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梁画栋今依在,看徽州木雕如何极尽雕琢!

黄山地区古称徽州。明清时期,形成了独具当地特色的徽州建筑,属于东方建筑艺术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徽州建筑外部是淡雅的白墙黛瓦,造型简单封闭,走入内宅却是雕梁画栋,别有洞天。因为徽州山区盛产木材,建筑也是以木结构为主,显露在外的木构件便成为装饰的重点,往往都极尽雕琢,俯仰皆是美的享受。

徽州美景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徽州美景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雕花隔扇门 清,高228、宽460、厚4.5厘米。隔扇门是中国传统建筑内檐木装修的主要形式之一,安装在屋内前后檐之间,随房间大小,以六扇至十扇为一堂,各扇都可打开,但一般都会锁住,只留两扇作为进出之门,其性能综合了门的高大和窗的通透,既具有很强的采光透气功效,又能点缀和美化居室环境,艺术与实用完美结合。

雕花隔扇门 清

雕花隔扇门 清

徽州的隔扇门多精雕细琢,浮雕与镂空结合,纹样千姿百态,山水花鸟,草木鱼虫,生意盎然。人们与之日久相对,犹如置身艺术殿堂。这里展示的一组共十块隔扇门,每一件都精巧细丽,绦环板、格心、裙板均布满纹饰,属于典型的清代雕刻风格。

雕花隔扇门细节 清

雕花隔扇门细节 清

纹饰可分为四层:

顶部的绦环板和格心装饰的是镂空几何纹,嵌上花卉、博古图,静谧中洋溢着生机。中间绦环板雕刻的是岳家将的故事,有岳飞母子避洪涛、岳云大战金蝉子等经典桥段,构图紧凑,富于张力,很好地再现了矛盾冲突,让人回味无穷。

雕花隔扇门细节——岳云大战金蝉子 清

雕花隔扇门细节——岳云大战金蝉子 清

裙板部位装饰的是博古花瓶和花卉,式样丰富,各有不同。花瓶有球腹瓶、龙纹罐、净瓶、梅瓶、觚等器形,花卉有梅花、牡丹、荷花、芙蓉等,表现了春日里百花的生意盎然,给人一种强烈的生命感召力。底层的绦环板上雕刻相同式样的云龙纹,龙身矫健,龙目圆睁,吞云吐雾,翱翔天际。

宝相花窗扇细节 清

宝相花窗扇细节 清

宝相花窗扇 清,长104、宽250、厚4.5厘米。窗是仅次于门的外檐装修部件,是房屋立面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位置与人视线持平,处于视觉中心位置,因此往往会美化装饰,带给人视觉和心灵上的愉悦。

宝相花窗扇 清

宝相花窗扇 清

徽州的木雕窗雕刻繁琐复杂,题材丰富,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从这套清代的宝相花窗扇上可见一斑。此套窗扇共有五件,纹饰分为三层,都是镂空装饰:最上层的绦环板内装饰镂空花鸟纹,构图形式基本相同。中间格心的地纹为宝相花格纹,装饰精妙。格心的主题纹饰是五幅人物小景,有骑马游春、李白脱靴、文人观画等题材,雕工圆润,造型准确,人物生动。底层雕刻的都是有着美好寓意的动物形象。

狮子滚绣球梁柁 清

狮子滚绣球梁柁 清

狮子滚绣球梁柁 清,长58、宽32厘米。梁柁,常见于建筑檐廊和室内的梁枋与柱的交接位, 向上承托梁枋,能够减小梁枋跨度和梁柱之间的剪力。徽州古建筑中梁柁为木雕的主要装饰构件,这件狮子戏绣球梁柁采用圆雕手法,较为少见。

狮子滚绣球梁柁细节 清

狮子滚绣球梁柁细节 清

狮子呈坐卧姿势,身披花朵彩带,两爪前伸,鬃毛螺旋,蓬头大耳,双目黑亮,嘴里正叼着绣球的带子,嬉戏玩乐,憨态可掬,充满喜气。狮子本是威武雄壮的猛兽,但其形象在民间艺人的刻画下变得活泼可爱,戾气尽消,与自然形态的狮子大不相同,其作为守护装饰和辟邪之用,也是权势的象征。

双狮撑栱 清

双狮撑栱 清

双狮撑栱 清,高68、宽26.5、厚16厘米。撑栱是安装在檐柱和梁枋之间的一整块撑木,支撑建筑挑檐与檩之间的承受力,功用类似斗拱,但更为省工省料,简单合理。撑栱体量较大且暴露在屋外,故而成为工匠雕饰美化的对象。徽州建筑的撑栱多采用圆雕技法,在不影响其结构功能的基础上,立体造型,随形就势。

双狮撑栱 清

双狮撑栱 清

狮子为兽中之王,与人们崇尚威武的心理相合,在佛教中狮子是护法兽,在民间它又成了护宅兽。古代官名中有太师,大小狮子在一起,称为“太狮少狮”,有高官辈出的寓意。公狮抱着绣球,寓意为“好事在后头”。这套撑栱运用圆雕和镂空雕的技法,狮子的尾部、腿间和绣球大面积镂空,变化中不失平衡,又不影响其承重性能。整体还施加有红绿彩绘,有轻盈绚丽之感。

鸟兽花卉小月梁 清

鸟兽花卉小月梁 清

鸟兽花卉小月梁 清,长157、宽41.5、厚12.5厘米。月梁因其造型弯曲如新月,故名。因向上具有一定的弯度,承受力量增强,既美观又实用。这件鸟兽花木小月梁是用在檐廊的顶架上,起到柱间联系并承重的作用。月梁因暴露在外,往往会作为雕刻装饰的对象,当人们走入殿堂,便能被它深深吸引。

鸟兽花卉小月梁局部 清

鸟兽花卉小月梁局部 清

这件月梁单面雕刻,两端和中间部位共雕刻了三幅图案,两端是相互对称的团花纹,采用浅浮雕手法,形态自然生动。中部在一个云形开光内,表现出梅花、喜鹊、鹿等物象,梅花恣意开放,透漏出春天的气息,一只鹿住腿扬蹄,抬头望向假山上的两只喜鹊,三者都是吉祥、好运的象征,相互搭配组合可以表现出“抬头见喜”、“喜上眉梢”、“吉祥长寿”、“ 天下皆春”等美好寓意。画面雕刻工艺为深浮雕,越靠上则刻度越深,这是符合人们的视觉规律的,因月梁在建筑中的位置较高,人们需要对其仰视,所以上面的图案往往会采用渐次加深的手法,在自然光线的照射下,影影绰绰,极富立体感,如情景再造,充满生机。

这些古朴大气、精致传神的徽州木雕,每一件都渗透了古代工匠辛劳的汗水,他们用简单的刀凿,耐心地雕刻出一幅幅精彩的画面,装点居住空间。时移境迁,几经劫难,庆幸的是徽州建筑大多仍存于世,众多的建筑木雕和砖雕、石雕一起构成了巨大的文化宝库,我们从中能够读懂当时的民众心理、社会审美、戏曲传说、工艺技术等信息,最为重要的是虽然它们历经沧桑,或已残破腐朽,但仍然散发着强烈的美的魅力,令人叹服。

文章节选自《收藏家》2016 年10月刊《雕梁画栋今犹在——安徽博物院藏徽派建筑木雕精品赏》,作者吴艳。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