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我上青云》必须在每一位女性的观影手册里

在几位资深女演员在青年影展上一番卖力“诉苦”和“讨好”之后,同阵营的中年实力女演员姚晨拿出了自己监制的第一部电影,同时也是姚晨自己成立的坏兔子影业出品的第一部作品《送我上青云》,她并没有去等导演给机会,也没有请编剧给角色,更没有去跪求市场给空间,她选择了主动出击,找自己感兴趣的项目和角色去做。有人担心这部影片的票房,截止发稿时为止,《送我上青云》的票房累计为1370万,甚至认为如果这部影片没有姚晨的演技和号召力,票房可能只有现在的十分之一。

而当我走出影院时,我觉得这是一部但凡对生活、生命和世界还保留些许困惑的25岁到55岁的女人都必须去看的一部电影,这不是在固有的以男性为主导的电影创作权利体系里生产出的一部试图“控制”、“诱导”女性观众的影片,而是一部较为彻底的女性主义立场的、深刻且内省的独立女性电影。简言之,这部影片并不适合带男朋友、老公去看,看完会有分手的风险,但是可以找一位能与你灵魂沟通的人去看,看完之后思想碰撞的收获可能远超影片所承载的,然后就会意识到,电影《送我上青云》就是那个思考开始的原点。

“瞧,这个疯女人”和一个全民皆病的社会

影片开场,姚晨饰演的记者盛男在调查一起山林火灾事件时遇到了一个神经病并和神经病打了一架,大多数人对别人身上发生的类似事件反应较为平淡,毕竟杀伤力也不大,一个疯子嘛,自认倒霉吧。在生活中,一个挥舞棍棒胡乱打人的疯子容易识别,而一个要在人均最高消费二十元的山野村镇建设曼哈顿商业街的“疯子”却是很难被识别出来的,他是坐在面包车里请记者捏造新闻想当灭火英雄的李总,有了“利”还想以各种手段去博“名”,类似这样的人并不少见,却没有人指出他们是神经病,反而对这些神经病人点头哈腰,甚至把这类人当作通往受人尊重的捷径可攀,盛男的合作伙伴毛毳就是其中一位。

《送我上青云》影片一开头就直接指向“送我上青天”。老天爷有时候就是这么不公平的,“倒霉”的事情可以偏偏一桩接着一桩集中降临到某一个人身上,没有缘由,没有因果,只有突如其来的“当头一棒”和“眼前一黑”,盛男得知自己患上卵巢癌后,茫茫然走出医院,被一摩托飞车党莫名用重物击倒在地,这种无常与无力,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有所体会,那是无法言说的一种过分沉重却无形的痛,仰视苍穹乌云遮天蔽日,一副完全“末日”即视感。在物质至上主义作主导的社会体和生命体里,身体和精神都成为了附庸。在疾病面前,来自金钱至上主义者的嘲笑声阵阵,没有钱连生存的机会都没有,这是对人类进化到文明社会与动物产生差别的属性,如善良、道德、智识等等,最大的嘲讽。

在社会新闻里,在朋友圈里或者生活周遭,近些年总会听见看见一些“疯女人”的事,比如妻子群发邮件给老公公司同事揭发婚外情或直接当众掌掴小三,婆媳关系恶化加剧新手妈妈产后抑郁跳楼自杀,某女博士插足痴情男骗到多篇SCI等等。每当事情发生的时候,人们自觉围成一圈,时不时说上一句,“瞧,这个疯女人”,这种隐匿于人群中的安全观看的方式成就了绝大多数人的思维惯性,人们看“疯女人”就像在看电影里的女主角,任其颠倒疯狂,反正我不是这个疯女人的男主角。而《送我上青云》的女性视角恰恰是从“这个疯女人”出发的,盛男(姚晨)的“疯”在于明明急需手术费却有钱不赚偏要得罪财神爷,她的“疯”在于非要在卵巢切除前享受一次完美的性高潮体验,她的“疯”在于对一个刚刚认识不久的陌生男性大胆说出自己的需求——“我想和你做爱”,她的“疯”是真,是善,是明白,是通透,是坚强。

影片通过盛男扫视了一周影片中出现在她身边的男性们,李平的虚荣自大,毛毳的谄媚压抑,刘光明的懦弱自欺,以及李平父亲与盛男父亲两种换汤不换药的世俗爱欲。

当然同时也观照出一批无知腐朽的女性,如幼稚的梁美枝(盛母),渴望变身富二代的宾馆服务员,包养才子的富家女,她们恰恰都是盛男的对立面,盛男身上所体现出独立、知性、理智等优点她们统统都没有,但她们都看上去活得比盛男健康,活的比盛男快乐。

《送我上青云》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特殊的女性视角,当我们通过盛男从围观群众集体中走向中心,观看舒适度的丧失是必然的,这也让我们不得不思考,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到底是哪些人丧失了心智?片头袭击盛男的神经病,便是片尾安慰盛男的有情人。

