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丨刘嘉:探寻茶滋味中的钱滋味

嘉宾 | 刘嘉 ◇大型人文纪录片《茶界中国》总导演以及联合出品人 ◇原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编导,大型纪

嘉宾 | 刘嘉

◇大型人文纪录片《茶界中国》总导演以及联合出品人

◇原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编导,大型纪录片《同饮一江水》制片人,国际频道《华夏文明》制片人

作者 | 谷琳

△白沙绿茶(第一集)

茶,这种原产于中国的饮料在历史的长河中承载了太多的故事,人们不断追求口感的极致以至于上升成一种生活仪式和艺术。茶,变成了生活本身。

千百年来,说茶、道茶、写茶、画茶的人不计其数,讲好一个茶的故事不是一件易事。

初秋,北京一年气候最好的时候,也是秋茶刚上市的季节。我有幸在纪录片《茶界中国》总导演刘嘉的办公室,烹茶品茗,听他讲述《茶界中国》的二三事。

茶改变着世界的认知,采访了导演刘嘉,也改变了我对纪录片创作的认知。

△纪录片《茶界中国》总导演刘嘉

◇可以喝的纪录片

谷琳:在这个被娱乐化淹没的时代,拍纪录片的人大概是一个认真执着于艺术理想的群体,好像不太合时宜,因为拍纪录片通常意味着没有太多经济利益可图。

但是,这些可贵的匠人、匠心真的没有办法与这个时代共存并进吗?社会文化价值与商业价值共赢就那么遥不可及么?

△茶农喝茶背影

谷琳:拍摄《茶界中国》的最初灵感来源是哪里?

刘嘉:很多人说纪录片不挣钱,因为它是一个纯作品的东西。但是我觉得纪录片同影视剧、综艺节目一样,都是一种影视的形式,其它形式可以赚钱,为什么纪录片不挣钱?

我想做一个尝试,像对待商业项目一样对待一部纪录片的创作。在保证到一定作品性,完整性的基础上,能完全通过市场化的方式来运作。

首先,我选择合作平台。商业型纪录片一定要考虑“播出平台”,如果播出平台的广告回报不能覆盖制作成本,这个项目就无法进行下去。

在目前中国一线卫视中,我选择与江苏卫视合作。因为 江苏卫视在商业纪录片的创作与播出上有很多新想法,它率先在周末黄金时段——920时段来播纪录片,这种大胆的创新与我不谋而合。

然后,我和我的团队开始寻找创作灵感。 商业纪录片最大的属性是要跟老百姓的生活有密切的关联,激发每个人的兴趣点。

近几年话题度最大的纪录片莫过于《舌尖上的中国》,这是一个很好的参考,我们沿着类似的思路想来想去,就想到了茶叶。

这是一个格局很大的话题,第一, 茶叶是比较明确的中国符号 ,第二, 全世界饮用的人比较多 。

选择这样一个话题来作为一个商业纪录片的一个主题,相对来说,觉得胜算会大一些。

△邦马大雪山古茶树(第二集)

在前期策划的过程中,我发现大家都喝茶,但到底什么是好茶,不同的茶怎么喝,大家又不是特别的明确。

我们也看了很多的电视台做过的相关茶叶的节目,最大的问题就是往两头跑。

一个是 把茶叶作为一种乡土或者农产品的方式来讲茶叶的故事;还有一种是往上跑,就是它的文化属性,恨不得把华夏文明的传统文化都放在茶叶里头。

而我讲述“茶”的故事最大的特点是对立意做减法,给大家最直观的东西。把茶作为饮料,呈现观众最关注的两个问题:一个是口感,一个是食品安全。

《茶界中国》的第一集定的主slogan就叫做:来自原产地的口感追溯,这样的开篇一下就把格局打开了。

△航拍凤凰单丛

谷琳:《茶界中国》作为纪录片商业化的尝试,还有哪些不同的运作方式?

刘嘉:《茶界中国》的总投资将近3千万,所有环节都计算在内的话,团队参与人数达230多人,这样一个耗费了如此心血大的IP,应该具有更多曝光的机会。

吸取以往纪录片周边产品滞后的教训, 我将《茶界中国》设计成一部可以喝的纪录片——将IP产品化,与小罐茶合作,通过专业的产品团队与运营团队,播出同步推出茶叶礼盒产品,在京东上销售。

