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昌平:“振兴乡村”与“乡村振兴” —— 再话乡村振兴(一)

第26期 院长专栏 “振兴乡村”与“乡村振兴”仅是词组前后顺序不同,词意就截然不同吗?它们又分别能为

第26期 院长专栏

“振兴乡村”与“乡村振兴”仅是词组前后顺序不同,词意就截然不同吗?它们又分别能为乡村、为农民等相关方实际带来什么?李昌平院长在分析完“集体经济”这一话题后,再谈“乡村振兴”,是否能为您解惑一二,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振兴乡村

振兴乡村是国家视角、是宏观视角。主要为实现国家重大战略目标服务,如发展战略--由外需依赖型经济转向内需拉动型经济。

从国家层面上讲,振兴乡村其实是以往依靠出口导向工业化促进农民城市化(当人均GDP达到4500美元时,80%以上的人口变为城市居民)的战略目标落空之后、不得不实施调整的一种策略性安排。这既是对我国参与资本主义全球化发展战略的一种再平衡,也是对中国强国富民战略及实现路径的一种修正。

振兴乡村,其实也是城市中心主义、资本中心主义、经济中心主义、市场中心主义的一种表述,最终为是为中心主义服务的。振兴乡村,是极有可能演化成“假”为满足九亿农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之名,行让中心主义者分享“最后红利”之实。也可能还会美其名曰:以改革攻坚,为振兴乡村提供强大动力。

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既是农民视角,又是国家视角。从农民视角而言,乡村振兴,是我们九亿农民及农民工加入全球化、实在城市化的美梦醒了之后的无奈选择,乡村振兴既是我们农村九亿农民、农民工要过上好日子的必要条件,又是充分条件。

乡村振兴主要是农民和农民工的事,是为解决他们的问题必须要做的事,是必须以农民及农民工群体为主体来完成的事,其他都是协作者。

从国家视角而言“乡村振兴”必须还权于民,给农民平等国民待遇。与此同时,相信农民、依靠农民、组织农民、发动农民,必须激发农民积极性和农村内生动力,以投入新的增量,激活巨大的存量,增加九亿农民的可支配现金流和财产性收入(这两项才是最根本的)。在改善九亿农民民生和乡村治理的同时,扩大内需,促进我国经济转型(由外需依赖型转向内需拉动型)战略目标的实现。这样,既利民又利国,既富民又强国,一举两得。

请问我们现在是在搞振兴乡村呢?还是在搞乡村振兴呢?现在应该是振兴乡村大热,乡村振兴大冷吧。

乡村振兴,干什么?

人们首先想到的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生活宽裕、治理有效,这20字指导方针。

产业兴旺干嘛?赚钱,不赚钱是不行的。但好赚的钱,基本不让农民集体干,如:金融、保险等等,挖煤、采油等等,种厂家、种房子、种公墓等等,屠宰厂、火葬场、水厂等等,工程建设、城市绿化等等,还有发行股票、金融传销、众筹、套路贷等等。而不赚钱的,如种植、养殖等等,民宿、社区养老等等,鼓励众创大干。

产业振兴的众创,先要投入钱,但能赚到钱吗?大部分的人不知道,是真不知道。估计只有少数人知道,其中包括两种:一是神人,二是精神人。神人一年也出不了几个,如袁家村的郭占武就是一个。极少的神人中,全心全意无私为人民群众服务的。是圣人,就更少了,郭凤莲算一个。另外绝大多数基本上都是精神人了,是不得了的一拨人,动不动就投入几千万、几个亿、几十个亿,上大项目,当然,投的钱很少是自已的。而赚不赚钱?基本没有赚钱的,就是搞个热闹,表个态,或赶个时髦。这一拨人中,也有一心一意想为老百姓赚钱的,但绝大部分还是一心一意只为自己赚钱的。

在当下乡村振兴中,产业兴旺是小概率事件,为广大农民普遍增收的产业兴旺是更小概率事件。值得一提的是,像袁家村、郝堂村、莫干山民宿等这类乡村振兴的先进典型,因为有学习借鉴的功效,因参观学习等原因火爆起来,但再复制,成功应是极小概率了!

生态宜居,好不好?当然好啦!这不仅要花钱,还要组织有效;乡风文明,好不好?当然好啦!这不仅要花钱,还要组织有效,信用有效,服务有效、治理有效。生活宽裕,好不好?当然好啦!这不仅要钱,是要赚大钱,要收入持续上升,还是要组织有效、基础设施有效和基本公共服务有效。治理有效,好不好?当然好啦!这不仅要钱,要更多的钱,还要组织有效、信用有效、服务有效。

综上所述,实现乡村振兴的四个目标:

第一,须确保九亿农民可持续增收,且是大幅增收才行。即使产业兴旺,也必须象袁家村的产业一样,是保证让农民赚钱的产业,而不是发展老板吃肉、农民汤得没得喝的产业。

第二,必须组织有效。

第三,必须信用有效。

第四,必须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

“振兴乡村”是小概率事件,“乡村振兴”是极小概率事件。乡村振兴,大家都很懵懂,应属于比较正常的状态。(待续)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