市工艺美术品公司从师刘守本大师学习开始了内画生涯;后又拜中国内画泰斗王习三为师,是省一级内画艺术大师。

声音

当时,为了制作好这21副作品,我思考了很久到底使用哪一种载体,鼻烟壶很传统,水晶球有立体感,屏风的创作空间大,思前想后还是选择了屏风。

——王一帆谈创作展示深圳发展的21件作品

采写:南都记者 谢粤蕾

摄影:南都记者 刘有志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