节目播出后,在京东做了一场直播,瞬间进来将近7万人,大部分都是《茶界中国》的茶“粉”,看了节目也想尝尝片中茶的味道,这场直播的效果特别好,销售额上升非常快。

现在我比较可以就踏实的跟所有投资人说:你们不会赔钱。

我的宣发规模也是纪录片中少有的电影级,全国160个最好的商场,五家航空杂志都能看到我们的海报与宣发物料。

等江苏卫视首播后,湖南卫视、东方卫视、北京卫视、旅游卫视、河北卫视、中央教育一台等开始以周播的方式二轮播放。

播出四集后,“茶界中国”的微博话题已经超过1.6亿的阅读量,40多万个评论。

△航拍临沧大雪山

◇挑战边播边剪

谷琳:许多卖茶的人都特别会讲故事,谈起怎么寻觅好茶能聊几天几夜,好茶多为可遇不可求,这里头的一番洞天,不好好道个明白,怎能显出茶的不同寻常,茶滋味也因此多了几分神秘和趣味。

艺术创作也是如此,好纪录片的标准是什么?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然而刘导却成功将《茶界中国》打造成了“网红爆款”,靠得是多年创作经验的积累么?

△蒙顶甘露(第二集)

谷琳:《茶界中国》播出之后,收视率上升很快,您的一招鲜是什么?

刘嘉: 我玩了一个特别挑战的事儿——边播边剪,根据播出的反馈进行干预的制作播出。

以往的纪录片都是全部做完入到电视台的节目库,然后才在电视上播出。

而《茶界中国》这周礼拜五要播出的节目到现在还在我手里,仍在后期修改中,江苏卫视也很认可我这种方式。国内很少有团队敢挑战这种“玩”法。

制作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不能出错,否则就会造成播放事故,这对团队的要求很高,每个成员都必须是“职业选手”。

我的团队基本都在央视打磨多年,做过很多纪录片,非常职业化。

△晾晒的武夷岩茶(第三集)

做一部商业纪录片,我是完全按照市场的需求、按观众的感知的方式来做,离市场越近,作品越可能成功。

及时了解上一集节目播出后的市场反馈和收视曲线,才能据此对下一集内容再进行精准调整,以我的个性化风格更自然地去贴近市场。

我每次看播出,会关注实时收视曲线,观众对哪些点感兴趣,我们设计的点是造成了流入还是流出。

我们希望观众接受的信息,是不是都接收到了,如果没有接收到,在下一集中呈现调整方式,从而让观众注意到这些信息。

从收视率的情况来看,从第一集播出到现在,每集大概增长30%的收视率,这个增长量很大,跟我们的这种操作有直接的关系。

△拍摄台湾奶盖茶

谷琳:是一开始就奠定了“大数据”思维的制作方式么?《茶界中国》主题取舍的标准是什么?

刘嘉: 我是一个数据指导业务的人。

虽然我和我的团队经验丰富,做过了很多纪录片,但是我们第一次面对江苏卫视这么一个平台,应该做什么样的作品,我们也一直在探索,《茶界中国》实际上是给江苏卫视创造一种纪录片的模型。

江苏卫视与央视的受众不完全一样,尤其是周末的黄金时段,收视的目标受众到底喜欢什么?

我做了大量的数据调查,从数据才能精准判断到底将会是什么样的人群会看你的片子,经过这样反推我们来预判最终成片应该是什么样的。

△台湾部分拍摄工作照

《茶界中国》有很强的互联网传播属性,信息量很大,这是符合浅阅读时代的一种呈现方式。

《舌尖》火了之后,观众们被培养出讲故事、情绪感染的喜好,但具体聊起你喜欢哪个环节,哪个人物,大家的印象却是模糊的。

最后留在脑海中的是最常识的东西——你知道藕是这么挖出来的、你知道松茸是在这个地方产出来的,这个信息大于他人命运的信息。

《茶界中国》肯定也有人物命运的过程,但相对来说,它更偏重于功能性的输出,更注重常识,而不是抒发情怀。

因为我相信观众想看的是一部茶叶的纪录片,而不是一个茶人生存的纪录片,这样才能凸显它的商业属性,话题传播度才会广。

一开始播出,这样的叙事方式引起了争议。可能是大家看习惯了中央电视台的纪录片——传媒性的纪录片。但是我相信中国的纪录片市场不应该只有一种模式。

很多行业内的人说,你胆子很大,拿这么多钱,在这么好的一个市场做一次尝试。

我说,虽然没有人要求我必须做成什么样子,但我们作为出品方, 我想尝试,用更贴近市场,更贴近观众接受度的所有可能性。

从现在整体的播出情况看,我觉得观众开始慢慢接受了。

△东方美人茶田(第一集)

◇关于拍摄

谷琳:《茶界中国》遍拍了华夏春山凝翠,寻访茗茶前世今生,画面纯净如茶,茶香跃然荧屏。在这些美丽的镜头背后,是什么样的摄影机,什么样的摄影师,什么样的环境?这些问题本身就包含了许多极精彩的故事。

△茶人上山采茶(第三集)

谷琳:《茶界中国》去很多地方,从国内到国外,制作时间3年,是不是很紧张?

