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强大脑》选手于湛做客书香节,教你如何培养“最强大脑”

南都讯 记者 张伊欣 实习生 蔺子涵 8月17日下午,江苏卫视最强大脑第四季选手于湛携新书《迷宫笔记

南都讯 记者 张伊欣 实习生 蔺子涵 8月17日下午,江苏卫视最强大脑第四季选手于湛携新书《迷宫笔记》做客2019南国书香节,在“超级迷宫——最强大脑交流会”展示他空间计算能力与想象力,带领观众开展头脑风暴。

于湛曾于2017年参加江苏卫视第四季“最强大脑”,在节目中凭借“一眼辨山”项目展示了其空间计算能力以及空间想象力,在完全不借助外力的前提下,仅通过复杂的地图上标注的等高线,就能准确找出相对应的照片以及观察角度,后作为最强大脑节目组的出题顾问参与节目策划。

于湛。

在现场,于湛深入讲解了“迷宫是什么?迷宫可以解决那些问题?迷宫对心智开发有哪些帮助”等内容,同时于湛还携带了迷宫设计大师剑桥大学博士盖尔斯·摩尔的《魔宫》一书为读者分析、讲解《迷宫笔记》是如何破解超级迷宫的。

迷宫曾被人冠以“枯燥”“困难”“没价值”的固有标签,但在于湛看来,迷宫则是“有趣”“规律”“颇具意义性”的。随后分享了迷宫在风景园林、安防保护、商业场所、学术方面四类应用场景,此外还可培养六大能力,分别是专注力、记忆力、抗挫力、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抽象思维能力。于湛向观众展示了迷宫可具体解决的问题,以宜家购物场景设计为例,展示了商业中的迷宫思维。

对话

路痴也分“真假”

南都:迷宫从小陪伴您,那么带给您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于湛:对我来说,迷宫就像是我一个人特有的居所,我可以沉浸其中进行不断地思考。

南都:您前面提到迷宫的商业应用场景,可以用具体案例解释一下吗?

于湛:就拿购物广场而言,这是事先设定好的顾客行径路线,让顾客看到他们的商品,刺激顾客的购买欲望。但是在原本设计的路径之外,还有一些隐藏的小通道可以完全避开这个事先设定好的路线,甚至可以跨越好几个商业区,可以避开一些消费,但是很多人还是会按照惯有路线走。

南都:那迷宫和您所从业的建筑职业有什么联系吗?

于湛:这个问题比较专业,我写的书中有一个概念就是“迷宫化现象”,即现实生活中的场景在没有脱离自身意义的情况下会让人们不自觉产生了迷宫的感觉。

举个例子,北京西直门立交桥的整体的桥梁建筑就是让人产生了迷惑性的,可能设计者也没有意识到自己设计了一个桥梁迷宫,(因为)人们并不知道从这个通道走出去以后是去往哪里的,即使有一些指示牌、方向标,但是信息也远远不够。

若是要去“迷宫化现象”,路线就要设计得更加简单一点,需要设定足够的标示性的指示牌并且对桥梁通道后面的去向进行充分地解释。如果在这个区域内不需要那么多的通道,就可以把它们拆开,把它变得更加简便,易于人们进行空间的想象和辨别,从而降低“迷宫化现象”。

南都:现在生活中会有许多人自称“路痴”,他们似乎总是迷路,似乎缺乏空间辨别能力,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于湛:在我的理解下,他们分为“真路痴”和“假路痴”。我认为,“真路痴”就是把一个人放在一个他已经很熟悉的地方,但是他仍然找不到路,这个就是“真路痴”,这说明他是真的缺失空间思维和想象能力的。而“假路痴”则是有一定的空间思维能力的,只不过是到了陌生环境之下,信息干扰太多,他可能本身就不会想要再去辨别方向了。

培养“最强大脑”首先要保持冷静

南都:《最强大脑》影响了很多人,在场我们也看到许多父母会期望您可以对孩子的教育有些启发,那如果从小要培养成一个“最强大脑”,应该要有怎样的基本思维能力呢?

于湛:首先要有保持冷静的思维习惯,接下来再去探索解决办法,通过一些渠道和方式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有了基本思路之后,就可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南都:逻辑能力非常重要,那么体现逻辑能力的数学至今为止仍然是许多学子头疼的科目,请问如何去有意识地培养数学思维?

于湛:我觉得学好数学的基础是理解,首先要理解它,其次再去分析为什么,探寻其中的规律,这是一条学习的路径。有了理解的基础才能对后面的学习起到好的帮助,所以重在引导和理解。

南都:《迷宫笔记》已经出版了,接下来还有出书的计划吗?

于湛:想要以《迷宫笔记》为基础,再出2本更深层次的书,一本比较偏向理论,另外一本侧重迷宫在生活中的应用,同时,也考虑从少儿教育的角度出书,希望更多人可以了解迷宫思维。

摄影:南都记者 马强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