技术层面上的青涩却值得鼓励

《送我上青云》的编剧导演滕丛丛,师从谢飞,2013年从北京电影学院硕士毕业后一直从事剪辑师的工作,30岁出头的滕丛丛感受到了一种社会对于大龄女青年的一种无形压力,通过3年的剧本创作把自己的真实生活体验和现实感受融入到虚构的人物都市女性调查记者“盛男”当中,人物名字本身就颇有嚼头,姚晨也是一眼看中这个当下电影银幕长期严重缺失的角色便与滕丛丛一拍即合。

除了取材现实经验精细打磨剧本外,还购买了著名作家阿乙书中的几个桥段,扎实的故事、丰满的人物、充沛的文学性使电影牢牢地立住了,对于新人导演来说是一个十分值得称赞的做法,笔者一向不太欣赏青年导演初执导筒就“画地为牢”,为艺术电影就硬拗艺术造型,以不明所以、故弄玄虚为深奥。

影片的镜头语言整体干净利落,表达有序,可以说较为出色的完成了服务于叙事的功用。在影片中处处可见导演对迷雾,河流,棺材,阶梯等意向符码的运用颇费心思,使得影片弥漫着一种迷茫、未知、悲伤、流动的气质,棺材遇石阻于水中这一充满哲思的画面也承担起串联叙事、提升立意的功能。

然而,也有些桥段、场景,强文学性的设计不可避免地影响了影像视觉表现力的传达,影像语言让位于情节与台词先行,另有时强影像视觉设计不但不利于表达,反而削弱了一场戏的情感冲击力。

比如,盛男等待签约写作自传的合同后因一时气愤以希特勒出言回击并羞辱了李平,这场戏被特地安排在温泉男性汤池内外进行,除去地点的特殊性之外,在镜头设计上反而受限于特殊的环境,因此并未给人留下印象深刻的画面。

而盛男企图自杀的地点,反复取景的石像群似乎有着原始神秘力量,却很容易转移了观众的注意力,那里的高度并不高,盛男那一时刻的悲观绝望被充分缩小了,或许是导演有意为之,但对观众来说却是十分难以捕捉的意图。

整部影片的基调都偏黯淡,在影片的结尾,山间雾气再次包裹着盛男走上山顶,此时是她走向与世界和解的时刻,导演切了三个机位的画面表现她走向山顶的过程,中间一个镜头是一段断壁红砖框住了盛男,但其实穿插一个如此构图的镜头是并不明智的,与整场戏氛围和意图的传达是有悖的。

显然在对影像处理的感知程度和驾驭功力上,滕丛丛比《路边野餐》时期的毕赣稍逊三分,但她作为一位新人导演能在处女作中做到坚持从剧本出发,勇于在技术层面展开丰富的探索,她的迷雾虽然离安哲罗普洛斯还有很远的一段距离,但青涩之余却绝对值得鼓励。就整体而言,滕丛丛的首次亮相完全可以和毕赣相提并论,两者截然不同又具有可比性,未来之路漫长、鲜明、可期。

女性主义电影该往何处

在大众的刻板印象里,女权主义者带着负面色彩,明明是为女性赋权,争取男女平权,却常常被故意曲解成仇恨男人,敌对男权社会。甚至有人会愚蠢地认为,一个独立生活的单身女性就是女权主义者,而一个渴望爱情、照顾家庭、生儿育女的女性就是一个依赖他人的非女性主义者。而当电影一旦被贴上“女性主义电影”的标签,就与沉闷、无趣、歇斯底里等刻板印象沾上了边,男性观众唯恐避之而不及,甚至连部分女性观众也不感兴趣。

或许是中国电影里太缺乏优秀的女性主义电影作为正面的例子来为观众做引导了。站在当下的角度看,《一封陌生女子的来信》过于“圣母”充满“婊”气,而《无穷动》又过于戏谑短于真诚,还有一些颇为小众的女文艺片导演的作品,故事和结构被所谓的“艺术性”冲击的支离破碎,离大众和通俗性太远。

其实,对于普罗大众来说,一部真正优秀的女性主义电影可以是从女性视角出发的,符合女性逻辑思维和情感的,寻找女性有力的表达的电影。电影贴不贴上“女性主义”的标签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女性自身要关心和警惕电影对于女性的表现和表达的观念,是否真实客观、平等赋权。

女性主义电影离不开每一位女性观众的支持。

我希望每一位读完这篇影评的女性读者都能独自去电影院看一遍这部电影《送我上青云》,无论心境如何,都是自己给自己的礼物,在当今社会里生存,最难的就是保持头脑清醒,这部电影偏偏就能为你做到。做到导演滕丛丛和姚晨想告诉你的,“在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你认为不公平的事,它是客观存在的,你没有能力改变它;你能够做的就是让自己开心,让自己能够看明白,所以最后能愉悦自己的也只有你自己。”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正是这旷世练达的洒脱,总有一天能帮到你。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