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类综艺,观察男人是不是比观察女人有意思?

作者|毛丽娜 编辑|李春晖 最近一两年观察类综艺真的太火了,从看素人谈恋爱,到看明星生孩子,硬糖君时

最近一两年观察类综艺真的太火了,从看素人谈恋爱,到看明星生孩子,硬糖君时常担忧目前这类综艺还能怎么选角度? 儿子女儿齐上阵,婆媳过招七十回,下一步是不是该来个《我家小叔子》或者《家有小姨子》?

这不,爱奇艺8月又推出一部《做家务的男人》,倒是给硬糖君一个突发奇想的判断:情感观察类综艺,是不是观察男人比观察女人更容易爆?

要说这个判断呢,硬糖君倒也没太多依据,就是此前《我家那小子》无论从播出热度还是话题性,都明显胜过《我家那闺女》。 而在去年扎堆出现的《女儿们的恋爱》和《女儿们的男朋友》中,父亲们的讨论度也是居高不下。

相对于诸多掣肘的女性,男人们似乎总是更能在镜头前放飞自我;而第三方视角在面向男人时,也少了那些逼婚逼育的烦人逻辑;即便只是女人口中的男人,都能让一大堆人或共鸣或吐槽。毕竟,吐槽“大猪蹄子”,那可是互联网社交的常年经典项目啊。

转换观察视角,从亲密关系到具体事物

别说,让男人做家务还确实挺有话题性。 《做家务的男人》第一期播出后,#周一围处理冷战的方式#迅速登上热搜,#魏大勋家的沙发#、#袁弘的前妻是胡歌#等热搜词条紧随其后。 第二期第三期节目也贡献了诸如魏爸倒栽葱、汪苏泷炸蚕蛹等热门话题,从话题度上来说,这档节目算是暂时突围成功。

刚才硬糖君提到过,观察类综艺呈井喷式爆发,尽管大家都努力想做出点花样来,但是以关系作为突破口的观察类综艺实在太多。 《做家务的男人》选择绕过亲密关系,聚焦在“做家务”这一具体事务上。 虽然本质仍是洞察关系,但表现形式与承载方式都不一样了。

做家务这件事,在互联网上也算是经典辩题之一。 男人到底该不该做家务、夫妻双方家务时间分配、做家务的男人是否更容易维持婚姻关系等话题,几乎隔上一段时间就要来一场辩论。 因此,选择“做家务”作为切入点,话题性十足。

这档综艺仍旧采取了嘉宾真人生活记录+演播室观察员观察的双线叙事模式。

观察员分为两组,一组是由朱丹、李诞和傅首尔组成,这组观察员不仅要引导话题,也承担着活跃气氛、串联场景的MC工作。 另一组观察员则是由真人秀中的参演嘉宾魏大勋父母、尤长靖、张歆艺等组成,在第二现场自己观察自己、观察他人的亲密关系。

而三组嘉宾的选择,则构建了爱情、亲情和友情三种不同维度下的观察模式。

袁弘与张歆艺,这对新婚夫妻是爱情维度; 尤长靖与汪苏泷临时组成了室友组合,充当友情维度; 至于亲情维度则是与父母同住的魏大勋一家来担任。

爱情和亲情这两个维度,硬糖君觉得选择得恰到好处。 两组嘉宾在相处模式、对于亲密关系解析的态度上,还能够相互对比呼应。

比如魏大勋的妈妈在第一期中宛如陀螺,又是做饭又是收拾行李洗衣服,在魏大勋父子午休时,妈妈还要出门去买饭,准备一家人的晚饭。

对比张歆艺一家,则是袁弘六点多钟睡眼朦胧地爬起来,为妻子准备早餐; 在张歆艺说不舒服的时候,放弃自己喜欢看的篮球比赛,为老婆做肩颈按摩; 又会做饭,又能给孩子喂奶,还能运回十几个快递,真是新世纪好男人典范。

两组嘉宾一组代表了新时代的夫妻关系,另一组则反映了中国传统家庭中父母的角色分工。

在第二现场观察讨论时,观察员们几次为魏大勋妈妈“鸣不平”,魏妈一边轻描淡写地说“我们那个时代的女人就是这样过的”,一边也对张歆艺的家庭气氛表示了羡慕与肯定“我希望下一代,我们未来的人不要这样”。

但是与亲情组和爱情组相比,室友组的存在感就稍弱,与其他两组之间的内在联系也不那么密切。 或许是现在CP风正盛,综艺也需要一对室友CP来赶时髦?

为什么这么说?室友组的选择,有种临时“拉人上车”的感觉。

室友组存在的意义,应该是想体现在外地打拼的年轻人的合租生活。 尤长靖与汪苏泷则是因为录制节目的关系,成为临时室友。

临时凑对的组合彼此之间并不熟悉,相比前两组嘉宾来说,这一对人物之间的关系不够紧密,看点也随之下降。 直到第二期和第三期的节目,通过汪苏泷尤长靖双双被狗咬的突发事件,才能感受到室友组之间的感情逐渐被培养起来。 虽然慢热也算是一种看点,但是对于篇幅有限的真人秀来说,进入主题太慢无疑意味着客户流失。

其实这种情况本来是可以避免的。 最简单的办法,找一对“真·室友”明星来充当室友组的人选。 时下通过选秀出道的爱豆那么多,这样的室友应该也不难找。

如果非要继续沿用汪苏泷与尤长靖的临时室友组合也可以,但是需要更全面地展现并培养两人的关系。这对嘉宾之所以难令人共鸣,是因为他们的合租生活与时下不少电视剧一样,也充满了悬浮感。