刘嘉:实际上我们在3年当中,有两年多的时间,在收集资料,梳理思路。拍摄过程反而很精准。

茶叶的拍摄最大的难度是它季节性很强,采茶的时间从春节后,即3月份开始大概到6月底就结束了。 从3月中旬开始拍,8月4日节目已经在播出了。

这么短一个周期内跑遍各种茶的原产地,拍摄上压力挺大。2个多月里,上百人全国各地到处跑,这需要特别严密的流程化的专业团队才能完成。

我的团队成员年龄平均30岁,都是中国纪录片届的精英,他们不愿意做行活,不介意作品有争议。有争议,才有关注。

同时,我们还有外协团队。时间与精力不允许我们跑遍全世界的茶叶产地,第一集所有国外部分的镜头都是请BBC的团队拍摄的。

片中所有的福特汽车的画面也是另外的专业拍汽车的团队拍的。 我把《茶界中国》细分成许多部门,每一块都找专业人士来做。

△日本抹茶风甜品(第二集)

谷琳:本片是用4k机器拍摄的,这和用其他机器拍摄有什么不同吗?

刘嘉:此次《茶界中国》的拍摄使用了6套松下Varicam LT机器,在全世界各地进行拍摄。当时考虑到这么多组同时拍,如果每个组拿不同的机器在后期剪辑、调色时可能会出问题。

这款机器挺适合拍纪录片的,第一, 它的便捷性比较强,纪录片的拍摄有很强的机动性,Varicam LT不是那种很蠢的机器。

第二,它的镜头转换的丰富性,纪录片每天的拍摄场景可能都不一样,以往的广播级的摄像机的镜头是死的,而Varicam LT的镜头更换性很强。

第三,低照和影像的宽容度比较好,给摄影师的个性化创作空间比较大。

《茶界中国》里有非常多漂亮又精致的的延时画面与升格镜头,这得益于Varicam LT这两项功能设置的便捷性。

△英国部分拍摄工作照

茶叶的翻滚等画面,是用4k拍摄的。 它对细节的展现就更加清晰,而且深度会更广。

在我看来,实现4K拍摄不是机器问题,而是摄影的问题,能不能找到这么多熟悉4k拍摄的摄影师是最大门槛。

很多时候机器没有问题,但摄影师发挥不出4K的优势。 机器越高级,对于摄影师的要求越高。

4k对于光的敏感度更强,可以更清晰更优美,同样也可以拍得更脏,因为会把许多原来看不见的细节放大。

在《田野的约定》这集里,所有的显微摄影全部是4K格式拍摄的。我们用显微镜头讲述了一个茶树下小宇宙的故事。

△日本高山寺(第二集)

△日本用机器采茶

谷琳:本片还用了大量的航拍镜头,有没有不同的感受?

刘嘉: 技术的先进让观众对视觉的需求越来越贪婪,对细致影像的追求越来越高级,所以你只能往前走,退不回去的。

原来我们出去拍个摇臂就觉得高大上了,现在没有航拍镜头都不好意思交差,技术的发展让这些东西实现变得很容易。

但影像层次的丰富要为人物塑造、为叙事服务,是为了给创作者提供更加无限的可能性。

△肯尼亚

《茶界中国》就是通过更加饱满、更加丰富的影像的方式去破解原来对于茶叶的刻板印象。航拍镜头在片子中更像是兴奋剂,有一个航拍片段我印象深刻。

要拍一个采茶人劳作一天后,站在山顶俯瞰茶园的镜头,常规方式就是多角度特写剪在一起。

而我们采用了航拍镜头,这完全是美国大片的感觉,再配合音乐,情绪很饱满,观众的情绪一下就被调动起来了。

为了做到最好,虽然每个组都带了航拍机,但是我们还有一个专门航拍团队,他们是拍《航拍中国》的团队。

这个专业的航拍团队在整个拍摄中穿插着跑,他们拍航拍镜头都要打光,比如从朝霞、雾气穿过这种画面,他们会专门在现场等,经过悉心设计,最后才实施拍摄。

△肯尼亚携枪支护卫

纪录片《茶界中国》一经推出,总导演刘嘉就听到了一些质疑声,质疑这样拍出来的作品还是不是纪录片。

经历过中国纪录片既无收视也无市场,低效传播时代的刘导,对“商业化”的认识更刻骨。

在刘导眼中, 拍纪录片不是手艺人,情怀要坚守,但如何在短周期做出优良的作品,还能赚到钱,才是文化产业持续发展的核心。

只有商业才能推动文化产业往前走,才能承担起走向世界,进行文化传播的历史重任。

刘导提供了中国纪录片商业化过程的一个样本,这无疑是一个创举。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