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 | 周恩来的帽子

null

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上陈列着这样两件文物——周恩来出席日内瓦会议时戴的礼帽和使用的茶杯。(任佳晖 摄)

1954年2月28日,由苏联倡议,苏、美、英、法4国外长在柏林会议上达成协议,定于同年4月在瑞士日内瓦举行会议,讨论朝鲜问题和印度支那问题。作为与朝鲜和印度支那关系密切的大国,中国也受邀参加了这次会议。

4月20日清晨,周恩来率领200余人的中国政府代表团,由北京机场登机,分乘3架苏联伊尔—14飞机,取道苏联、民主德国飞往瑞士日内瓦。

这是新中国第一次以五大国的身份参加大型国际会议,也是周恩来首次登上国际政治舞台。出发前,周恩来向代表团成员做了仔细的叮嘱:中国是一个大国,到日内瓦是参加一个正式的国际会议,我们是登国际舞台了,因此要唱文戏,文戏中有武戏,但总归是一个正规戏、舞台戏。

4月26日下午3时,日内瓦会议在国际联盟大厦理事会会议厅拉开了序幕。

至6月15日,历时51天的关于朝鲜问题的讨论最终没有达成任何协议,但是,由于周恩来、南日和莫洛托夫等人的默契配合,使美国等阻挠会议达成协议的国家陷入比较被动、尴尬的处境。周恩来以其过人的敏锐、出众的智慧、令人陶醉的风度和魅力,像磁石一般吸引了所有与会者。甚至有人说:“苏联人将外交变成科学,而中国人使外交成为艺术。”

会议随后进入第二阶段,讨论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6月19日,会议在吸收周恩来提出的6点关于在印度支那停止敌对行动的建议的基础上,通过了由法国代表提出并经中国代表团修正的《关于在柬埔寨和老挝停止敌对行动的协议》。7月21日凌晨3时30分,日内瓦会议各方代表在取得共识后,终于签订了《越南停止敌对行动协定》、《老挝停止敌对行动协定》和《柬埔寨停止敌对行动协定》。

7月23日,周恩来率中国代表团飞离日内瓦,途经并访问民主德国、波兰、苏联和蒙古后,于8月1日返抵北京。当周恩来结束历时3个月的国际会议后,新中国欣欣向荣的面貌和周恩来折冲樽俎的外交形象,深深地留在了国际政治舞台上。

周恩来的帽子

绑着绣球的草鞋

一根粉条

血染的党证……

在全国各地的红色纪念馆内

几乎每件文物背后

都有触动人心的故事

今天

我们一起探寻!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版权声明:“文播张家界”大风号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目前本平台尚未实行稿费制,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通过私信进行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或依法处理。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