哪个北漂青年没经历过找房看房的痛苦? 这一对却直接搬入了四合院小豪宅,如果能够从一起求租开始,作为展现这对嘉宾关系的起点,或许更容易让观众有代入感,也便于两位明星关系的推进。

观察现场分量吃重,热搜词条缔造所

因为韩国也有一档以做家务为主题的综艺,出于好奇心,硬糖君看了一小段韩国版的《做家务的男人们》,发现这两档节目之间还是有很大不同的。 最明显的变化,就是作为第二现场的观察室分量吃重。

韩版给人的感觉更像是真人纪录片,观察员的评论仅以小窗的形式出现在节目中,节目全程以男人们做家务的日常生活为主线。 因此,虽然这档节目视角独特,但是在韩国本土其实也没能引起多大反响。

爱奇艺加重了“观察”的戏份,这种改造无疑是成功的。 既然请到了李诞和傅首尔这样的组合,第二现场又怎么可能只以小窗方式做个背景补充呢?

在前几期节目中,除了魏大勋父子的“花式沙发瘫”以及“沙发二子出道”是基于真人秀部分,大部分引起讨论甚至登上热搜的话题,都来自于观察现场。

除了三位主MC观察员以外,硬糖君觉得这档节目最要感谢的是朱丹以及从未露面却一直存在的周一围。

别管朱丹对周一围的“爆料”,究竟是出于脑残粉的爱慕,还是出于黑粉的“反装忠”,反正切切实实为节目带来了流量。

周一围是不是好男人、朱丹值不值得可怜、这样的男人到底该不该要、朱丹是不是过得太卑微……一期《做家务的男人》,不知给多少情感专家、两性关系达人提供了素材话题。

这也正是节目这样安排的高明之处。 这类聚焦于明星亲密关系的综艺,本质从来都是满足大众的窥私欲。 看男人做家务这件事本身并没有什么吸引力,就算是节目组请来肖战、王一博这些新晋小生单纯做四五个小时家务劳动,能够坚持下来的粉丝也没几个。

说到底,观众在意的不是男人做家务,而是明星真实的亲密关系处理方式。 目前节目中的三组嘉宾,尤其是爱情组的袁弘张歆艺,其实并无法满足观众对明星婚姻关系的探究需求。 本身婚姻充满了各种“抓马”元素的朱丹,在某种程度上担当了提供矛盾、引发话题的角色。

节奏缓慢进程琐碎,沙发二子真会爱上做家务吗

虽然抓住了群众吐槽“臭男人”的核心需求,但《做家务的男人》的问题也十分明显,其产生的话题,比节目本身好看。一言蔽之,看cut或图文八卦就够了。

节奏缓慢,是最大的问题。 诚然记录日常生活就是件很琐碎的事,而且节目目前也没有出现任务卡之类的引导性环节,这就导致了整个节目的进程很慢,看点不足。 观众很容易因为节奏太慢而放弃。

这一点在魏大勋家表现得极为明显。 虽然魏大勋一家是节目中的搞笑担当,魏爸与沙发难分难舍的爱更成为节目看点。 但是别忘了,节目的主线叫做“做家务的男人”,第一期内容中魏爸与魏大勋大部分时间都在沙发瘫,做家务的内容直到第二期才有所体现。

还有一个问题是剧本的逻辑性。 这档节目没有明确的任务卡,也没有外力来强行推进流程,那么魏大勋与魏爸这种坚决不做家务,看见装作没看见的“顽固分子”,要在什么条件下完成“我要做家务”的转变呢。

这个转变的节目组没有交代清楚,第二期一上来魏氏父子被强行关进厨房做家务,上演了鸡飞狗跳的一幕。 晒被子时更是直接把填充的羽绒抖出来,毫无生活常识。 第三期魏爸成为男人爱做家务代言人,时不时自Cue “男人做家务很好”。

对不起,这个生硬的转变目前不能说服硬糖君。 希望在后面的节目中,这个转变的故事线能够更清晰地展现出来。

第三期节目更是用了长达10分钟左右的时间,在观察室再现汪苏泷炒制拿手菜蚕蛹。 这内容本身算有趣,但是与整个节目的联系松散,其实可以通过在衍生节目放出来规避流程零碎的问题。

另外则是国综一直存在却又始终没有很好解决的小问题,比如植入过于生硬、花字泛滥和后期太多导致观众注意力被分散等等。

这档节目确实开创了目前观察类综艺市场的新视角,但是内容创新方面似乎还有点不够。 “做家务”的主线在节目中占比不够大,观察室嘉宾讨论在最新的节目中变得更加吃重,给人本末倒置的感觉。

但是总体来说,这档节目还是值得一看,魏大勋一家简直长在了硬糖君的笑点上,室友组也在渐入佳境,李诞吐槽朱丹更是名场面。

不过男人们能不能通过这档综艺,把“做家务”当做一件时髦的事情,主动承担起来? 场面话听听就算了,当真你就输了。

▶ 阅读往期热文

诚招记者2名,实习生2名

要求对金融、泛娱乐领域产业报道有技巧、有态度、有热情。

五险一金、十三薪、带薪年假妥妥的。

简历投递至邮箱

lichunhui127@163.com

21 CN 看荐 | U C头条| 搜狐公众平台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